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灵魂的迁徙——读《后龙村扶贫记》有感

陈平 2021-08-13 22:36:33

灵魂的迁徙

——读《后龙村扶贫记》有感

三十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无数次的去过后龙。对于后龙环境的恶劣,生存条件的艰苦,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我是有所感触的。为此,还写过一篇杂文《悲哉,安贫乐道!》,从思想根源分析了后龙贫穷落后的原因和出路。

三十年来,党委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后龙村民也作了很多努力,一直在改变那贫穷落后的现状。然而,后龙条件太差,被称之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后龙人的思想也是太落后,总是发展不起来。五年多来,新一轮扶贫工作脱贫攻坚的号角吹遍了大江南北的穷乡僻壤,深度贫困村后龙加速脱胎换骨。

在我们欢庆脱贫的时候,凌云本土作家罗南所著的《后龙村扶贫记》应运而生了。咋一看这题目,以为很政治,读了才发现,其实很文学。也以为,扶贫这样的题材,一定是官样文章,却不知很闲话。罗南以帮扶干部和后援单位领导的身份亲身参与和经历了后龙村脱贫攻坚的不平凡的五年,她用九个后龙群众的形象和故事以及他们在这场变革中的思想变化,来作了近二十万字的文章。

罗南真的了不起,去后龙要翻山越岭,那种艰难我知道,我也去过,有过脚痛三个月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罗南无数次去过了后龙,她已经深入了背陇瑶人的心底,听懂了《背陇瑶迁徙古歌》,领悟了背陇瑶人的每一个眼神。这场战斗,罗南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背陇瑶人是唱着《背陇瑶迁徙古歌》一路而来的,祖祖辈辈过着撵山吃饭的生活,这山吃尽了吃那一山,贫穷无尽。种玉米、找山货、打猎是他们的物质,抽旱烟、喝土酒、提鸟笼是他们的精神。几十年来,背陇瑶人不在撵山吃饭,但也没有彻底摆脱贫困的面貌。一是环境恶劣,二是精神贫困。罗南显然是清楚的,她了解后龙村形形色色的人,了解他们的无奈,了解他们的期盼,了解他们的奋斗。

《后龙村扶贫记》给我们展示的是背陇瑶人一种灵魂的迁徙,是一种彻底革新,是一种脱胎换骨。灵魂的迁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程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死过好几回”,“不愿搬下山”,会唱《背陇瑶迁徙古歌》的老者玛襟,任由命运的摆布,还有一种顽固不化的死理,让我们有多少无奈。“他这辈子走不出后龙山,可他要让他的孩子走出去。”的启芳和家里“一整墙学生奖状”,写上“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标语的启和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贫穷的背陇瑶人,精神正在接受煎熬,他们正在渴望灵魂的迁徙。

而我总是希望,后龙村的背陇瑶人经过这次灵魂的迁徙,后龙未来只是一座山,一座高耸而美丽的后龙山。


赞
转发
回应 查看所有回应

> 我来回应

> 去后龙村扶贫记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