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原作名: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译者: 陈会昌
出版年: 2021-8
页数: 684
定价: 1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5567161
内容简介 · · · · · ·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近几十年来涌现出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新理论。作为一门内容如此宽泛的学科,它涉及儿童的情绪、依恋、自我、同一性、性别角色、道德和社会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其影响源。这些主题都隶属于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体心理特征范畴。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一书第5版的中译名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为了使“社会性与人格”这一专业领域更通俗易懂,我们将第6版命名为《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这门学科当前的全貌,反映该领域大量重要的研究、影响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分为三大编和一个结语章:第一编(第1~3章)讲述了本学科的取向和研究工具;第二编(第4~10章)聚焦于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产品”或结果,包括个体的情绪、亲密关系、自我、性别类型化和性别...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近几十年来涌现出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新理论。作为一门内容如此宽泛的学科,它涉及儿童的情绪、依恋、自我、同一性、性别角色、道德和社会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其影响源。这些主题都隶属于具有核心意义的个体心理特征范畴。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一书第5版的中译名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为了使“社会性与人格”这一专业领域更通俗易懂,我们将第6版命名为《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这门学科当前的全貌,反映该领域大量重要的研究、影响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分为三大编和一个结语章:第一编(第1~3章)讲述了本学科的取向和研究工具;第二编(第4~10章)聚焦于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产品”或结果,包括个体的情绪、亲密关系、自我、性别类型化和性别角色、道德等方面的发展;第三编(第11~13章)探索了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背景,即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和家庭之外的四种重要因素:电视、电脑、学校和同伴群体;最后,一个简短的结语(第14章)提醒读者有关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更大愿景,即该学科的核心主题和过程。
本书虽是一本兼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大部头书,内容浩繁,但是作者以读者为中心,语言平易、朴实、亲切,配有丰富的图表和拓展专栏,读起来更像一个故事,而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因此,它既适合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家庭研究、婴幼儿护理、青少年犯罪学和体育心理学等专业的师生作为专业教科书,也适合作为相关职业的培训用书,还适合广大家长、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儿童品德教育工作者参考阅读。
儿童品格的由来的创作者
· · · · · ·
-
戴维·谢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戴维•谢弗(David R. Shaffer),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佐治亚大学本科课程前教导主任,毕生发展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前主任,曾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毕生发展心理学课程35年。他发表的许多研究论文涉及诸如利他、态度与说服、道德发展、性别角色与社交行为、自我表露、社会心理学与法律等主题。他也曾担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人格与社会学学报》和《人格》杂志的副主编。1990年,谢弗博士获得了Josiah Meigs杰出教学奖,这是佐治亚大学的最高教学荣誉。
目录 · · · · · ·
序言 xvii
第1章 概论 1
普适父母机—— 一项思想实验 3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历史观 7
关于人的发展的问题和争论 12
研究方法 18
查明关系:相关设计和实验设计 26
发展研究设计 33
跨文化比较 39
附言:做发展研究的明智受益者 41
本章要点 43
第2章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经典理论 45
精神分析理论 46
行为主义(或社会学习)理论 5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63
本章要点 80
第3章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新近理论 83
现代进化论 84
行为遗传学:个体差异的生物基础 91
生态系统论:一种现代环境论观点 107
现代认知理论 111
理论与世界观 119
本章要点 123
第4章 情绪发展与气质 125
情绪和情绪发展概述 126
单一情绪的出现和发展 129
识别和理解他人情绪 139
学会调节情绪 145
情绪能力、社交能力和个人适应 152
气质与发展 154
本章要点 162
第5章 依恋 165
什么是情感依恋 167
婴儿怎样形成依恋 170
依恋安全性的个体差异 177
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182
儿童对父亲的依恋 188
依恋与后期发展 192
无依恋的婴儿 197
母亲就业、日托与早期情绪发展 201
本章要点 207
第6章 自我、同一性与社会认知 209
自我概念的发展 211
自尊:自我的评价成分 226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一性的建立 237
社会认知的另一面:了解他人 244
本章要点 257
第7章 成就 259
成就动机的概念 261
对个体成就的早期反应:从掌握到自我评价 264
成就动机理论与成就行为 265
文化和亚文化对成就的影响 280
家庭和家庭成员对成就的影响 288
章要点 298
第8章 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 301
分类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标准 303
事实与虚构:性别差异 305
性别类型化的发展趋势 315
性别类型化与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324
心理上的雌雄同体:21世纪的一种趋势? 342
性欲望和性行为 347
本章要点 357
第9章 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 359
什么是攻击性 360
攻击性的理论 363
攻击性的发展趋势 374
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383
生物因素对攻击性的影响 386
文化和亚文化对攻击性的影响 389
家庭对攻击性的影响 391
控制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的方法 401
本章要点 405
第10章 利他与道德发展 409
什么是利他和亲社会行为 411
利他性和亲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412
利他性的发展趋势 417
认知和情感因素对利他性的影响 420
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利他性的影响 427
什么是道德 432
精神分析理论的道德发展观 434
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 437
道德是社会学习(和社会信息加工)的产物 456
什么人会培养出道德成熟的儿童 460
本章要点 465
第11章 家庭 469
什么是家庭 471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教养社会化 477
同胞与同胞关系的影响 493
家庭生活的多样性 499
家庭教养的失败:虐待儿童问题 513
对家庭的反思 521
本章要点 522
第12章 家庭之外的影响(Ⅰ):电视、电脑和学校教育 525
早期窗口:电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526
电脑时代的儿童发展 542
学校是社会化的影响源 549
儿童教育效果的跨文化比较 565
本章要点 571
第13章 家庭之外的影响(Ⅱ):同伴对社会化的影响 573
同伴的概念和作用 575
同伴社交性的发展 579
同伴接纳与受欢迎程度 593
儿童及其朋友 608
父母和同伴是影响源 616
本章要点 621
第14章 结语 625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 626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 626
人是自身发展的积极贡献者 627
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627
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628
天性和教养之分是伪二分法 629
正常发展和异常发展都很重要 630
发展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630
从多个角度看发展 632
教养方式(和成人指导)的重要性 632
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塑造发展 635
来路已长,前路漫漫 635
专业术语表 638
参考文献 65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伊尔文柴尔德指出,无论儿童有多少种行为选择,他/她总是会被引导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形成自己的实际行为,这些行为符合该群体的习俗和标准。总之,儿童是按照他们所在的文化、亚文化和家庭的要求,形成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方向。 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练的或者说是简约的,应该能广泛解释各种现象。其次,好的理论是可证伪的,它可以对未来发生的事件做出预测,使该理论可以被支持或者被否证。好的理论是启发性的,意思是说,它们可以再已有知识基础上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如果假设被后来的研究证实,即可带来对所考察现象的更充实的理解。 关于人类发展的问题和争论 1、儿童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2、对人的发展,天性和教养哪个起到主要作用 3、儿童是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中,还是被动接受社会和生物的影响 4、发展是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 5、发展的最显著的方面是所有人类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还是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定性的、个体式的发展 关于人类本校的早期哲学观 托马斯霍布斯认为,儿童天生是自私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必须由社会控制。 让雅克卢梭认为,儿童天生就有直觉的对错感,他们常常被社会误导。 约翰洛克认为,婴儿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凭借经验来涂鸦。 关于天性与教养 如今研究员认为:人的所有复杂属性,如智力、气质和人格都是生物因素与环境影响长期交互作用的最终产物。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发展变化。 关于主动性与被动性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种中间立场,人们更愿意指导一个积极的儿童,而不是一个消极的儿童。环境影响着儿童,但是儿童的习惯与行为也影响着环境。即为,儿童积极参与创建影响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关于连续性与不连续性 前者认为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量的变化;后者认为人的发展要经过一系列发展的阶段。 早期发展与后期发展是紧密地联接着的,还是生命早期发生的变化很少影响到后期的结果? 关于发展是普遍性的还是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章 概论 -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重要思想:心理性欲理论 他认为,人被强大的、必须满足的生物欲望驱动。新生儿被两种本能驱动着,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指的是维持生命的活动,后者指的是一种破坏力。 他通过自由联想等方法发现病人的无意识动机,由此进一步分析那些被压抑的动机和原因。他认为,作为生物人,我们必须满足性和攻击本能,而其中大部分需要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要加以限制的。父母对孩子出生后前几年对这些性与攻击欲望的控制,对儿童行为和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人格的三种成分 本我 (生物) 满足天生的生物需要,而且试图立即让这些需要得到满足 自我 (理性) 人格的有意识的、有理性的成分,反映儿童出现理解、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为满足本能冲动寻找现实途径 超我 (道德) 人格良心的领地,监督自我 他认为,性是最重要的本能。即便是年幼的儿童也有性欲。(这里的性是广义上的)随着性本能的逐渐成熟,性欲的焦点会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每次转移都会带来心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父母在孩子心理性欲发展的每个过程都要正确对待孩子。 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部,婴儿从口部动作如吸吮、咀嚼和咬东西中获得快乐。喂养非常重要,如断奶过早或过于突然,可能导致以后渴望与配偶密切接触和过分依赖配偶。 肛门期1-3岁大小便成为满足性本能需要的基本手段。大小便训练导致儿童与父母的冲突。父母营造的情绪氛围可能有长远影响。如果孩子因为“突然”大便而被惩罚,可能会变得抑制、肮脏或挥霍。 性器期3~6岁快乐来自对生殖器的刺激。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产生乱伦欲望(称为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由这种冲突导致的焦虑使儿童形成内化的性别/角色特征和以敌对的同性别父母为参照的道德标准。 潜伏期6~11岁性器期的创伤导致性冲突被压抑,性欲望转向学校的学习和精力充沛的游戏中。随着儿童在学校习得越来越多的解决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2章 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经典理论
喜欢读"儿童品格的由来"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学哲学的孩子更聪明 8.2
-
- 婴幼儿及其照护者 8.9
-
- 数学不仅是数数 9.0
-
- 游戏力 8.4
-
- 孩子的世界 8.2
-
- 读懂幼儿的思维(第4版) 7.5
-
- 青少年心理学(原书第10版) 8.6
-
- 儿童思维发展 9.1
-
- 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儿游戏0-3岁 8.2
-
- 语言的发展(原书第9版) 9.0
儿童品格的由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有趣的“发展心理学”读物

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部分社会心理学,不推荐

如何成就你或者我,你要的答案这里都有……

从孩童时代看情感依恋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大书拆成小本卖? | 来自渝郁·Shian_cn | 2021-09-03 10:48: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8.5分 140人读过
-
Cengage Learning (200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Thomson Learning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 新曲线带你入门心理学 (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
- 育儿书单 (青皮桔)
- 育儿 (清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儿童品格的由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宝唯🌸 2021-09-16 13:04:34
这本书详细的写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之路,对育儿感兴趣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都可以来看。虽然专业但是并不枯燥,是一本非常好的儿童心理学书籍。 比起在网上看到的碎片化育儿知识,不如好好来读读这本书。
0 有用 软软 2025-01-21 23:44:16 上海
一本巨作,非常专业 打开了我对孩子日常发展各种可能性未来的认识。 本书用上万个实验,来展示孩子未来发展的多因素可能性关系。 有阅读门槛,但是非常值得阅读。
0 有用 马男波杰克 2023-12-13 11:18:30 浙江
推荐新手父母阅读,更好的理解婴儿的身体机能跟人格培养的客观规律,也辅助父母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训练自己朝向敏感、积极回应、有悟性的养育
0 有用 xc 2023-01-15 12:53:14 北京
从项目维度讲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大部分讲述发展心理学的时间维度互补。新版翻译的书名很有迷惑性,但风格是标准的美国教材,无功无过。
0 有用 长斑的兔兔 2022-07-05 17:33:39
人的认知 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