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澳] 路易丝·卡茨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品方: 巴别塔文化
副标题: 独立思考者的精进技巧
原作名: Critical Thinking and Persuasive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
译者: 刘丰瑜
出版年: 2021-8-1
页数: 328
定价: 55
装帧: 平装
丛书: 领学东方进阶书系
ISBN: 9787516659731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品方: 巴别塔文化
副标题: 独立思考者的精进技巧
原作名: Critical Thinking and Persuasive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
译者: 刘丰瑜
出版年: 2021-8-1
页数: 328
定价: 55
装帧: 平装
丛书: 领学东方进阶书系
ISBN: 9787516659731
内容简介 · · · · · ·
你在写什么?你为谁而写?更重要的是——你为何要写?要想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你不仅要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学会有效地运用语言。本书旨在指导读者更好地将批判性与创造性结合,掌握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写出深刻、引人入胜的论文。
本书前半部分系统梳理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简史,随后提供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和方法。接着,本书探讨了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结合的必要性及其在学术写作中的运用。最后,本书在后半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叙述风格和修辞手法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每个章节在讲述理论的同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与活动,它们有助于读者实践新的技能、巩固已有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本书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众多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对于想要打磨自己批判性分析和沟通技巧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本书提供的技能训练和理论资源不可或缺。
作者简介 · · · · · ·
路易丝·卡茨,悉尼科技大学创意艺术博士,曾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和沟通技巧课程,自2009年起就职于悉尼大学,任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讲师。
目录 · · · · · ·
引 言
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简史:从苏格拉底到伏尔泰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批判性反思
批判性存在是什么?
反思性思维
反思性写作练习:写日志
日志的写作方法
中间地带:在学术写作与私人化写作之间
进一步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批判性文本分析
逻辑训练:归纳与演绎
类 比
概 括
确定作者立场
从文中找线索
评估文本
组建学习小组
文本分析能力的自我评测
第四章 创造性批判思维
对创造性的三个误解
从想象到创造、或从想象到理性洞察
创造性、批判性和良好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写作与研究
写作:一种研究方法
“了解自己”:找到独有的研究风格
文献搜索
广泛阅读
精细阅读
文献注释
批判性评论
批判性文献综述
整合注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习惯培养
合理分配时间
有效应对压力
快节奏下的“慢”哲学
快乐与学习
培养“日常批判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说服力的写作
文风不只是一种表象
拒绝沉默: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何同时提高写作和文风的生动性?
良好思考:智力与想象力的共同作用
善用引文:强化作者之声
高效整合资源
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构建简洁、明快、清晰的文风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说服性写作:修辞技巧
语言:变革的力量
修辞:说服的艺术
修辞与性格
修辞策略与叙述建议
修辞与标点
写作陷阱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说服性写作:展开叙述
把文本设计成不断变化的故事
学术写作是一场对话
通过对话构建说服性文本
“总结和回应”
叙述的方法
将论点当作故事
优化文风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创造性的学术写作形式
怀疑、不确定和风险
上述三点在学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
发散性思维与学术写作
实践方法的活用
虚构批评与运用
更具真实性的写作形式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简史:从苏格拉底到伏尔泰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批判性反思
批判性存在是什么?
反思性思维
反思性写作练习:写日志
日志的写作方法
中间地带:在学术写作与私人化写作之间
进一步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批判性文本分析
逻辑训练:归纳与演绎
类 比
概 括
确定作者立场
从文中找线索
评估文本
组建学习小组
文本分析能力的自我评测
第四章 创造性批判思维
对创造性的三个误解
从想象到创造、或从想象到理性洞察
创造性、批判性和良好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写作与研究
写作:一种研究方法
“了解自己”:找到独有的研究风格
文献搜索
广泛阅读
精细阅读
文献注释
批判性评论
批判性文献综述
整合注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习惯培养
合理分配时间
有效应对压力
快节奏下的“慢”哲学
快乐与学习
培养“日常批判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说服力的写作
文风不只是一种表象
拒绝沉默: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何同时提高写作和文风的生动性?
良好思考:智力与想象力的共同作用
善用引文:强化作者之声
高效整合资源
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构建简洁、明快、清晰的文风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说服性写作:修辞技巧
语言:变革的力量
修辞:说服的艺术
修辞与性格
修辞策略与叙述建议
修辞与标点
写作陷阱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说服性写作:展开叙述
把文本设计成不断变化的故事
学术写作是一场对话
通过对话构建说服性文本
“总结和回应”
叙述的方法
将论点当作故事
优化文风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创造性的学术写作形式
怀疑、不确定和风险
上述三点在学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
发散性思维与学术写作
实践方法的活用
虚构批评与运用
更具真实性的写作形式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成熟完善的批判要超越工具性的推理,它包含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和固有偏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
当你开始看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部电影或其他事物时,不 要立刻拉开自己与作品的距离,将作者提出的所有主张一一分 类,然后开始批判性地审视。相反,我们要先本着宽厚包容的精 神,尽量弄懂作品想要传达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先吸收作品, 试着公正地看待它要表达的观点,再开始对它进行分析。学会让 自己与作者一同沉思。换句话说,要让自己接受诱惑。这意味着 我们不仅要全身心积极地沉浸在文本中,还要和作者产生一种共 鸣的、想象的关系。批评家布莱恩·奥特(Brian Ott)将阅读 时的内在感受,或“阅读的快感”视作一种实践而非方法论。他 实际上还表示,“方法”会让人感到压抑,他提议我们试着带着 想象力与文本互动,这样你就更有可能真正地享受阅读的内容。 这个论证旨在让我们重拾阅读的乐趣(如建立与文本的主观联 系),鼓励我们先全神贯注地阅读,再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 看一篇文本并以此作为传递意义或承载知识的载体。换言之,要 避免将阅读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要既善于分析,同时也能感 同身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对创造性的三个误解
丛书信息
· · · · · ·
领学东方进阶书系(共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如何走好你的学术之路》《理论入门》《带一本书去读研4》《论证逻辑入门 (第五版)》
等
。
喜欢读"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的人也喜欢 · · · · · ·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试试写反思日志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一次我去外面学习,主办方邀请了一位教授来为我们讲课,在介绍他的时候,特意提到了他的多篇论文刊登在《人民教育》等权威报刊杂志上。老师讲课时,思路清晰,对待同样的一个现象,总会给出许多不同的分析角度,听他讲课时,我特别钦佩这位老师。 课间休息时,我就向老师请教...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逻辑学与批评性思维 (fenglong88)
- 豆瓣阅读会员可免费读的好书 (你老公我不怕他)
- 人文社科方法论:兼批判(3) (🦉的瓦涅密)
- Book (一月不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庭有枇杷树 2021-12-14 08:30:44
实在说不上好…可能抱的期望值太高了,读起来有种''都是中国字怎么我就理解不了''的感觉。章节之间的结构也很松散,虽然每一章的开头会大致讲下章节梗概,但大多数时间我读完那一章就混乱了,章节末有个总结可能更好。另外,这本书主要针对人文社科的研究者,作为工科的我读起来可能还是有些距离。还有后面几章讲习惯讲效率的…在我看来有点凑字数了
3 有用 哥谭市秘书长 2021-10-25 05:29:24
嗷原来是写学术论文的啊
0 有用 野生盆栽 2022-05-10 12:42:16
写论文的时候看应该蛮有帮助的,看起来稍微有点混乱,如果能简洁点儿就好了。
5 有用 九莉 2021-11-01 22:35:15
风很大的一本书,但是来看评论才发现,竟然没人指出这本书的编排根本毫无逻辑可言………有好几章,记得我想删掉或者帮她改写😓。承认作者有提出很多做研究的建议,但是说实话,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大多数时候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明明可以直白点明的技巧,偏偏加上文学性表达,非要你二次理解一遍。我读的是工具指导书吧?…至于逻辑,我也是在做思维导图时发现,这是一本今年做过最乱,耗时最长的书,做卢梭的导图都比它轻松…... 风很大的一本书,但是来看评论才发现,竟然没人指出这本书的编排根本毫无逻辑可言………有好几章,记得我想删掉或者帮她改写😓。承认作者有提出很多做研究的建议,但是说实话,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大多数时候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明明可以直白点明的技巧,偏偏加上文学性表达,非要你二次理解一遍。我读的是工具指导书吧?…至于逻辑,我也是在做思维导图时发现,这是一本今年做过最乱,耗时最长的书,做卢梭的导图都比它轻松…(比如,引用改述这种技巧不应该放在后面那些具体技巧的掌节里嘛?干嘛活活塞到文风那章里?反正很多点,都在不连续的掌节里叙述,总体就是很乱很乱。)很失败的一本工具书,还是好好去上学校的研究方法课吧。 如果非要说什么价值,这本书就一句话概括:去给我写学术日志。over。 (展开)
1 有用 奶黄包 2022-03-04 09:54:12
学术写作,给迷茫的在校生看的。感觉一般,有的例子很具体,里面的叙述和标点变化没办法完全翻译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