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病毒自古以来使人类备受侵扰,但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病毒舞动的海洋中,它们像蜜蜂一样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穿梭,拖着基因片段,嫁接着DNA,传递着遗传物质……病毒对于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古英语里,“病毒”一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毒素,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 的物质。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这一古义竟然千真万确。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苗德岁以科学严谨、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病毒毁灭与创生的双重性质,讲述人类历史上数次“破解”疫情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协同进化的奥秘。
【名家推荐】
新冠病毒的横空出世急剧地增加了人类对病毒的恐惧乃至憎恶,人们甚至想,科学家为什么不想办法消灭病毒。然而病毒是我们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没有它们,地球生态系统可能会瘫痪。回溯地球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病毒从生命诞生之初就是关键玩家,它们参与甚...
病毒自古以来使人类备受侵扰,但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病毒舞动的海洋中,它们像蜜蜂一样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穿梭,拖着基因片段,嫁接着DNA,传递着遗传物质……病毒对于生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古英语里,“病毒”一词的含义一方面是具有毁灭性的毒素,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 的物质。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这一古义竟然千真万确。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苗德岁以科学严谨、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病毒毁灭与创生的双重性质,讲述人类历史上数次“破解”疫情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病毒与人类“相爱相杀”协同进化的奥秘。
【名家推荐】
新冠病毒的横空出世急剧地增加了人类对病毒的恐惧乃至憎恶,人们甚至想,科学家为什么不想办法消灭病毒。然而病毒是我们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没有它们,地球生态系统可能会瘫痪。回溯地球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病毒从生命诞生之初就是关键玩家,它们参与甚至塑造了生命进化的历程。《在病毒中生存》以近似演义小说的手法对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进行了风趣的诠释,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可谓雅俗共赏,值得所有人阅读。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张德兴
有关病毒的中文科普书籍不少,但苗德岁先生深厚的进化生物学背景,无疑为本书增添了新的亮点。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要理解病毒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此外,书中也展露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学养,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与人文之间“两种文化”的鸿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周忠和
在病毒中生存的创作者
· · · · · ·
-
苗德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苗德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6年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是亚洲首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病毒小传
“隐形杀手”现形记 / 2
病毒有生命吗? / 5
病毒的“庐山真面目”/ 16
“以毒攻毒” / 19
感冒病毒如何进入你的细胞? / 21
第二章 病毒与细胞间的持久战
“既生瑜,何生亮?”/ 26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 27
可怕的流感大流行 / 39
第三章 破解 1918 大流感之谜
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 / 46
“复活”1918 大流感病毒 / 52
“水落石出” / 54
历史教训 / 56
第四章 非典事件与细胞因子风暴
冠状病毒与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 / 64
细胞因子风暴 / 75
2002—2003 年非典事件的经验与教训 / 79
新冠肺炎进行时 / 82
第五章 HIV 和令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发现 / 92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起源 / 95
“特洛伊木马病毒” / 99
逆转录病毒 / 103
HIV 病毒是如何攻击宿主的? / 105
第六章 病毒与生命起源及演化
病毒与生命起源 / 114
病毒与宿主间的共生关系 / 116
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 123
考拉的绝处逢生与逆转录病毒的内生化 / 128
第七章 习惯于跟病毒共存
全球化之下的瘟疫流行 / 136
古病毒“蓄势待发” / 138
我们该怎么办? / 140
尾 声 观病毒的十三种方式 / 147
术语表 / 153
后 记 / 17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细胞因子风暴不仅伤害内脏器官,而且会导致大脑受损。最近,《放射学》杂志一篇论文报道,一名COVID-19患者出现了精神错乱的症状;经脑部CT追踪病源,发现患者大脑部分区域肿胀,小面积脑细胞死亡。通过医生诊断,这是一种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坏死性脑出血病。这类脑病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虽然罕见,但严重时可能致命。神经肌肉医学专家认为,这一病例可以用细胞因子风暴理论来解释:每当患者免疫系统对病毒反应过度时,大脑往往会因此发生损害。这是因为细胞因子除了增强免疫功能外,还可能导致小血管渗漏,如果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包括大脑在内的许多器官的小出血。流感等几种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这种罕见的脑病,此病例可能发生了颅内的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大脑血脑屏障崩溃,病毒直接入侵大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细胞因子风暴 / 75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生活在病毒的汪洋大海之中。病毒在地球中存在已经数十亿年之久,对于整个生物圈贡献巨大;而且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中,病毒在不同物种之间传递着基因,对生命演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些科学家甚至于认为,病毒与我们之间原本就并没有什么敌我或你我之分;按照《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的理论,病毒跟我们,都只不过是一堆不断变异、不断混合、不断重组的基因而已。 病毒与人类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源远流长,自人类起源以来,流行病与我们如影随形。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组学大数据分析发现,自人类与黑猩猩“分手”以来,近1/3的蛋白质适应演化,都是病毒驱动的,而背后真正的推手是自然选择。 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的末尾曾写道,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已经跟病毒组成了难以分割的混合体。清除了体内的病毒基因,我们可能无法活着从子宫里生出来……病毒一词原本就包含了两重性:一方面是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方面代表了致命的毒害。病毒的确是致命的,但同时又赋予了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创造力。因此,创造与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病毒与宿主间的共生关系 / 11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在病毒中生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在病毒中生存"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 7.4
-
- 病毒的进化 7.3
-
- 爱因斯坦的战争 8.7
-
- 悬崖边的造物者 8.6
-
- 致命植物 7.8
-
- 解码40亿年生命史 8.0
-
- 最古老的学问 7.5
-
- 收藏圈:一个文物工作者的防骗手记 7.1
-
- 纳米与生命 7.9
-
- 生命的运作方式 8.6
在病毒中生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与病毒相处的复杂情感

沧海一粟,更清醒的活着

共生:病毒与宿主的相爱相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病毒都是坏家伙吗? 你知道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包括人来)的胎盘主要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组成的吗?在依旧严峻的新冠肺炎抗疫形势下,人类应该如何与病毒共处? 群体免疫的最优途径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 这是本完全可以推荐给中学生自主阅读的科普小书,阅读这本小书可以带着... (展开)>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Johan Hultin:virus hunter~ | 来自密码有误 | 1 回应 | 2022-03-21 08:21:11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译林·人文社科出品 (Mandelstam)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译林·人文社科-2021年图书 (译林人文社科)
- 科普通识 (森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在病毒中生存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密码有误 2022-03-21 09:40:37
薄薄一本很快翻完~看了天演论少儿版才知道苗德岁原来是🇺🇸籍~
6 有用 PetrichorDai 2022-03-30 06:24:11
大肆宣传新冠比流感还弱,真的是破坏了全书其余的好内容。
2 有用 Wind 2021-12-20 01:30:22
读起来稍微有些浅,感觉适合中学生。作为大众科普读物还不错。特别是从第三章开始就更有趣了些。开本和厚度十分适合作为旅行读物,平实又舒服。
0 有用 书茗 2021-11-13 15:10:15
2021.11.10 非常简单易懂的病毒科普书籍,快速阅读!
1 有用 纳云仙 2021-10-30 16:11:03
适合初中生入门的科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