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画》的原文摘录

  • 如果你贴近画面看,几乎无法分辨出每棵树的清晰形态,满眼是各式各样的笔触,似乎杂乱而没有章法,但当你慢慢退到远处,会突然看到树林一丛丛、一片片的真实状态。宋代的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描述董源与巨然的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一片江南——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 范宽在学艺的道路上曾受到擅画寒林的大画家李成的影响。后来他感悟到“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于是行旅于终南、太华各山中,直面造化,体悟自然,从中找到了笔墨的表现方法,并留下这幅传世之作《溪山行旅图》。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笔墨的雕塑——范宽《溪山行旅图》
  • 我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而理想的角色和现实的身份经常产生矛盾,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必须遵守现实中的理性和规范。也许是因为现实过于无情,作为自然人的情感总要寻求平衡与慰藉,于是理想诞生了。自由与美好的理想时时慰藉现实中日益受损的心灵和肉体,它不仅能化解烦恼和焦虑,更能引领我们超越现实。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入错行的皇帝——赵佶《瑞鹤图》
  • 《容膝斋图》画于1372年,倪瓒时年七十二岁。“容膝”两字取自陶渊明的文句“审容膝之易安”,意思是说人在这个世上占据的空间极为有限,能容纳你的躯体和心灵就足够了。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富贵人家的漂泊生活——倪瓒《容膝斋图》
  • 中国艺术中有“诗文醉后立成,书画兴到急就”的说法。感人肺腑的伟大艺术,往往都是在非常态中成就的。《杂花图卷》或许就是徐渭在非常态中的一种癫狂式的极致表达。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中国第一位表现主义画家——徐渭《杂花图卷》
  • 笔墨的内容十分庞杂,我在此仅概括一些自己的体会:一、笔墨指代的是工具,中国画的工具是毛笔;二、它有一套传承完备的技法,如勾、擦、点、染,还有如何用墨、用水、用色等规范;三、它包含形态上的变化,比如笔墨中的点线面、干湿浓淡等,好的作品是笔墨的优良形态的合理配置;四、它也是中国文化审美的载体,如笔墨能显现出雅俗之别一雅的笔墨清润、沉着、流畅,俗的笔墨浮躁、轻飘、污浊。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形式主义的绘画大师——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 艺术的发展和创变往往很偶然,并非能用逻辑来推断或预判。中国画也是如此。画家本身时常会被技艺所困,技艺的精湛娴熟往往最后导致重复的疲劳。探寻艺术的新门径,往往是在艺术边缘寻求新的资源与创意,术业之外的滋养常常会给艺术新的启迪。苏东坡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赵孟頫进行了“书画同源”的创变,董其昌以禅理喻画理,尝试着各种可能性,而金农的审美实践同样如此。他学画没有明确的师承与流派,《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中金农自言“冬心先生年逾六十始学画竹”。 (查看原文)
    喵喵喵是我 2022-12-19 15:30:38
    —— 引自章节:中国画中的金石气——金农《梅花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