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首届年会暨成立大会是2000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到2019年恰好第二十个年头,我们再次相约复旦园,举办第十一届年会,旧雨新朋,商量培养,盛况空前。本次会议有180余位海内外学者参与,提交学术论文160余篇,生动展示了新时代海内外宋代文学研究的成绩和趋势。
在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的《后记》中,王水照先生一方面认识到宋代文学研究“从横向比较来看,我们这个领域不如宋代哲学和史学研究的深入与广泛;而从纵向比较来看,又比不上唐代文学研究的规模和水平”;一方面也特别地指出“宋代文学研究面临良好的机遇,有可能成为新世纪学术的一个热点”。二十年过去了,宋代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断代文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所取得的成绩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已大大缩小了距离,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相邻学科。正如王先生在本次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言——“我们走在大路上”,宋代文学研究正“走在以学术研究为本位、遵循学术发展内在要求与逻辑的大路上”,“走在学术视野日益宽阔,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国际化程度日益扩大的大路上”,“走在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这个学术共同体,尤其是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后续发展潜力的大路上”。我们仍然处在宋代文学研究的黄金发展期,未来必将有更多可喜的成果问世。
我们在本次会议的组织形式上做了一点新的尝试,把所有文章按照学术论题分作了五个小组30余个专场,以便大家集中论题、深入交流;同时,为了展示宋诗研究和新生代学人的风貌,大会闭幕式还特别设置了“80后学人宋诗研究专题”。这些做法得到了会长莫砺锋先生的肯定,莫先生在开幕辞中赞叹会议的分组分场“细致、准确”“独具匠心,别开生面”,广大与会同仁也都纷纷表示赞许。我们当然清楚会议也有许多不足,像时间太紧张、讨论不充分等问题,虽已尽所能,仍不可避免。这样的困境同样反映在本书的撰集过程中。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对160余篇精彩的文章作出取舍。所选论文主要考虑学术质量、议题类型、作者年龄梯队等因素,同时征求了部分作者意见,收录约40篇(仅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按照综合、文、诗、词四个论域组织,各组约10篇,另有部分文章在《新宋学》上揭载。更多的精彩篇章,这里只能割爱,尚请同仁们体谅。另外,为了更原始地呈现当时的分组讨论情况,我们将会议的发表议程也作为附录,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次会议的召开和论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文系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编者
2021年3月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