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著者簡介
三浦徹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御茶水女子大學副校長。1953年生,專長為伊斯蘭史。
主要著作:
《伊斯蘭都市研究》(共著;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
《伊斯蘭研究指南》(共編著;榮光教育文化研究所,1995)
《伊斯蘭的都市世界》(世界史劇本16)(山川出版社,1997)
《亞洲比較史──所有.契約.市場.公正》(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
《伊斯蘭世界的歷史發展》(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1)
Dynamism of the Urban Society of Damascus: The Salihiyya Quarter from the 12th to the 20th Centuries (Leiden, 2016)
作者簡介
龜谷學
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畢業,文學博士。弘前大學講師。1977年生,專長為早期伊斯蘭史、中世紀中東史。
主要著作:
〈伍麥亞王朝時期的哈里發稱號──透過銘文.碑文.莎草紙文件重新審視〉《日本中東學會年報》24卷1號(2008)
弗雷德.麥格勞.唐納(Fred McGraw Donner),《伊斯蘭的誕生──從信徒到穆斯林》(共譯;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14)
“From Qustal to Jahbadh: An Aspect of Transition in the Egyptian Tax-Collecting System”, in New Frontiers of Arabic Papyrology, ed. S. Bouderbala et al.(E. J. Brill, 2017)
《伊斯蘭特殊嗎?西亞的宗教與政治系譜》(共著;勁草書房,2018)
菊地重仁
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副教授。1976年生,專長為歐洲早期中世紀史、古文書學。
主要著作:
Representations of monarchical “highness” in Carolingian royal charter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of Early Medieval Charters, J. Jarrett & A. S. McKinley(eds.)(Turnhout, 2013)
〈中心與周圍的連結──卡洛林王朝法蘭克王國之命令傳達與執行諸面向〉《西洋史研究 新輯》43(2014)
Herrschaft, Delegation und Kommunikation der Karolingerzeit. Untersuchungen zu den Missi dominici(751-888), MGH Hilfsmittel 31(Wiesbaden, 2020, forthcoming)
大月康弘
一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1962年生,專長為拜占庭史。
主要著作:
《帝國與慈善 拜占庭》(創文社,2005)
《歐洲 時空的交會點》(創文社,2015)
利烏特普蘭德(Liudprandi),《君士坦丁堡使節記》(全文譯+譯註+附論兩篇;知泉書館,2019)
皮耶爾.馬拉瓦(Pierre Maraval),《皇帝查士丁尼》(白水社,2005)
伯納德.弗留贊(Bernard Flusin),《拜占庭文明》(白水社,2009)
馬加里.克梅爾(Magali Coumert)、布魯諾.杜梅吉爾(Bruno Dumézil),《歐洲與日耳曼部落國家》 (共譯;白水社,2019)
妹尾達彥
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1952年生,專長為東亞城市史。
主要著作:
《長安的都市規畫》(講談社,2001;韓文版,2006;中文版,2012)
《全球史》(中央大學出版部,2018)
《隋唐長安與東亞比較都城史》(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
《歐亞非大陸的都市與社會》(編著;中央大學出版部,2020)
Routledge Handbook of Imperial Chinese History(共著;New York: Routledge, 2018)
叢書監修者簡介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德國史。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小松久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中亞史。
譯者簡介
黃健育
國立交通大學機研所畢,退伍後因緣際會之下,一頭栽進了日文翻譯的世界,從此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在漫漫長夜中殫心竭慮,把青春凝析為無數文字結晶;目前在劇場及翻譯的世界之間遊走。譯有包括《推理要在晚餐後》等小說,以及《世界史是走出來的》、《2025長照危機》共逾100部作品。
聯絡信箱:kjbozvi@gmail.com
1 有用 枕流 2021-11-09 01:18:44
比八旗的鸡肋系列好多了,毕竟是商务印书馆。
0 有用 松虛居士 2023-12-26 21:52:08 北京
相當出色的普及讀物,能反映日本學界的世界史水平。阿拉伯、拜占庭、法蘭克的部分都比較精彩,相比之下隋唐的部分略顯單薄。
0 有用 秋山雪見🍁 2024-01-02 11:46:32 福建
聚焦于8世纪世界“普遍性”的确立,分别是欧洲、西亚和东亚三大文化圈的确立。东亚部分是妹尾达彦以长安都市史为基础的论述,主要讨论了东亚文化圈诸观念的形成与传播以及欧亚大陆上长安的都市地位。法兰克部分关注法兰克王权发展过程中“欧洲世界”观念的发展,与拜占庭部分关注拜占庭帝国的周边世界观念相呼应,地中海的东与西出现了三大秩序。还有便是开篇提到的阿拔斯王朝确立过程中的呼罗珊与波斯因素,并不能将伍麦叶和阿拔... 聚焦于8世纪世界“普遍性”的确立,分别是欧洲、西亚和东亚三大文化圈的确立。东亚部分是妹尾达彦以长安都市史为基础的论述,主要讨论了东亚文化圈诸观念的形成与传播以及欧亚大陆上长安的都市地位。法兰克部分关注法兰克王权发展过程中“欧洲世界”观念的发展,与拜占庭部分关注拜占庭帝国的周边世界观念相呼应,地中海的东与西出现了三大秩序。还有便是开篇提到的阿拔斯王朝确立过程中的呼罗珊与波斯因素,并不能将伍麦叶和阿拔斯的交替视为阿拉伯内部的交替,龟谷指出阿拔斯王朝时期也是一个文教多元社会并存的时期,相比于伍麦叶王朝具有更多包容性。 (展开)
0 有用 酒药女佛 2024-01-28 11:29:38 北京
如前评所说,在这种场合谈《长安十二时辰》,大妈气略重。
1 有用 Homulilly 2023-08-19 18:32:11 四川
读过的第一本历史的转换期系列,作为通史和科普性质的读物还是不错的,除了最后一篇讲唐帝国的感觉比较水,拜占庭部分主要是探究十世纪君七的《帝国行政论》和《典仪论》中所蕴含的罗马帝国对于自身帝国理念和周边蛮族世界的认识,感觉跟本书选取的时间段不太契合,毕竟马其顿王朝不是处于历史转换期更多是转换后的结果(当然作者也解释了原因,即黑暗时代拜占庭文献太少),阿拔斯和加洛林那两篇总体还可以,总的来说霓虹世界史水... 读过的第一本历史的转换期系列,作为通史和科普性质的读物还是不错的,除了最后一篇讲唐帝国的感觉比较水,拜占庭部分主要是探究十世纪君七的《帝国行政论》和《典仪论》中所蕴含的罗马帝国对于自身帝国理念和周边蛮族世界的认识,感觉跟本书选取的时间段不太契合,毕竟马其顿王朝不是处于历史转换期更多是转换后的结果(当然作者也解释了原因,即黑暗时代拜占庭文献太少),阿拔斯和加洛林那两篇总体还可以,总的来说霓虹世界史水平确实高了天朝不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