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与地方,最妙不过两相宜。枕书的气质,与京都真是相合。菊与刀,她有自己的温柔与硬朗。温柔的那一面,清气,涩气,今之古人的气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那种清风朗月。硬朗的那一面,有义愤,有性情,有直言不讳,并非心如古井毫无波澜。用古老的书信体,写爱猫去世了(我在豆瓣上看了好多玄米的照片),台风了,疫情了,种种日常的烦恼,人间的挣扎,但是还有书啊,访书、买书、读书,书里书外的人与事,一隅里的书香世界,堪堪安顿心性。照片胜在朴素方正。枕书的字是第一次见,硬笔小楷,稚拙之味。喜欢从周的序,知人之语。封面与内页的这种红色,就是京都红了。
已下印,敬请期待!
枕书几乎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从最初BBS上清新的文艺少女,日渐积累沉淀成一个严肃的学人。安于世界一隅,书斋宁静度日,在那些常人不会涉足的幽径里自得其乐,以四时风景来慰藉这尘世的疲惫和兵荒马乱。
#🍋说书# 虽然舍不得看完,但还是看完了。我是枕书的忠实读者,她的书我读过大半。刊载在报纸上的“京都通信”,都读过。我认为,本书是我读过的她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内容四星,装帧编辑加一星。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枕书的坚定,对学问,对风物,对世情,甚至是对寂寞。枕书的文风堪比大家,在网络语言“横行”的当下,她的遣词造句依然讲究,一丝不苟,令人佩服。其实,书中关于藏书与历史人物的考据、史料分析,我并不甚了解,但竟然饶有兴趣地读完了,是不做作不煽情不油腻的文风,吸引了我。这样细腻温柔的学人已不多见,读过就有收获。推荐阅读~
最喜欢『秋夜忆南山城』与『异乡人的西云院』。历年观感集于一册,说京都书事、花事、文化与历史…均需要娓娓道来。最感动作者的温柔的心境并不随时间消逝~
说是散落舊箧的断章,却也娓娓叙来。昨日下午,在长排的椅子前,等了约莫三个小时,方才叫到我的号。于是,在秋光初现的窗前,读完前半部。晚上冒出了彩虹,等雨后走回家,又把后半看完。特别是二零二零年之后,世界都落入了不一样的节奏,不一样的生活,感觉变化很大,又变化不大,在几篇书札中读来,真是令人喟叹。。。
特别特别喜欢,真希望作者能多写一点
书已上市,做得非常漂亮。庚子年疫情中的世情观察尤其有意思。
在这一本我终于get到了苏枕书,说得还是客居京都的日常、书志的相关,但能明显感觉到她融入进后的游刃有余,所以叙述姿态上平和许多,笔头时有恣意鲜灵迸出。当然,也有可能是书信体的关系,那种交托,贯穿存在。
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篇幅较前一本书短小,不曾寄寓什么野心,像缄默的沉思的片段浮起、收拢、保存。
在严肃的学术笔记间书写着风物令阅读过程十分愉悦。还有一些有趣的encounter: 1、曾经玩过乐队、现在京都,边开兰州拉面馆边弹古琴,不亏来自我们魔幻之城rock home town。 2、原来枕书老师也曾研究医疗社会史,和喜欢的作家(曾)有相同的学术志趣是莫大的激励。年少时读她的言情小说,长大后读她的学术笔记,这也算是一路成长、一路兴趣契合的缘分吧。
苏枕书的文字越来越沉稳了,是好事;作为一个读者,看到自己追随多年的作者在不断地进步,也是莫大的幸福。
书信体,读来很是抚慰人心,明明也不是写给自己的信,但是假装是收信人,边读边享用着枕书分享的日常。舍不得快读,一天享用一点点,终于还是读完了。读完之后又再看一遍开头从周做的序,春山好里就很是喜欢两人的关系,现在看来,越看越喜欢。
既然你那么爱日本就想办法挣日本人钱啊,不要在国内捞钱了。
太喜欢这本了,图文之精美,从装帧到印刷都爱不释手。就是即便读完了,过一阵子也能再拿出来反复读一读的那种。越来越觉得一个自得其乐、远离喧嚣、忠诚于自我经验的人实在太有魅力了。
“书信”是文学体裁,书写的法度是严谨的,并无赘言废语,而具清新素雅的文风。 古书店、刻本、纸张,最是好看。汉籍读书班的一项工作据说是检核前人所撰解题,首先从测量板框高广开始,时有出入,便以此普及了版本学的手法,另外,还遍考善本古籍、述说文人藏书逸闻,既有知识内蕴,颇有趣味余韵。 尚有花事岁时记录。有一处,说道书里发现一朵婆婆纳,原本的蓝色已近无限透明,想起旧日情形,心事变得很温柔。虽说旧书夹进落花,也许会伤了纸质,可是,这样的情致总是难得的,总要留一缕芬芳,我们都有的吧。 后面的几篇,略略失了淡定,世事弄人,近一两年,世界似被席卷,人在风中飘摇。实在没有什么能说了:幸好还有别的“慰解”,才能在人间周旋。
没文化看不懂,打扰了
把一些私人信件(抑或说写成信件形式的散文)集册出书,水是水了点,好在文字是美的
为南通枕书疯狂打call
书做的非常漂亮。
> 书问京都
28 有用 malingcat 2021-09-04 13:58:24
人与地方,最妙不过两相宜。枕书的气质,与京都真是相合。菊与刀,她有自己的温柔与硬朗。温柔的那一面,清气,涩气,今之古人的气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那种清风朗月。硬朗的那一面,有义愤,有性情,有直言不讳,并非心如古井毫无波澜。用古老的书信体,写爱猫去世了(我在豆瓣上看了好多玄米的照片),台风了,疫情了,种种日常的烦恼,人间的挣扎,但是还有书啊,访书、买书、读书,书里书外的人与事,一隅里的书香世界,堪堪安顿心性。照片胜在朴素方正。枕书的字是第一次见,硬笔小楷,稚拙之味。喜欢从周的序,知人之语。封面与内页的这种红色,就是京都红了。
17 有用 南星客 2021-07-22 20:00:39
已下印,敬请期待!
25 有用 黎戈 2021-09-12 06:59:05
枕书几乎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从最初BBS上清新的文艺少女,日渐积累沉淀成一个严肃的学人。安于世界一隅,书斋宁静度日,在那些常人不会涉足的幽径里自得其乐,以四时风景来慰藉这尘世的疲惫和兵荒马乱。
16 有用 Shirleysays 2021-09-14 16:05:04
#🍋说书# 虽然舍不得看完,但还是看完了。我是枕书的忠实读者,她的书我读过大半。刊载在报纸上的“京都通信”,都读过。我认为,本书是我读过的她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内容四星,装帧编辑加一星。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枕书的坚定,对学问,对风物,对世情,甚至是对寂寞。枕书的文风堪比大家,在网络语言“横行”的当下,她的遣词造句依然讲究,一丝不苟,令人佩服。其实,书中关于藏书与历史人物的考据、史料分析,我并不甚了解,但竟然饶有兴趣地读完了,是不做作不煽情不油腻的文风,吸引了我。这样细腻温柔的学人已不多见,读过就有收获。推荐阅读~
6 有用 兔兔找信仰 2021-08-21 20:52:02
最喜欢『秋夜忆南山城』与『异乡人的西云院』。历年观感集于一册,说京都书事、花事、文化与历史…均需要娓娓道来。最感动作者的温柔的心境并不随时间消逝~
3 有用 草虫 2021-08-27 07:41:00
说是散落舊箧的断章,却也娓娓叙来。昨日下午,在长排的椅子前,等了约莫三个小时,方才叫到我的号。于是,在秋光初现的窗前,读完前半部。晚上冒出了彩虹,等雨后走回家,又把后半看完。特别是二零二零年之后,世界都落入了不一样的节奏,不一样的生活,感觉变化很大,又变化不大,在几篇书札中读来,真是令人喟叹。。。
3 有用 似云 2021-08-27 20:28:37
特别特别喜欢,真希望作者能多写一点
8 有用 吴从周 2021-08-20 22:38:44
书已上市,做得非常漂亮。庚子年疫情中的世情观察尤其有意思。
4 有用 丫几_粥 2021-09-13 22:48:08
在这一本我终于get到了苏枕书,说得还是客居京都的日常、书志的相关,但能明显感觉到她融入进后的游刃有余,所以叙述姿态上平和许多,笔头时有恣意鲜灵迸出。当然,也有可能是书信体的关系,那种交托,贯穿存在。
3 有用 hill 2021-08-28 19:07:08
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篇幅较前一本书短小,不曾寄寓什么野心,像缄默的沉思的片段浮起、收拢、保存。
4 有用 Katana 2021-09-08 23:23:39
在严肃的学术笔记间书写着风物令阅读过程十分愉悦。还有一些有趣的encounter: 1、曾经玩过乐队、现在京都,边开兰州拉面馆边弹古琴,不亏来自我们魔幻之城rock home town。 2、原来枕书老师也曾研究医疗社会史,和喜欢的作家(曾)有相同的学术志趣是莫大的激励。年少时读她的言情小说,长大后读她的学术笔记,这也算是一路成长、一路兴趣契合的缘分吧。
6 有用 何瑶汐 2021-08-25 22:12:56
苏枕书的文字越来越沉稳了,是好事;作为一个读者,看到自己追随多年的作者在不断地进步,也是莫大的幸福。
4 有用 Asialpha 2021-09-05 17:23:08
书信体,读来很是抚慰人心,明明也不是写给自己的信,但是假装是收信人,边读边享用着枕书分享的日常。舍不得快读,一天享用一点点,终于还是读完了。读完之后又再看一遍开头从周做的序,春山好里就很是喜欢两人的关系,现在看来,越看越喜欢。
5 有用 读山 2021-10-15 22:48:06
既然你那么爱日本就想办法挣日本人钱啊,不要在国内捞钱了。
5 有用 夏小暖 2021-10-10 12:07:12
太喜欢这本了,图文之精美,从装帧到印刷都爱不释手。就是即便读完了,过一阵子也能再拿出来反复读一读的那种。越来越觉得一个自得其乐、远离喧嚣、忠诚于自我经验的人实在太有魅力了。
2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1-09-22 14:16:45
“书信”是文学体裁,书写的法度是严谨的,并无赘言废语,而具清新素雅的文风。 古书店、刻本、纸张,最是好看。汉籍读书班的一项工作据说是检核前人所撰解题,首先从测量板框高广开始,时有出入,便以此普及了版本学的手法,另外,还遍考善本古籍、述说文人藏书逸闻,既有知识内蕴,颇有趣味余韵。 尚有花事岁时记录。有一处,说道书里发现一朵婆婆纳,原本的蓝色已近无限透明,想起旧日情形,心事变得很温柔。虽说旧书夹进落花,也许会伤了纸质,可是,这样的情致总是难得的,总要留一缕芬芳,我们都有的吧。 后面的几篇,略略失了淡定,世事弄人,近一两年,世界似被席卷,人在风中飘摇。实在没有什么能说了:幸好还有别的“慰解”,才能在人间周旋。
2 有用 sarah🇺🇦 2024-01-19 04:41:44 广东
没文化看不懂,打扰了
2 有用 HenriqueZZZ 2023-11-04 18:38:27 北京
把一些私人信件(抑或说写成信件形式的散文)集册出书,水是水了点,好在文字是美的
6 有用 夕阳罐头 2021-10-08 12:47:09
为南通枕书疯狂打call
2 有用 鹤林 2021-09-11 12:22:56
书做的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