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强烈冲击并深刻变革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实际上,除技术问题外,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鉴于此,本书从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入手,关注如下话题: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苏联、日本及欧盟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教训;航空器自动驾驶背后的哲学难题;军用机器人的伦理是非;儒家与人工智能等。作者从逻辑架构和历史经验出发,展望了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创作者
· · · · · ·
-
徐英瑾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哲学,知识论,认知科学哲学等。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等院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著有《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的对话》,是国内目前最全面深入的关于人工智能哲学的研究著作,于2015年获得中国首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
目录 · · · ·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言
上篇 主流人工智能批判
第一讲 人工智能为何需要哲学?
一 人工智能本就自带哲学气质
二 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人工智能进路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根苗
三 人工智能哲学的发展现状
第二讲 人工智能可不能太指望逻辑学
一 从一起空难说起
二 形式逻辑的 “五宗罪”
三 为何波洛克的修正方案依然问题重重?
四 回到词项逻辑去
第三讲 人工智能可不能太指望深度学习
一 深度学习与人类智慧之比较
二 深度学习机制对于人类既有人文资源的“剥削”
第四讲 通用人工智能:依然在远方
一 主流人工智能并不真正“通用”
二 如何向自然智能学习?
三 再谈“强人工智能”与“超级人工智能”
第五讲 苏联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迷思
一 苏联计算机发展政策及其主要问题
二 对于苏联人工智能规划之失误的哲学检讨
第六讲 日本“第五代计算机”失败背后的哲学教训
一 日本通产省的雄图大志
二 用日本哲学的资源来批判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
第七讲 欧盟“蓝脑计划”背后的哲学迷思
一 “蓝脑计划”提出的政策背景与其计划概要
二 “蓝脑计划”蕴藏的哲学矛盾
三 对于苏、日、欧三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总体性反思
第八讲 从大数据主义走向小数据主义
一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比较谈
二 作为“小数据主义”之前身的“节俭性理性”
三 对于带有“小数据主义”色彩的“绿色人工智能”的展望
第九讲 儒家其实也支持小数据主义
一 从经济数据管理的角度重构儒家思想
二 从儒家的角度重读欧尼尔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批评
三 如何打造“数据化儒家”的技术路线?
下篇 如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第十讲 如何让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意向性?
一 何为“意向性”?
二 “现象学悬搁”对于人工智能的拷问
三 从关于心理模式的“盒喻”到对于“Noema”的推论主义解释
四 主流人工智能研究能够满足胡塞尔哲学所提出的要求吗?
第十一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意图?
一 从“人工智能是否会奴役人类”谈起
二 “意图”离不开“信念”
三 通用人工智能语境中的“意图”刻画
四 再论“人工智能体对人类产生恶意”这一“潜在威胁”
第十二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情绪?
一 人工智能、人工情绪与现象学
二 人工智能的研究为何需要人工情绪?——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
三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人工情绪研究的启发
四 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理论对于人工情绪研究的启发
五 人工情绪研究中的“易问题”“难问题” 与“极难问题”
第十三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合适的伦理规范?
一 从伦理学的“具身性”说起
二 认知语言学的“具身性”对于人工智能伦理学的启示
三 再谈主流人工智能伦理学研究对于“具身性”的忽视
第十四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德性?
一 我们为何需要谈论“德性”?
二 四种当代德性论及其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三 从神经计算模型看德性熏养
四 通过基于“儒家德性样板库”的隐喻性投射来获取德性
第十五讲 我们真的需要担心会自动开火的军用人工智能系统吗?
一 伦理属性与武器相互结合的12种可能形式
二 开发具有自动伦理决策机制的智能化武器平台的必要性
三 与自动开火程序相关的自主化伦理推理
· · · · · · (收起)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言
上篇 主流人工智能批判
第一讲 人工智能为何需要哲学?
一 人工智能本就自带哲学气质
二 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人工智能进路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根苗
三 人工智能哲学的发展现状
第二讲 人工智能可不能太指望逻辑学
一 从一起空难说起
二 形式逻辑的 “五宗罪”
三 为何波洛克的修正方案依然问题重重?
四 回到词项逻辑去
第三讲 人工智能可不能太指望深度学习
一 深度学习与人类智慧之比较
二 深度学习机制对于人类既有人文资源的“剥削”
第四讲 通用人工智能:依然在远方
一 主流人工智能并不真正“通用”
二 如何向自然智能学习?
三 再谈“强人工智能”与“超级人工智能”
第五讲 苏联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迷思
一 苏联计算机发展政策及其主要问题
二 对于苏联人工智能规划之失误的哲学检讨
第六讲 日本“第五代计算机”失败背后的哲学教训
一 日本通产省的雄图大志
二 用日本哲学的资源来批判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
第七讲 欧盟“蓝脑计划”背后的哲学迷思
一 “蓝脑计划”提出的政策背景与其计划概要
二 “蓝脑计划”蕴藏的哲学矛盾
三 对于苏、日、欧三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总体性反思
第八讲 从大数据主义走向小数据主义
一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比较谈
二 作为“小数据主义”之前身的“节俭性理性”
三 对于带有“小数据主义”色彩的“绿色人工智能”的展望
第九讲 儒家其实也支持小数据主义
一 从经济数据管理的角度重构儒家思想
二 从儒家的角度重读欧尼尔对于大数据技术的批评
三 如何打造“数据化儒家”的技术路线?
下篇 如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第十讲 如何让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意向性?
一 何为“意向性”?
二 “现象学悬搁”对于人工智能的拷问
三 从关于心理模式的“盒喻”到对于“Noema”的推论主义解释
四 主流人工智能研究能够满足胡塞尔哲学所提出的要求吗?
第十一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意图?
一 从“人工智能是否会奴役人类”谈起
二 “意图”离不开“信念”
三 通用人工智能语境中的“意图”刻画
四 再论“人工智能体对人类产生恶意”这一“潜在威胁”
第十二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情绪?
一 人工智能、人工情绪与现象学
二 人工智能的研究为何需要人工情绪?——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
三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人工情绪研究的启发
四 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理论对于人工情绪研究的启发
五 人工情绪研究中的“易问题”“难问题” 与“极难问题”
第十三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合适的伦理规范?
一 从伦理学的“具身性”说起
二 认知语言学的“具身性”对于人工智能伦理学的启示
三 再谈主流人工智能伦理学研究对于“具身性”的忽视
第十四讲 通用人工智能当如何具有德性?
一 我们为何需要谈论“德性”?
二 四种当代德性论及其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三 从神经计算模型看德性熏养
四 通过基于“儒家德性样板库”的隐喻性投射来获取德性
第十五讲 我们真的需要担心会自动开火的军用人工智能系统吗?
一 伦理属性与武器相互结合的12种可能形式
二 开发具有自动伦理决策机制的智能化武器平台的必要性
三 与自动开火程序相关的自主化伦理推理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共9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文化哲学十五讲》
等
。
喜欢读"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跨人文/理工的上半场,跨欧陆/分哲的下半场
4.2分推荐。给本科生上课用的讲义,难度不大,比较入门,很多点没有深入讲,但还是很有跨欧陆/分哲,跨人文/理工的意味。 印象好的有两点,首先是在2020年说出联结主义和深度学习的两大缺陷,第一剥削人文资源揠苗助长级别的,第二无法形成通用人工智能,有预见性。其次是人工...
(展开)
> 更多书评 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丛书收藏报告【未完结】 (爱玛·包法利)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藏 (轻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谢谢哥哥 2021-10-31 18:11:03
给即将开始学习深度学习的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观点和哲学层面的储备。对于一些技术的反思和批判且不说对错与否,至少能让我在未来肝技术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简单,不至于过于乐观。
2 有用 夏天 2021-12-06 16:46:15
由此可读一下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作者对自然科学了解不足,写作观点未免太断然,哲学与文学方面知识量充足 可作为科普类书籍看,深入需要补充其他相关专业
5 有用 无非 2021-12-31 01:01:33
两星半。书的定位有点问题,虽然我不懂人工智能哲学,但这个概念主要应该不是人工智能与哲学,而是对人工智能的反思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书里的各种语气词让人非常不舒服,无意中看到真人视频,难怪了。
25 有用 小亚基 2021-08-07 20:31:07
与《心智》一书比并无太多新内容,本轮AI热潮即神经网络内容看第三章就好,只能说对新技术基本认识不能苟同,丧失了《心智》中最为可贵的前沿性。最根本不认同在于本书认为神经网络核心思路师出仿生学/顶层设计哲学,基本目标是对人类智能进行模仿,是一种自顶层设计到底层实现自上而下式革新;而贝叶斯派统计学家眼中本轮热潮根本成因是大规模计算硬件的发展终于跟上贝叶斯派自1990年以来不断完善的一整套贝叶斯理论,即核... 与《心智》一书比并无太多新内容,本轮AI热潮即神经网络内容看第三章就好,只能说对新技术基本认识不能苟同,丧失了《心智》中最为可贵的前沿性。最根本不认同在于本书认为神经网络核心思路师出仿生学/顶层设计哲学,基本目标是对人类智能进行模仿,是一种自顶层设计到底层实现自上而下式革新;而贝叶斯派统计学家眼中本轮热潮根本成因是大规模计算硬件的发展终于跟上贝叶斯派自1990年以来不断完善的一整套贝叶斯理论,即核心师出统计学,而且是一种自底层大规模计算技术反推顶层设计理念的自下而上式革新。统计学家根本不关心这套技术是不是在顶层意义上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何况从数学角度上讲也根本不是,书中的某些结论例如“深度学习技术并不能取代人类智能,因为其只是对人类智能进行的不完全模仿”因此显得莫名其妙,因为前提根本就不成立 (展开)
2 有用 11111 2021-10-21 21:22:16
纯外行来看,觉得大多数说法很有道理。
0 有用 半瓶醋 2024-09-25 11:23:13 北京
越往后越看不下去,许多篇章扯太远,将历史、儒学、军事与人工智能议题联系得有些牵强,不好看。
0 有用 幻象游牧 2024-09-10 12:42:01 福建
前四章看一下就可以了
0 有用 东北大雪9 2024-08-03 09:29:12 黑龙江
对于机器的智能发展,支持人文化,还是支持机械化,是不是两难的选择,还是模拟与创新的选择,都将发展与思考展现出来,不论对错,将来验证
0 有用 zed 2024-07-29 17:35:41 北京
恶意的差评 不知道是不是也需要建立一个分析哲学家豆瓣防差评机制?
0 有用 含糖蓝莓 2024-04-20 23:46:40 上海
一天时间能快速读完。作为AI研究者略有启发。缺点是AI技术层面讲得太肤浅,没有讨论2021年之前就已经非常热门的生成式模型、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等概念。哲学方面,经常会出现堆砌专业词汇而不加解释的情况,我作为非专业读者只能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