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性的行话 短评

热门 最新
  • 66 erstmals 2021-08-24 01:24:39

    Waldeinsamkeit,你好!我是本书译者,夏凡也是我的朋友,希望能跟同仁心平气和地探讨翻译问题,若有可指正之处还请指出,对于完善阿多诺的译本来说是很可贵的,谢谢!

  • 1 小小王2.0 2023-10-19 17:40:37 北京

    就是想看看到底和马恩的DI有什么关联,其实也是有一些的,比如关于自我部分。没读过海德格尔,读这本很多地方很难理解。翻译方面,只把感兴趣部分对照了德文,仅看译者括号部分的翻译,感觉很多基本问题没注意,比如-Buch,这种简写还是应该去搞清楚真正的书名是什么,而不是打个书名号直接翻译成某某之术,还有一些术语的翻译也有待完善和精确。读第一遍的时候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农民的小儿子,读到这里脑子里竟然想到了上野千鹤子谈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家的非长子。好吧,准备重新读读德文版了。

  • 2 咸鱼 2022-02-26 20:07:57

    这个译本不错啊,比我上一部看的好

  • 0 Joachim 2023-12-29 00:45:23 山东

    前半部对“本真性的行话”的批判十分卓越,即使是对流俗的海德格尔哲学理解的批判也颇精彩,但当其过渡到对海德格尔本人哲学的批判时很难说做到了成功的内部的批判,这与阿多诺对现象学的理解有关 (另,本来读书计划里是没打算看这本的,昨天收拾东西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这本压箱底没看的《本真性的行话》,只能说阿多诺的文字确实是不太好读,所谓“译不可译之书”)

  • 0 老怪CXJ 2023-06-25 17:44:50 北京

    卑鄙的行话无处不在,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无法驱散。阿多诺通篇赤裸地重构和批判了一把海德格尔,有意思。本真性的行话是灵晕衰落的产物,逐渐形成机械复制的粪便。 “只需否定性地脱离寻常生活秩序,向那超验的本真性“纵身一跃”,即可加入本真之人的行列。其实本真性是何物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一种超越的意向,而且仅仅是一种意向。这种意向的批判性来源于对常人生活否定,但却拒绝超出常人的有限性,最终便将这种有限性歌颂为本真性和神圣性。”

  • 6 君山 2022-06-11 19:31:56

    阿多诺对行话的批判牵连甚广,但似未能切中要害。“行话的词汇脱离上下文”,仿佛在言说灵晕,它们是“灵晕衰落的产物,是没有神圣内涵的神圣性,是被冻结的流溢”。行话伴随灵晕的非约束性让它可以随时待命,自律的形式性的姿态(内向性的)替换了它的内容。这属于主观虚构而非客观性的范畴。海德格尔用直接的肯定性取代中介的否定性(概念星丛,整个社会过程),并企图通过在开端逗留就达到真实之整体,阿多诺认为这导致“包裹在主体同一性中的社会关系,被去社会化为自在”【87】。死亡成了支离破碎状态的意义赋予者(本真性;“自身”与自身持存)。“海德格尔的哲学锁上了那扇曾一度通向永恒生命的小门;它提供门的重量和尺寸以替代之。”【119】签名概念。阿多诺对“拱廊计划”中基础结构和上层建筑的直接沟通的批判。巫婆手中的辩证法魔棒。

  • 1 己注销 2022-06-09 23:52:30

    “行话的词汇脱离上下文,也脱离概念性的内容,它们听起来仿佛是说出了一种比其所指更为高尚的东西,似乎应该用灵晕(Aura)这个术语来表示。”(笑死我了,你的好朋友很爱你但是他忍不住啊他的“本真性”忍不住要稍微调侃一下你!!)

  • 0 不宣 2023-02-10 12:39:50 江苏

    人在社会上越是变得没有力量,就越是不能让他觉察到他本身的无力(Ohnmacht)。正是如此,他必须将自己吹嘘为自身性,以及将他的卑微吹嘘为本真之物,吹嘘为存在。

  • 0 仿佛来自爱 2023-05-28 12:29:42 浙江

    当成诗集读

  • 1 加我QQ 2023-01-21 13:57:05 陕西

    大部分时候是处在外部的攻击,更糟糕的是运思的节奏被唐突小资产阶级野蛮切分,还有动不动就cue人家给纳粹提供意识形态准备……读起来有点像在听IDM。(阿多诺喜用同语反复作为驳斥依据,但前者正是生存论转向之可以成立的基准——此在之操劳扭出了存在者秩序的解释学循环,同语反复必然会发生在这里,这里已经可见问题,阿多诺觉得有些东西是无法越过的)

  • 0 削笔器的牙印 2023-02-09 14:26:25 重庆

    看得我时常发笑…对海格尔德的用词用语,真的… 不能说读懂了。

  • 3 南极旅行家 2023-03-02 10:42:57 上海

    阿多诺对海德格的批判类似于维耶曼,所谓行话即黑话,一种神圣但空洞的言辞自身展开了再生产,有限性与真实存在走向反面的无限性与虚幻的神。在阿多诺看来,海德格仍是某种观念论的残余,而在其行话的点缀下,这种残余却成了某种非辩证法的东西,自我将自身内部视为不同于自我的此在,后者构成对前者的占有和支配,神秘化为某种彼岸性的东西,真正的问题(社会与个人的非同一性)在这种神秘化中重新结成同一,理性被拉到第二位,并退回古代的神话,从而无法对抗文化工业化与奥斯维辛式的暴力。 阿多诺总体性暴力(若可这样刻画)的批判是有道理的,当海德格将死亡引渡进社会的内在性,让生存与死亡结成统一时,也把一种不安的暴力(迷误之可能)引入了生存活动。 或许他想要说的是,差异在于抵抗,而不在于委身(交付)。

  • 1 魏司马的光 2023-06-06 15:41:06 上海

    和夏凡老师的译本采取了不同的译法(或者应该反过来说,谢老师采用的是更为正统的译法,而夏则试图创新),阿多诺很喜欢进行戏仿,这次的题目是cue了马克思,又是火药味十足的论战小册子,完全就是《关于海德格尔的论纲》,顺带捎上了雅思贝尔斯。行文一如既往地高频跳跃,简直是哲学的一拳超人(确实是个光头)。最难得是阿多诺终于会大段引用了!!

  • 0 海豹包宝 2024-04-20 00:27:31 广东

    极度精神污染,如同哲学家之器破碎后的残骸 顺着路德宗核心教义“将自我化为虚无召唤整全之神”可能可以拼起来吧

  • 15 Hier Tanze 2021-10-13 23:36:13

    对存在主义精彩绝伦的批判。行话是一种对丧失了内容的语言形式的崇拜,归根到底是对深刻性的肤浅追求,是高贵资产阶级的身份象征,是后宗教时代重唤超越性的需要,但与文化工业一样标志着伪个体性和半教养,是强迫性重复。归根到底,存在主义行话的兴盛源自交换社会自我弱化的现实,个体越是无能为力,越是需要从无需外部保证的内在性和形而上学的主体自由中寻求替代性满足。存在主义通过对经验科学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拒斥,保留了虚假的哲学领地中绝对能动的自由主体。对海德格尔的批评尤其精彩,海的价值中立掩盖不了根底上的文化中介,《存在与时间》中的概念都可拆解到极权资本主义现实之中,而海却将其做成永恒的生存本体论,实际上将历史之物自然化神圣化。“向来我属”落入唯心主义主体哲学的窠臼,死亡神义论追求的整体性源于现实之人的破碎处境。

  • 0 __ 2022-07-06 14:04:29

    这本最适合标注为--买过。

  • 0 无氧庚子 2023-05-08 23:30:20 四川

    因为没读懂所以不敢打满分。要把夏凡译的再读一遍。

  • 0 CthuHMO 2023-01-29 06:13:23 美国

    我真的不想再读阿多诺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