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主要研究朱敦儒其人其词之特质内涵及其身后的影响效应。作为一位经宋室南渡。历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朝的词人,其传世词集《樵歌》具自传体特质,记录了朱敦儒从伊洛名士至南奔流民,从仕宦官员到嘉禾隐者的心路历程。朱敦儒词的嬗变是两宋之际词质演进的典型样本。《樵歌》中彰显的朱敦儒之人生风致则折射出了两宋之际的士风和时风。近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宋金、元明、清代、现当代的读者对朱敦儒及其词的选择和接受阐释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传承与新变的离合之间,朱敦儒最终成为两宋之际颇有影响的词人。
写点题外话: 在宋词的璀璨群星里,相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朱敦儒的光茫显得不够耀眼,但正是这种相对暗淡映射着相对翔实的真实,读词而识人,识人而识史,让人对两宋时代产生近乎切身时代感。 诗词作品大都讲究“一技红杏出墙来”式的内容上的独立和普适,但作为经历靖康耻的一辈人,朱敦儒的词作,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读其词既有文学欣赏的心契,又有读史般的惆怅。 当下知识分子歌颂的宋朝,原来不是他们歌颂... 写点题外话: 在宋词的璀璨群星里,相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朱敦儒的光茫显得不够耀眼,但正是这种相对暗淡映射着相对翔实的真实,读词而识人,识人而识史,让人对两宋时代产生近乎切身时代感。 诗词作品大都讲究“一技红杏出墙来”式的内容上的独立和普适,但作为经历靖康耻的一辈人,朱敦儒的词作,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读其词既有文学欣赏的心契,又有读史般的惆怅。 当下知识分子歌颂的宋朝,原来不是他们歌颂的那个样子。 补充:这本书给你的,远比这题外话多。 (展开)
这本书值得一读。 笔触细腻,有历史感、厚重感。
> 更多书评 1篇
> 5人读过
> 11人想读
订阅关于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司南 2022-10-15 21:08:55 海南
写点题外话: 在宋词的璀璨群星里,相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朱敦儒的光茫显得不够耀眼,但正是这种相对暗淡映射着相对翔实的真实,读词而识人,识人而识史,让人对两宋时代产生近乎切身时代感。 诗词作品大都讲究“一技红杏出墙来”式的内容上的独立和普适,但作为经历靖康耻的一辈人,朱敦儒的词作,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读其词既有文学欣赏的心契,又有读史般的惆怅。 当下知识分子歌颂的宋朝,原来不是他们歌颂... 写点题外话: 在宋词的璀璨群星里,相比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朱敦儒的光茫显得不够耀眼,但正是这种相对暗淡映射着相对翔实的真实,读词而识人,识人而识史,让人对两宋时代产生近乎切身时代感。 诗词作品大都讲究“一技红杏出墙来”式的内容上的独立和普适,但作为经历靖康耻的一辈人,朱敦儒的词作,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读其词既有文学欣赏的心契,又有读史般的惆怅。 当下知识分子歌颂的宋朝,原来不是他们歌颂的那个样子。 补充:这本书给你的,远比这题外话多。 (展开)
2 有用 相与析义 2022-10-14 15:44:04 广东
这本书值得一读。 笔触细腻,有历史感、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