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即使刨除那些细碎的各邦国法律实践和二三流的法学家,这本书的专业性也还是太强了,只有对19世纪德国历史和德国公法理论有相当深入了解,才能搞明白本书内容。不过尽管如此,这本书仅从外行看热闹的角度,还是非常值得对公法感兴趣的人一读,毕竟国内这方面的译介实在很匮乏。另外,我现在无比期待讲述1914年之后历史的第三卷。
“施托莱斯首先将自己定位为法史的观察者与讲述者,他所理解的法史则是一部为和平正义之共同生活缔造根基的伟大探索史,但同时也是一部文明成就持续遭到危害的历史,一部人之存在的脆弱史。”
跟2007年法律社相比:1.增加了作者中译本序(专为该卷所作的序,提到四卷本中译本都将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正文和译者注释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有小范围的修改和增删(译者的态度很认真,给出了一些词的译法说明);3.删掉了译后记(八卦没得看,可惜啦!猜想新的译后记可能会放到最后一卷里),非常期待后续几卷👏
失于琐碎和庞杂,但本书可能不适合去入门了解德国公法的发展,而是在研究中为了把握某个时期的学术走向进行查阅。文献、学说和人物的详尽,不会让任何一个公法研究者失望的。
太多学者论点梳理,公法本身涉及不够。
不知不觉看完了,感觉还不错,等着其他三本,忽然很想去系统的看一下德国社会发展史了。
本书讲述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公法从民族主义国家化过程中的法学体系建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争辩,更是整个法学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互动发展。法学的实证化、科学化和去政治化趋势给一般国家学说带来巨大后果。这门专业在有效法律之上研究“不受时间限制”的国家基础,其背后存在某种规律性。欧洲国家理论的伟大思想路标形成于危难时期,生死攸关的生存环境必然导致根本性东西,而政治和平阶段往往潜在地有利于有效法化。政治思想被转化成能实施的法律原则,而这些能形变的法律原则又可以转化成宪法规范。尽管“法学方法”的代表人物建构法学的工具取自哲学,但他们仍竭力贬斥对国家的哲学思考。他们那种坚定态度把国家的非法学理论反思看成一种随心所欲和无关痛痒的东西。与此同时,在严格历史主义方法的要求下,历史因素脱离出来,独立存在。
说是皇皇巨著并不为过。出于多方面兴趣捧起这本书,最后遗憾地发现超出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本书并没有多少深奥的法理探讨,对社会背景的介绍也很有助益,但它对非专业读者不友善的地方是写成了学者及其作品的罗列,其中不少似乎仅具有历史意义,或者像封底推荐语所说,本书其实是一部“编年史”。
倾尽所有,不胜枚举。
看个热闹
严谨归严谨,中间堆料太严重,一口气塞了一大堆观点和史事,读得人头昏脑涨。
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去找拉班德、耶利内克等人的著作去看~公法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各种因素,政治局势、历史传统、思想脉络以及思辨的展开。就是很多不一样的人名翻译让我有点出戏……
导师最新译本,同时期待第一卷的翻译!
做史料用,书的厚度容易劝退很多人,但真的耐心读下来之后,会形成一种完整的德国公法史的认知图景。
> 德国公法史
10 有用 小p 2021-10-07 21:15:15
即使刨除那些细碎的各邦国法律实践和二三流的法学家,这本书的专业性也还是太强了,只有对19世纪德国历史和德国公法理论有相当深入了解,才能搞明白本书内容。不过尽管如此,这本书仅从外行看热闹的角度,还是非常值得对公法感兴趣的人一读,毕竟国内这方面的译介实在很匮乏。另外,我现在无比期待讲述1914年之后历史的第三卷。
3 有用 迖羹乐比萨 2021-10-09 18:19:54
“施托莱斯首先将自己定位为法史的观察者与讲述者,他所理解的法史则是一部为和平正义之共同生活缔造根基的伟大探索史,但同时也是一部文明成就持续遭到危害的历史,一部人之存在的脆弱史。”
6 有用 西瓜然 2021-10-29 10:49:36
跟2007年法律社相比:1.增加了作者中译本序(专为该卷所作的序,提到四卷本中译本都将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正文和译者注释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有小范围的修改和增删(译者的态度很认真,给出了一些词的译法说明);3.删掉了译后记(八卦没得看,可惜啦!猜想新的译后记可能会放到最后一卷里),非常期待后续几卷👏
2 有用 法妹儿 2021-11-23 20:55:57
失于琐碎和庞杂,但本书可能不适合去入门了解德国公法的发展,而是在研究中为了把握某个时期的学术走向进行查阅。文献、学说和人物的详尽,不会让任何一个公法研究者失望的。
0 有用 默默然 2022-02-19 23:40:59
太多学者论点梳理,公法本身涉及不够。
0 有用 Vanessa。 2022-01-23 22:50:56
不知不觉看完了,感觉还不错,等着其他三本,忽然很想去系统的看一下德国社会发展史了。
1 有用 韧勉 2021-10-31 12:21:00
本书讲述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公法从民族主义国家化过程中的法学体系建构,不仅是法律条文的争辩,更是整个法学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互动发展。法学的实证化、科学化和去政治化趋势给一般国家学说带来巨大后果。这门专业在有效法律之上研究“不受时间限制”的国家基础,其背后存在某种规律性。欧洲国家理论的伟大思想路标形成于危难时期,生死攸关的生存环境必然导致根本性东西,而政治和平阶段往往潜在地有利于有效法化。政治思想被转化成能实施的法律原则,而这些能形变的法律原则又可以转化成宪法规范。尽管“法学方法”的代表人物建构法学的工具取自哲学,但他们仍竭力贬斥对国家的哲学思考。他们那种坚定态度把国家的非法学理论反思看成一种随心所欲和无关痛痒的东西。与此同时,在严格历史主义方法的要求下,历史因素脱离出来,独立存在。
0 有用 猪柳蛋麦满分、 2021-10-17 10:12:04
说是皇皇巨著并不为过。出于多方面兴趣捧起这本书,最后遗憾地发现超出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本书并没有多少深奥的法理探讨,对社会背景的介绍也很有助益,但它对非专业读者不友善的地方是写成了学者及其作品的罗列,其中不少似乎仅具有历史意义,或者像封底推荐语所说,本书其实是一部“编年史”。
0 有用 Mömö 2024-04-15 16:38:24 浙江
倾尽所有,不胜枚举。
0 有用 CrazyCat 2025-02-13 00:04:46 湖南
看个热闹
0 有用 鸿渐 2025-03-04 12:07:25 北京
严谨归严谨,中间堆料太严重,一口气塞了一大堆观点和史事,读得人头昏脑涨。
0 有用 see小熊猫 2022-01-23 22:35:45
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去找拉班德、耶利内克等人的著作去看~公法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各种因素,政治局势、历史传统、思想脉络以及思辨的展开。就是很多不一样的人名翻译让我有点出戏……
1 有用 Philip 2021-09-10 12:26:26
导师最新译本,同时期待第一卷的翻译!
0 有用 余宪明 2023-04-05 20:13:32 山东
做史料用,书的厚度容易劝退很多人,但真的耐心读下来之后,会形成一种完整的德国公法史的认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