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黄宾虹画语录》《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非翁画语录》,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艺术领域的“大家小书”。
《听天阁画谈随笔》以“杂论”开篇,历数自旧石器时代、唐宋到新中国,我国的著名画派、画家、画风,厘清传统绘画脉络,再分“用笔”“用墨”“布置”等篇章,条分缕析讲解具体的绘画方式,是潘天寿的经验之谈。
潘天寿(1897—1971),近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他的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大气磅礴,具有摄人的力量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在20世纪文化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直面传统绘画遭遇的困境,从中国绘画体系内部发现问题,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真正从学术层面上捍卫了民族传统,并以杰出的艺术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传统,借古开今,对现代画坛影响深远。
读此书,才知潘老为弘一法师弟子。 初读平易有趣,真诚恳切。国画之美,在于“气韵生动”,“类象超象”,以有形之象写无边之情、之韵,因而,需要留白。飞白处,才是怡养生发的关键,虚实相生。 但国画重神韵,轻色彩,却是绕不开的,逸飞多,实动少。 本来想到五星。 奈何说到“用色”一章时,说国画白底,是国人画者“目力有限”,实难苟同。西洋画重背景,更会处理关系。与他的前后章明显矛盾。 国画,注重一物... 读此书,才知潘老为弘一法师弟子。 初读平易有趣,真诚恳切。国画之美,在于“气韵生动”,“类象超象”,以有形之象写无边之情、之韵,因而,需要留白。飞白处,才是怡养生发的关键,虚实相生。 但国画重神韵,轻色彩,却是绕不开的,逸飞多,实动少。 本来想到五星。 奈何说到“用色”一章时,说国画白底,是国人画者“目力有限”,实难苟同。西洋画重背景,更会处理关系。与他的前后章明显矛盾。 国画,注重一物,不是看不到其它物,而是托情于此。天地人不分,物我不分,情韵充斥,天地之间骤然大空白,进入完全超然的审美时刻。 (展开)
前面的杂论可看作是一个画家的绘画观,后面的笔、墨、色之用及布置才是具体详细的绘画技法心得。一些国画基本通论与他人所记大体不差,有不少还是引用或解析黄宾虹的理论,但总结得很到位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较为与众不同的是,将国画的透视以动静来划分,并记录了一些指画的心得。
道理都懂。看老一辈人的说话谈吐就是舒畅!
始知国学之妙
> 2人在读
> 9人读过
> 18人想读
订阅关于听天阁画谈随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宁其归 2023-05-14 15:26:11 北京
读此书,才知潘老为弘一法师弟子。 初读平易有趣,真诚恳切。国画之美,在于“气韵生动”,“类象超象”,以有形之象写无边之情、之韵,因而,需要留白。飞白处,才是怡养生发的关键,虚实相生。 但国画重神韵,轻色彩,却是绕不开的,逸飞多,实动少。 本来想到五星。 奈何说到“用色”一章时,说国画白底,是国人画者“目力有限”,实难苟同。西洋画重背景,更会处理关系。与他的前后章明显矛盾。 国画,注重一物... 读此书,才知潘老为弘一法师弟子。 初读平易有趣,真诚恳切。国画之美,在于“气韵生动”,“类象超象”,以有形之象写无边之情、之韵,因而,需要留白。飞白处,才是怡养生发的关键,虚实相生。 但国画重神韵,轻色彩,却是绕不开的,逸飞多,实动少。 本来想到五星。 奈何说到“用色”一章时,说国画白底,是国人画者“目力有限”,实难苟同。西洋画重背景,更会处理关系。与他的前后章明显矛盾。 国画,注重一物,不是看不到其它物,而是托情于此。天地人不分,物我不分,情韵充斥,天地之间骤然大空白,进入完全超然的审美时刻。 (展开)
0 有用 demonvan 2023-07-21 23:55:02 广东
前面的杂论可看作是一个画家的绘画观,后面的笔、墨、色之用及布置才是具体详细的绘画技法心得。一些国画基本通论与他人所记大体不差,有不少还是引用或解析黄宾虹的理论,但总结得很到位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较为与众不同的是,将国画的透视以动静来划分,并记录了一些指画的心得。
0 有用 梦想者camus 2024-05-16 14:52:19 上海
道理都懂。看老一辈人的说话谈吐就是舒畅!
0 有用 后商 2024-10-06 14:06:41 上海
始知国学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