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代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他人亦已歌 2022-08-17 20:14:03

    高管回忆录,结构松垮,论证散漫,很遗憾并非日本经济史的入门读物,但可以用来围观日本央行。作者旗帜鲜明地反驳“通货膨胀/紧缩是货币现象”,主张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找寻日本增长缓慢的原因,也算是面对主流经济学时少见的逆行者了。当然,对于作者在任期间功过是非的评判,也不能只听凭一面之词。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结果,我始终担心我国会步日本之后尘,因此,继续学习日本经济史应该是有必要的。

  • 37 LZQ 2022-02-08 23:20:39

    作为为数不多的审慎派,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通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日本老龄化和企业竞争力下降带来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别老赖我不大放水!另外一个有趣的观点是民主国家政府倾向于逼迫央行放水的短视行为,因为放水可以取悦选民,这更说明了沃尔克的伟大,也解释了PBOC在疫情后的克制。

  • 4 Terry Chen 2021-12-31 00:01:00

    2021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同为亲历金融危机的央行行长,白川的记录远比伯南克更为诚恳,这种诚恳背后则是深深的无力感,白川对于诸多问题的思考我个人也颇有共鸣,五星推荐。

  • 2 芸芸众 2024-02-11 15:59:19 北京

    前前日本银行行长回忆录。虽说各国央行行长写书都会为自己任内的政策辩护,但白川方明确实把一些他的观点阐述得比较清晰,且有理有据。多个地方引人思考,读下来收获颇多,对当下认识中国的情况也很有借鉴意义。

  • 9 风后 2021-12-31 09:17:44

    精彩,确实是精彩。这是少有的,告诉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的研判方式、技术细节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zz障碍的好书。中央银行确实是难,简言之就是,真话说了没人信,知道是歪招还得出。讲真,客观地批评货币政策的门槛其实极高,涉及的技术细节不是圈内的行家一般很难精通,然而政界议员、经济学教授、媒体评论家,甚至草民们却可以随意指责,行长还不得不听取意见,甚至照办。其实别说隔壁邻国了,这方面咱跟人家又有啥区别呢?PBC八成也是一样的难。另外,关于通胀、汇率、量化宽松的理解,白川行长的认识都与流俗的说法不同,极有看头。期待白川行长两外两种书的引进。

  • 2 慢时光 2023-07-20 23:56:57 上海

    太难得的一本书,远胜很多杂七杂八的破烂。

  • 16 水月孤桥 2022-03-19 14:27:58

    读了一个多月,读完了,这本书通过白川方明的视角,谈了对于货币政策等的看法,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白川方明也曾经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理论功底也是深厚的,但是他在受到主流经济学的熏陶的同时,对于历史特性等也很关注,他主张对于经济规律不能持二元论的视角,要么一味地按照普遍性规律,要么单纯的考虑特殊性,应该在考虑一般性规律的同时不忽视日本模式等特性,这点霍奇逊当年在《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中也讲解不少,白川方明也主张看待理论不能从静态的视角看待,认为理论应该是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不断影响是动态变化的

  • 9 大甜甜~~ 2022-02-23 23:48:42

    白川方明声誉很高,但坦率地说,因为专业相差太大,而且自己对千禧年以降的那段日本社会很不熟悉,读这本书一点乐趣都没有。翻了几天,放弃了。

  • 10 仁波切·偉 2022-02-24 12:21:45

    前任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对自己银行员生涯的回忆录,内容其实充满了对日本银行政策的辩护,以及对日本政府和企业包括社会对央行货币政策干涉的愤怒,还有就是对央行能否保持独立性的迷茫,阅读需要门槛但值得一读。

  • 4 懿玖子时 2022-02-18 18:09:55

    突飞猛进不是常态

  • 3 ⚡️ 2022-02-25 21:43:33

    非经济学专业人士友好度还不错。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非传统货币政策,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增长,财政改革和结构改革……概念可以罗列成组,现实矛盾却错综复杂,危机的一再上演似乎只是为了注解社会科学的后见之明和决策机构的软弱无能,然而看完这本书,感慨最深的却是无奈,无奈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无奈于“体制”束缚的强大,更无奈个人钱袋子的脆弱。动荡时代,似乎还很漫长。

  • 1 hl7 2022-02-03 19:57:36

    读到后面像在重温大学学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教科书(捂脸)

  • 3 竹野内豊 2022-02-03 23:44:57

    从央行行长视角看重大事件发生后,货币政策出炉前的各种考量。在这个资讯泛滥参差不齐的年代,特别有收获。翻译的质量也非常高,可读性很强。

  • 4 电击治疗 2022-01-30 18:17:09

    完全不懂金融,看白川在行长任上的惨淡经营,也不知道是他不行还是运气不好,,, 那些离得比较远的长期变动趋势总是被低估,直到已经十分严重时才被人注意,当然具体到日本泡沫危机爆发,人口因素依然不能说是很重要,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仍在增长过程中,总抚养比要到1995年才见底。 日本的衰退并不像国内媒体夸大的那样厉害,否则其也无法长期保有中美之后最大经济体的地位,失去的三十年中也不是没有闪光的年份。 高级打工仔还是打工仔 "由于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日本正逐渐陷入相当尴尬的境地,不通过降价来确保出口份额及生产规模。在韩国和中国企业的追赶下,日本企业不得不痛苦地选择降价战略。日本企业在提高物质产品劳动生产率方面绝不逊色于其他国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日本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 3 芒格学派门徒 2021-11-15 17:23:44

    找这本书看,主要是感兴趣日本央行前行长怎么看待和分析日本经济过去20年的低增长,低增长也将是高增长国家可预见的未来会面临的挑战。他谈到GDP和社会福利的差异,2014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70%左右,而按照经济福利测算的话,差距则大大缩小,达到92%左右。另外,在1985-2014年经济福利增长率中,日本的长寿化和闲暇时间增加带来经济福利的增长超过4%,在西方7国中与德国并列第一。所以“走在东京街头,怎么也想象不到这就是‘失去的10年’或者陷入通货紧缩的国度”。

  • 3 海边的梅纳德 2021-12-29 15:43:10

    研究日本过去四十年经济历史的绝佳著作。作者作为日本央行的经济学家和高级官员,有着不同于学者和其他市场观察者的“政策制定者”视角。作为一名中国读者,在读第二章“泡沫经济”和第三章“泡沫经济崩溃与金融危机”时,不自觉得会冒出“阳光下无新鲜事”之感……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正向稳定增长过渡,这一转换过程如何驾驭?持续的债务“去杠杆”压力如何化解?人口的快速老龄少子化问题又如何应对?这不得不让关心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人心有忧思。

  • 3 喵了个mon 2022-01-12 15:10:28

    货币政策最多降低波动幅度,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结构性改革和关注长期性问题。作为央行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多,学会与公众沟通非常重要。传统框架下央行只关注物价,而忽略了资产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泡沫。

  • 4 清泓 2021-11-19 13:28:21

    1、中文小编标题党,走在日本根本就感受不到“失去的X十年”,只能说“没有高速增长”、“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重归可持续发展轨道”;2、内容很详实,体验感比伯克南那本强很多,美国爸爸只需要勇气,其他弟弟还得考虑美元;3、泡沫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现象”,“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成为泡沫加速膨胀的原因”,所以咱央行近几年为什么一直要从紧从紧(至少是口头上的),原因不辩自明;4、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信心经济,时间换空间,这方面既是我们的优势、也可能是我们的任性点(四万亿);5、人口快速靠老龄化、少子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显然我们意识得有些晚了,不过还来得及修正;6;我们还在以GDP为纲时,社会福利的衡量标准显然更加“人本”;7、经济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甚至是“自圆其说”“自挖自补”的系统

  • 0 疯猪 2022-05-13 17:00:33

    不管怎样,站在一个决策者的角度,能够让人更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每一个政策的动机、成因和目标,即便最后事与愿违,但更多的也是无奈与唏嘘。一边读,一遍感慨,这不就是现在的国内么。后边几章涉及政治体制,基本就走马观花看了一下。

  • 1 就想起长点显眼 2022-06-04 08:30:57

    从日本人自己的角度看失去的三十年,特别是多处对产业结构的强调,要胜似一些经济学家看着利率汇率负债率大数信口开河。受益匪浅,四星推荐。不过作者写当行长前的文字还能尽量客观,当行长后就夹带了很多“日式甩锅文化”。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