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 聯準會前主席保羅‧伏克爾回憶錄
原作名: Keeping At It: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
译者: 卓妙容
出版年: 2021-5-1
页数: 384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9932936
内容简介 · · · · · ·
歐巴馬、卡特前總統重磅推薦‧《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專文好評!
當鈔票大貶值,誰是下一位保羅.伏克爾?
年度好書!戰勝通膨、救了美元的金融史傳奇人物Paul Volcker唯一回憶錄!
備受尊敬的保羅•伏克爾,是美國金融史上的傳奇人物。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期間(1979~1987年),他大膽拉高利率,馴服「通膨惡龍」;歐巴馬任內,他極力主張「伏克爾法則」,穩定全球金融體系、恢復世界對中央銀行的信心。
世人尊稱他「主席先生」,不僅是因為他在聯準會主席任內的重大貢獻,也是因為多年來國際肯定他的風骨、操守而委以重任,包括先後擔任聯合國石油換糧食計畫獨立調查委員會「主席」、歐巴馬的白宮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他所創辦的非營利組織伏克爾聯盟「主席」等。
透過機智、幽默和務實博學口吻,書中描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與美國在政經上...
歐巴馬、卡特前總統重磅推薦‧《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專文好評!
當鈔票大貶值,誰是下一位保羅.伏克爾?
年度好書!戰勝通膨、救了美元的金融史傳奇人物Paul Volcker唯一回憶錄!
備受尊敬的保羅•伏克爾,是美國金融史上的傳奇人物。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期間(1979~1987年),他大膽拉高利率,馴服「通膨惡龍」;歐巴馬任內,他極力主張「伏克爾法則」,穩定全球金融體系、恢復世界對中央銀行的信心。
世人尊稱他「主席先生」,不僅是因為他在聯準會主席任內的重大貢獻,也是因為多年來國際肯定他的風骨、操守而委以重任,包括先後擔任聯合國石油換糧食計畫獨立調查委員會「主席」、歐巴馬的白宮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他所創辦的非營利組織伏克爾聯盟「主席」等。
透過機智、幽默和務實博學口吻,書中描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與美國在政經上的幾番重大改變。這位「主席先生」和世界頂尖政治家、中央銀行家和金融領袖一起合作,解除了一個又一個接踵而至的危機,也為讀者上了寶貴的一課:開放、有紀律、有效率的政府,是多麼重要……
作者简介 · · · · · ·
保羅・伏克爾(Paul A. Volcker, 1927~2019)
已故美國經濟學家,曾任美國財政部貨幣事務副部長、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行長,以及兩屆美國聯準會主席(1979~1987)。
卸任聯準會主席後,伏克爾繼續投入公共服務生涯,分別擔任歐巴馬總統的白宮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聯合國「石油換糧食計畫」貪腐調查委員會主席、伏克爾聯盟主席,以及由瑞士和猶太人組織聯合組成的調查委員會主席,負責調查大屠殺受害者存放在瑞士各銀行的資產和帳戶,並安排這些遺產的處分。
伏克爾為美國金融史上備受尊崇的傳奇主席,也是極少數親自參與多項重大金融決策的財經官員。美國於1973年放棄黃金本位、美元於1971至73年重貶,伏克爾正是主要的規畫者,影響持續至今。他還協助卡特與雷根總統平息失控的美國通膨風暴,力挺歐巴馬總統度過金融危機。本書為伏克爾唯一回憶錄,娓娓道來畢生...
保羅・伏克爾(Paul A. Volcker, 1927~2019)
已故美國經濟學家,曾任美國財政部貨幣事務副部長、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行長,以及兩屆美國聯準會主席(1979~1987)。
卸任聯準會主席後,伏克爾繼續投入公共服務生涯,分別擔任歐巴馬總統的白宮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聯合國「石油換糧食計畫」貪腐調查委員會主席、伏克爾聯盟主席,以及由瑞士和猶太人組織聯合組成的調查委員會主席,負責調查大屠殺受害者存放在瑞士各銀行的資產和帳戶,並安排這些遺產的處分。
伏克爾為美國金融史上備受尊崇的傳奇主席,也是極少數親自參與多項重大金融決策的財經官員。美國於1973年放棄黃金本位、美元於1971至73年重貶,伏克爾正是主要的規畫者,影響持續至今。他還協助卡特與雷根總統平息失控的美國通膨風暴,力挺歐巴馬總統度過金融危機。本書為伏克爾唯一回憶錄,娓娓道來畢生目睹與親自參與的重大金融事件。
克莉斯汀・哈珀(Christine Harper)
資深財經記者、編輯。曾任彭博新聞社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公司報導,現為《彭博巿場》(Bloomberg Markets)雜誌總編輯。
譯者簡介
卓妙容
臺灣大學會計系畢業,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企管碩士(財務金融、專業會計雙主修)。曾任職矽谷科技公司財務部十餘年。喜歡在文字裡悠遊多過在數字裡打滾。現為專職譯者。
目录 · · · · · ·
第 1章 為享樂向銀行借錢?我們不做這種事──我的成長之路
第 2章 完美教科書的世界──從求學到「C級經濟學家」
第 3章 保羅,去幫助這個國家!──金融職場新鮮人的所見所聞
第 4章 當國家花掉的錢,比收回來的還多──甘迺迪遇刺後的美元之戰
第 5章 政治獵豹與常春藤經濟學家──國際貨幣體系,即將分崩離析
· · · · · · (更多)
第 1章 為享樂向銀行借錢?我們不做這種事──我的成長之路
第 2章 完美教科書的世界──從求學到「C級經濟學家」
第 3章 保羅,去幫助這個國家!──金融職場新鮮人的所見所聞
第 4章 當國家花掉的錢,比收回來的還多──甘迺迪遇刺後的美元之戰
第 5章 政治獵豹與常春藤經濟學家──國際貨幣體系,即將分崩離析
第 6章 沒有戰爭的新繁榮──打造井然有序的國際貨幣體系
第 7章 暴發戶、墨西哥與烤麵包機──回到出發的地方
第 8章 戰勝通膨,市場起飛了!──驚濤駭浪中,接任聯準會主席,
第 9章 失序的政府,魯莽的銀行──解救國內外金融危機
第10章 在聯準會的最後時光──嚴峻挑戰仍等在前方
第11章 沙烏地王子與索羅斯──離開聯準會後的日子
第12章 在危機「發生前」採取行動──身為主席先生的角色
第13章 大屠殺,六百八十萬個帳戶──一段悲傷的歷史
第14章 踏入黑暗會計世界──沒有負責任的會計,就不可能追究責任
第15章 不應該拿公眾的錢賭博──金融世界的崩潰與改革
第16章 三個真理──當中國崛起、極端民粹主義再現
後記
致謝
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他(著名经济学教授尤韦·莱因哈特)那场出席人数众多的追悼会上发布的项目,凸显了他对会计学学生的临别提醒:“我之所以教授会计学,是因为民主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没有负责任的会计,就不可能有责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四章 确定标准 249 -
政治压力(包括直接来自总统的)和经济放缓的可能性(尽管当时统计数据并没有显示这样的迹象),使美联储不愿意采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措施,哪怕是很小的措施。在此方面,当时和今天有太多相似之处:很多时候,中央银行都对在早期应对通胀压力犹豫不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接受教育 019
> 全部原文摘录
主席先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保罗沃克尔的临终箴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坚定不移》是在读完《时运变迁》之后阅读的,两本书建议可以一起读。《时运变迁》是保罗沃克尔和行天丰雄1991在普林斯顿大学研讨会上的讲座合集,时间更接近书中主要描述的时代(1970-1990年),口语化的文字有更多细节和趣味性。《坚定不移》则是保罗沃克尔在90岁高龄完成的... (展开)
从沃尔克自传看当今美国乃至世界的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位92岁的老人是美国历史的见证者,他是一位睿智,高尚和敬业的长者,他在自传里所提到的三个最重要的问题,无疑正是美国甚至是世界当今存在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稳定的价格 沃尔克直率的指出抗击通胀是美联储的第一职责。保持稳定的货币,也是沃尔克一生所追求的真理之... (展开)
了解当年如何疯狂加息压制通胀

你的Volcker Moment!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写作业,因为需要强国某强楼的point cloud,就需要无ren ji的拍摄视频,这个点云可以通过视频在recap pro里自动生成,因为强楼过高,照片没办法获得点云,只能用视频,竟然没找到可以用的视频,因为太多视频有云,并且不够清晰,使用的机型不对,我想要他风力发电机和整栋...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7.7分 479人读过
-
Publicaffairs (2018)8.0分 36人读过
-
PublicAffairs (2020)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经济金融类 (Danny)
- 书 (Danny)
- 微信读书 (无明)
- 经济学 (拒绝再玩)
- 书单|经济人读书会10月书单2022 (经济人读书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主席先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iang 2022-02-16 21:20:26
伏尔克去世前一年所写的回忆录,本以为会是十分枯燥难懂的作品,但作者深入浅出,精简的描绘他对于政治、金融、经济、以及当前美国社会的种种看法,是不错的了解美国80,90年代经济所遇困境的补充性资料。
0 有用 无明 2022-11-22 17:08:39 上海
公共责任
0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22-10-18 03:13:54 广东
伏克爾於1979-1987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透過大幅提高利率,對抗當時美國每年兩位數字的通膨:在1980年3月,他將聯邦基準利率從10.25%提高到20%;當年的6月,他短暫地下調利率,隨後通貨膨脹持續,他在12月又將利率提高到20%,並保持在16%以上,一直到1981年5月終止。這種極端的升息政策,被稱為「伏克爾衝擊」,最後他終結了美國的通貨膨脹,但付出的慘痛代價則是經濟嚴重衰退,美國經歷了... 伏克爾於1979-1987年擔任聯準會主席期間,透過大幅提高利率,對抗當時美國每年兩位數字的通膨:在1980年3月,他將聯邦基準利率從10.25%提高到20%;當年的6月,他短暫地下調利率,隨後通貨膨脹持續,他在12月又將利率提高到20%,並保持在16%以上,一直到1981年5月終止。這種極端的升息政策,被稱為「伏克爾衝擊」,最後他終結了美國的通貨膨脹,但付出的慘痛代價則是經濟嚴重衰退,美國經歷了「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時刻,經濟深度衰退6個月,GDP負增長,失業率超過10%,企業利潤下降21%,銀行利潤下降37%。此外,失業率飆升到8.6%,大量的工廠倒閉,龐大的工人與農民失業。推荐人:楊明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