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藏集 短评

热门
  • 1 竹与其哀 2023-08-30 11:09:16 上海

    p40.谈及老子的拉丁词译法“Laocius”,又说中国人不曾叫他“老夫子”,后文又补充中文里的“老夫子”另有含义。可是既然拉丁译法里未出现fu,何言这个拉丁词就成了“西方人对老子的‘私谥’””了呢。大意虽通,但逻辑上似乎依然欠妥

  • 6 别列兹汪 2021-09-01 23:56:15

    博学,行文考究。存疑:第二篇所引“一字一音”意思应该不是一个字只有一种读音,而是一个字只有一个音节,这点似不用驳,据此圕这类也就不属于合文,而就是一个新造字。李凤苞一文引的材料很有意思,长见识。中西交通的研究的确应由外语懂得多的人来做,有趣得多也精确得多

  • 2 riye 2022-03-05 16:21:04

    几篇长文见功力。《洋话汉写》《大清的朋友圈》姊妹篇及《陈寅恪的语藏》最佳。以后要是涉及晚清出使日记,前两者要常翻检。最末一篇附录《陈寅恪学术语藏待问录想法》太好了,陈氏的句法章法和“知识仓库”。 就……希望少谈点文字学,好像有些不对劲,合文那篇最没意思。 btw就这个书,跟“北朝至隋唐民族碑志整理与研究”有多少关系???😃

  • 2 龍先生 2022-01-25 21:54:18

    “远思近染,探寻人类事物本质,有能力解释当今细小现象,此为上上文风。”

  • 3 lee 2022-01-19 22:52:30

    学术也可以很好玩,是真的高级有趣,文章之典范,议题之幽微,不作无关宏议,不卖弄书袋,文字也简练又准,多读多得,少读也得,无意识地给人启发。

  • 0 乾元 2022-05-19 22:31:27

    诸子拉丁化写法:孔子 Confucius、孟子 Mencius 、曾子 Cincius、老子 Laocius/Laucius、庄子 Sancius、墨子 Micius/Meccius、列子 Licius、淮南子 Vainancius、黄子 Vancius

  • 0 天池一苇 2022-10-03 20:56:36 浙江

    增长见识的小书,阅读时最有意思的是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去“猜测”文中提到的中文译名所对应的实际人物、地点,并以作者的考订进行验证,如较容易的朴斯当街(波茨坦大街-Potsdamer Strasse),或是较困难的洛生布克(卢森堡-Luxemburg)。对李凤苞笔下各国公使的逐一考释还原了不少史实,指出夏威夷公使达们即孙中山旧识芙兰谛文,亦修正了《使德日记》中存在的断句问题。Confucius,Mencius等译名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屈折变化,并按照西方语言的语法规则派生关联词,而机械的音译则无法做到这点。对于传教士所取中文名,“卫三畏”兼顾音译与用典,是极高水平的译名。将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古怪的汉文版画中“比朗德各尔日”勘正为“比朗德宝尔日”,对应勃兰登堡,亦显示作者对中西文字的敏锐。

  • 0 Lesmurmures 2022-10-23 13:33:58 陕西

    《洋话汉写》及后面几篇蛮好看的,前面有点无聊

  • 0 Siegfried 2023-03-23 13:36:49 广东

    33页Mencius的问题,之前在通报上看到过Schlegel的一篇短文说,明代来华传教士里有一个人名字就是Mencius,所以这个拼法可能是从这里来的

  • 0 gengrenjie 2022-10-11 16:05:14

    我只能说三个字:有学问

  • 0 路小佑 2022-05-24 18:11:02

    西学商量加邃密,叹为观止,中国话都不利索的我直接被干懵了。

  • 0 低等游民 2022-07-09 01:08:59

    《陈寅恪的语藏》这篇确实蛮有意思的。

  • 1 西野鱼竿 2022-06-05 23:22:25

    有趣到停不下来。明清以来中西交流中的语词探源,作者掌握的语言和材料真是丰富(再一次告诉我不会德语只能当个麻瓜),好几篇文章的探讨简直妙极了。最后《陈寅恪的“语藏”》一文甚至突然冒出帕提亚语和粟特语,有点酷诶。

  • 0 天城越 2024-03-02 22:51:02 上海

    2024.3.1始。 收集了作者在各处发表过的学术小文,大都比较有趣,主要偏于考据和语文学,比如作者从1926年的一张老照片中分析出其中一角是已消失的紫光阁额敏和卓画像,推理过程挺有趣,如果此画像原图已不存于天壤间,这模糊的一角岂非凤毛麟角般珍贵。 这种原始文本的搜索寻访工作颇见功力和戏剧性,有点荣新江的感觉。 ——2024.3.2

  • 2 江州穆瑾 2022-01-25 02:25:49

    考订中西语言,堪定在中外翻译中对应关系,博学多文,但不掉书袋,其中《陈寅恪的语藏》一文实在是颇多妙解。

  • 3 不舍昼夜 2022-01-13 23:22:32

    作者是目前为止屈指可数的全能型学者。除了中国传统学问之外,掌握多种现代西方语言,熟悉欧洲学术传统,通西域“小语种”胡语。此书是作者在专精研究之外的次专精研究,以《陈寅恪的语藏》一篇和考证使西日记两篇长文为代表。文献功力深,考证细密,而《大清的朋友圈》一文最后讲到古代的纵横家,寓意深远。

  • 0 漆园吏玫 2024-08-28 23:57:15 吉林

    完全不够看。博观薄发,万花筒中翻花绳,美妙绝伦,庶几如此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