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穷忙族》的原文摘录

  • 另一方面,无论贫困度如何,商量对象选择“学校的教师或学校咨询师”的家长都只有大约10%的低值。由此可知,学校教师并不是寻求帮助的对象。而且,选择“公共机构或政府的接待部门〞的人在所有穷困度中都更低,为5%以下。这一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行政机关也并末成为身处困境之人的托底机构。 (查看原文)
    稻草公园 3赞 2021-09-27 20:34:08
    —— 引自章节:与人的联系的欠缺
  • 就这样,对于只能申请奖学金的高中生们来说,面临的是到处碰壁的状况:①父母的收入减少,② 教育费用的负担增加,③高中毕业后可工作的岗位不够。 父母的收入减少,不光是因为大部分制造业为了获得廉价的劳动力而转移至海外,国内雇用减少,还源于政府管制缓和下工资低廉的非正式雇用劳动者的猛增。 (查看原文)
    稻草公园 3赞 2021-09-27 20:38:31
    —— 引自章节:只能依靠奖学金
  • 而且,相较于正式雇用,非正式雇用的人群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越是收入低的非正式雇用劳动者,奖学金的偿还便越是对其结婚、生育及育儿造成影响。 当然,雇用环境有必要改善,可是如果不能同时对不得不依靠奖学金的日本的教育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或许会招致未婚人数增加、少子化愈演愈烈、疲于生活的人群不断出现的后果。 (查看原文)
    稻草公园 2赞 2021-09-27 20:41:30
    —— 引自章节:因偿还奖学金而无力结婚生子
  • 说明会准时开始,女性教员开始向学生们做详细的介绍。 “奖学金,是期望大家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并以此为担保提供借款的制度。大家努力偿还的款项,将会作为下一届的奖学金发放出去。这点请大家一定要牢记。”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1-12-09 09:32:42
    —— 引自章节:“奖学金是借款”
  • 如何才能救救这些孩子?为此,我们请教了长年以来研究儿童及年轻人贫困问题的放送大学副校长宫本美智子女士,她的思考给了我们启发。 “只是在教室里,很难看透学生们深藏在内心的故事。如果能够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身陷困境的环境,并且有人能够敏锐地接收到信号,那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 宫本女士举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高中校内茶水吧”。NPO(3)的社会工作者会趁午餐时间在高中校舍中谁都能驻足的地方开设免费茶水吧。下午的课开始之前,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摆满了瓶装茶或果汁以及曲奇、仙贝等小点心,可以边吃喝边聊天,一切免费。 在这个茶水吧里,曾经有学生拼命往嘴里塞放在桌上的点心,看上去根本不像是吃过午饭过来的。工作人员试着问他“是不是肚子饿”,才发现这个学生的生活状况其实正急转直下。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1-12-09 19:08:42
    —— 引自章节:如何进行“工作”教育?——从某所高中的探索说开去
  • 在各种各样的探索中,有所学校正在尝试通过医务室来接收学生的SOS信号。得知此事后,我们进行了采访。 在北海道的某所高中,保健教师们正在努力尝试,尽力扮演好学生的倾诉对象,以期能够了解学生所抱有的包括经济问题在内的各种烦恼,引导他们妥善解决。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1-12-09 19:08:42
    —— 引自章节:如何进行“工作”教育?——从某所高中的探索说开去
  • 学生们申请的几乎都是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以下简称支援机构)提供的奖学金。这并不是无需偿还的“发放型”奖学金,而是附有偿还义务的“借贷型”奖学金,所以学生本人毕业后必须要工作偿还。也就是说,这是借款。 (查看原文)
    momo 2022-04-11 10:33:14
  • “奖学金,是期望大家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并以此为担保提供借款的制度。大家努力偿还的款项,将会作为下一届的奖学金发放出去。这点请大家一定要牢记。” (查看原文)
    momo 2022-04-11 10:33:14
  • 而另一方面,大学学费却在不断上涨。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1990年,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为61万日元,而2015年为86万余日元,家庭的负担变重了。即便是国立大学,1990年度学费约为34万日元,2015年也增加到了53万余日元。 (查看原文)
    momo 2022-04-11 10:33:14
  • 儿童贫困率是指在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中成长的17岁以下儿童所占的比例,厚生劳动省每3年调查一次。 2017年2月,……儿童贫困率的最新数据是2014年公布的16.3%。也就是说,6人中便有1人陷入相对贫困状态。之后,2017年公布的新的儿童贫困率为13.9%。……7个人中依然会有1人身陷相对贫困状态。 ……当然,这个数字体现的不过是全体国民收入中的相对值,并非如非洲国家那样的绝对贫困。然而,这样的“相对贫困”才是在发达国家中日渐成为问题的现代贫困。虽说是相对的,可是在一个社会中出现贫富分化,将会给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阴霾。于是,人们自发地想要隐藏贫困的现状。而在现代社会,服务业发达,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服务)随处可见,也就催生了上文所提到的网咖姐妹、漂流少女那样的情况:粗看普普通通,实际却深陷贫困。 也就是说,不仅是个人想掩盖贫困的事实,整个社会也成了让贫困遁形的机器。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序章 不工作就上不了学
  • 2004年,制造业内的派遣劳动雇用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被固定下来,不得不从事低收入且不稳定工作的劳动者的比例急速增加。在汽车相关产业等一派繁荣景象的制造业企业中,非正式雇用劳动者的数量激增,超过了雇用劳动者总数的30%,令人震惊。 同时,派遣劳动者住在企业的“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几乎都是将公寓或社区住宅作为宿舍使用),存不下钱,也掌握不了必要技能,因此也得不到晋升,只是徒增年岁。他们没有余裕的存款和精力,也就无法结婚,与社会的接触也少,随着年龄的增加将会陷入难以跳槽的境地。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穷忙族》后10年
  • 另一方面,冲击地方城市的,是全球化的巨浪。 便宜的农产品和乳制品通过贸易大量进口,导致地方经济疲软。穷忙族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的2004年,日本人的主食大米的贸易实现自由化。大米价格暴跌,米农陷入赤字。 ……为了填补赤字,更加需要不辞艰辛地外出务工。结果,农村里只剩下了年迈的老农户,年轻人都涌进了城市寻找工作。 ……农田中林立着“土地出售”的牌子,这般凄惨光景也将越来越常见。 在人去地荒的“乡下”,野猪和貉子旁若无人地生活着。米农的崩溃带来了“乡下”的衰败,这也渐渐地招致日本人的心之归处“米文化”的消亡。 农村传承已久的“祭典”等传统仪式中断,无后继之人的神社被废弃,都市圈外的地方日益陷入无法逆转的崩塌进程。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穷忙族》后10年
  • 在NHK特别节目《穷忙族》播出后7年,即2013年,家庭储蓄率终于出现了负值。 这意味着,“仅靠收入无法满足生活所需、要动用储蓄维持生活的人群以及根本没有存款进行存储的家庭增多了”。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家庭储蓄率曾经排名首位,如今却“转为负值”。这则新闻揭示了明显的异常事态。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穷忙族》后10年
  • 《穷忙族》播出后10年又是什么状况呢? 这10年间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穷忙族的多重化”。可以说,日本的格差社会已经变成了多重格差社会。劳动力不足的日本社会中,作为低廉的单纯劳动力,在穷忙族阶层的最底层出现了新的阶层——“老年穷忙族”。 …… 另外,在多重化穷忙族阶层中,出现了一个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且仍旧呈现增长势头的阶层,就是外国人劳动者。超过100万人——这个数字实际上也包含了算不上“劳动者”的“劳工”,即“留学生”和“技能实习生”。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穷忙族》后10年
  • 用来表述贫困程度的词语中,与“相对贫困”相对的,是“绝对贫困”。“绝对贫困”表示的是无力购买维持人类最低生活限度必要的食物或生活必需品的状态。现在,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指的是一天中依靠低于1.9美元(不足200日元)生活的人群。而“相对贫困”指的是“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的一半维持生活的状态”…… 相对贫困家庭的年收入到底有多少呢?单身人士年收入低于122万日元、二人家庭低于173万日元、三口之家低于211万日元、四口之家低于244万日元。换算成月收入,四口之家若税后收入每月低于20万日元则可视为相对贫困。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儿童贫困正成为严峻问题
  • 号称“1亿总中产”、昭和激荡期的中流砥柱的团块世代现已白发苍苍。他们的孩子——“团块少年一代”——开始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下一代。 团块少年在工薪家庭长大,基本都是中产阶层,孩童时代过得无忧无虑。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即便生活穷困阶层大幅增加,潜意识里坚信“自己是中产阶层”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根据内阁府的舆论调查,超九成国民认为“自己是中产阶层”(2016年《与国民生活有关的舆论调查》)。同样在该调查中,认为自己属于“下层”的人只占5%。甚至有专家指出,他们也许“无法直视自己“身处生活穷困阶层”或“只能获取低于生活保护标准的收入”的现实,还深陷于曾经是中产的幻想之中吧。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7:08:15
    —— 引自章节:“情愿自己永远是中产阶层”的团块少年的悲哀
  • 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学生生活调查》,大学本科日间部的全体学生中接受奖学金的学生占比直到1990年代中期还是稍过10%,但2014年度就增长到了51.3%,超过了半数。2个学生中就有1人申请奖学金。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增加的背后,是父母收入不断减少,大学学费却不断上涨的现实。 在民间企业工作的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于1997年达到顶峰,为467万日元,自那以后不断下降,至2014年减少了约53万日元。 而另一方面,大学学费却在不断上涨。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1990年,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为61万日元,而2015年为86万余日元,家庭的负担变重了。即便是国立大学,1990年度学费约为34万日元,2015年也增加到了53万余日元。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8:01:56
    —— 引自章节:2个人中即有1人申请奖学金的时代
  • 就算申请奖学金也要上大学的另一个社会背景在于,高中毕业生的招聘岗位锐减。既然没有可以工作的地方,那“就姑且先去上大学吧”。如此考虑的结果,就是不得不去申请奖学金。 根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高中毕业生的招聘人数自1980年代后半期开始呈上升趋势,顶峰在1992年,为1 523 574人。但自那之后急速减少,2011年下降至124 829人。大约20年间,就职岗位减少了九成。 结果便是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人数维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两成以下,有八成的学生选择考入大学、短期大学或专科学校。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8:01:56
    —— 引自章节:“情愿自己永远是中产阶层”的团块少年的悲哀
  • 2015年劳动者福祉中央协议会(中央劳福协)的《与奖学金有关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为申请奖学金的人)显示,34岁以下申请者的奖学金借贷总额平均为312.9万日元,偿还期限平均为14.1年,每月的偿还额平均为1.7万日元。 申请奖学金的理由中,“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最多,为75.9%,“用作学费的一部分”为50.9%,“用作生活费的一部分”为44.4%。 34岁以下的人群中,2个人中就有1人申请了奖学金,其中有六成申请了带利息的奖学金。同时申请有利息奖学金和无利息奖学金的学生也很多。 关于奖学金的申请人群,相对于高中毕业生一成左右的比例,大学毕业生大概在五成上下,研究生毕业生达到了七成。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8:01:56
    —— 引自章节: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奖学金
  • 究竟有多少人在拖延偿还奖学金呢?我们来看一下拖延人数的变化。1989年度的拖延人数约为13万,2003年度约为22万人,到了2014年度,增长到了约32万人。支援机构的奖学金拖延者中约八成年收入不满300万日元。而且,非正式雇用劳动者中每4个人就有1人曾经滞纳过。 关于偿还奖学金的负担,觉得“有点辛苦”的占27.7%,“非常辛苦”的占11.3%,综合起来感觉“辛苦”的人占了近四成。 从雇用形式来看,正式雇用劳动者中36.8%、非正式雇用劳动者中56%即超过半数的人,回答了“辛苦”。从各种结果来看,非正式雇用劳动者要偿还奖学金是非常困难的。 (查看原文)
    阿離 2023-03-28 18:01:56
    —— 引自章节: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奖学金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