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唯一能表现作者理科男身份的,大概就是下面这段对孤独的描写,兼具文理 【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它们是离得很近的一对质数,几乎是彼此相邻。在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偶数,阻隔了它们真正的亲密接触,比如十一和十三、十七和十九、四十一和四十三。假如你有耐心继续数下去,就会发现这样的孪生质数会越来越难遇到,越来越常遇到的是那些孤独的质数,它们迷失在那个纯粹由数字组成的寂静而又富于节奏的空间中。此时,你会不安地预感到,到那里为止,那些孪生质数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而孤独才注定是它们真正的宿命。】 2760889966649 & 2760889966651 数字才不会孤独,只有人会
孤独无法维系彼此,只稍稍一使劲就自己站了起来。 \\我将永远擅长无疾而终
结尾有些治愈…
差点以为要he了,结果“马蒂亚走了,法比奥也走了”,好了,我emo了
因张万森而来
长亭只在书里,把折柳听了又听,总学不会别离。
理工男写的小说主线清晰 质数得比喻很新奇 但是后半部分情感差点火候 总觉得米凯拉应该再次出现的
如果我是一个质数,我希望自己是3,因为跟2相邻,不远处还有5。我享受孤独,但是希望附近还有别的孤独的个体。
故事很淡,孤独很久。 无疾而终这个词好贴切。
十周年特别版封面太美了,内里也很好看,页码都是质数,太特别了!翻译的也很好,文字就像溪水一样,慢慢流淌进心里的感觉。BE美学,无数次想劝马蒂亚勇敢一点,无数次想劝爱丽丝再多说一点,大概和质数一样,不管挨的再近也最多只能是孪生质数,终究无法重合。感谢张万森让我看到了这本好书。
在思维方面,想到了知乎那个差点被冰雹砸中的救命之人,在感情方面想到了程博士,林最终也没有给他带来救赎,他还是没有找到愿意接纳他的人,或者说他不愿意接纳这个世界,正如这个世界上无数徘徊在世界边缘的人。
“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它们处于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数字一样,被前后两个数字挤着,但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却比其他数字更远一步。” ——乔尔达诺算是年轻一代的作家里,能讲故事的,他的新书《逆光之夏》我不太喜欢,但这本处女作我挺喜欢的。质数的比喻太精准了,爱丽丝和马蒂亚就是两个质数,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和任何人真正处到一起——看似一个被世界拒绝,一个拒绝这个世界,但其实一样的,都是一个孤独的质数。
应该是第一次读意大利现代小说,文铮的翻译非常流畅,基本感觉不出翻译腔。不过结局不太喜欢,即使两人不能在一起,也应该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救赎和释怀,确实是有点蹩脚的青春伤痛文学,一星给译者。
Emo且现实
装帧加一星 整体平平(男女主性格都不咋地) 看到最后心堵得慌 但不得不说结局是唯一对的走向
有的书拿起来时便知道不需要书签,一气呵成才会舍得合上。孪生质数给予孤独的数字,质数,一次机会,一种接近,然后会发现在排列数字中孪生质数的机会会随之递减,越来越少,但数学家总怀有一种信念,就是还会遇到的。多么希望作者把这样的信念给了小说的结局,但结局的构架太过刻板,唯一的遗憾。爱丽丝,马蒂亚孪生质数的交错偶遇轨迹。或者最后的结局是才是开放性的质数的孤独。
孤独被淋漓尽致传神到位地展现出来
成长的路上,其实没有别人,在终点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
说实话,除了欧洲背景和质数这样的数学知识包装。内容给我的感觉和初中看夏茗悠差不多。不过是把冥王星替换成了质数,看起来可靠一些而已。但这是第一次看意大利的小说,保底给三星。
“那些我们不爱的人对我们的爱只停留在表面,很快就会挥发掉。”
> 质数的孤独
31 有用 Archie 2022-04-06 12:42:44
唯一能表现作者理科男身份的,大概就是下面这段对孤独的描写,兼具文理 【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它们是离得很近的一对质数,几乎是彼此相邻。在它们之间只有一个偶数,阻隔了它们真正的亲密接触,比如十一和十三、十七和十九、四十一和四十三。假如你有耐心继续数下去,就会发现这样的孪生质数会越来越难遇到,越来越常遇到的是那些孤独的质数,它们迷失在那个纯粹由数字组成的寂静而又富于节奏的空间中。此时,你会不安地预感到,到那里为止,那些孪生质数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而孤独才注定是它们真正的宿命。】 2760889966649 & 2760889966651 数字才不会孤独,只有人会
10 有用 仙豆飞鱼 2022-03-21 00:19:08
孤独无法维系彼此,只稍稍一使劲就自己站了起来。 \\我将永远擅长无疾而终
4 有用 sleon 2022-04-03 22:23:17
结尾有些治愈…
4 有用 大猫鹿 2023-07-18 23:48:14 广东
差点以为要he了,结果“马蒂亚走了,法比奥也走了”,好了,我emo了
12 有用 -Glance- 2022-03-26 19:44:50
因张万森而来
1 有用 小鱼在坐冷板凳 2022-11-08 23:55:53 上海
长亭只在书里,把折柳听了又听,总学不会别离。
1 有用 房东薛定谔的猫 2023-03-05 19:12:30 山东
理工男写的小说主线清晰 质数得比喻很新奇 但是后半部分情感差点火候 总觉得米凯拉应该再次出现的
1 有用 Tan了个谭 2024-04-17 11:49:22 湖南
如果我是一个质数,我希望自己是3,因为跟2相邻,不远处还有5。我享受孤独,但是希望附近还有别的孤独的个体。
1 有用 噗噜噜噜噗哈 2024-06-15 11:11:46 北京
故事很淡,孤独很久。 无疾而终这个词好贴切。
3 有用 Aphasiamnesia 2022-03-26 09:44:00
十周年特别版封面太美了,内里也很好看,页码都是质数,太特别了!翻译的也很好,文字就像溪水一样,慢慢流淌进心里的感觉。BE美学,无数次想劝马蒂亚勇敢一点,无数次想劝爱丽丝再多说一点,大概和质数一样,不管挨的再近也最多只能是孪生质数,终究无法重合。感谢张万森让我看到了这本好书。
3 有用 见人 2022-03-22 21:23:27
在思维方面,想到了知乎那个差点被冰雹砸中的救命之人,在感情方面想到了程博士,林最终也没有给他带来救赎,他还是没有找到愿意接纳他的人,或者说他不愿意接纳这个世界,正如这个世界上无数徘徊在世界边缘的人。
0 有用 信然 2022-04-01 10:24:33
“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它们处于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数字一样,被前后两个数字挤着,但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却比其他数字更远一步。” ——乔尔达诺算是年轻一代的作家里,能讲故事的,他的新书《逆光之夏》我不太喜欢,但这本处女作我挺喜欢的。质数的比喻太精准了,爱丽丝和马蒂亚就是两个质数,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和任何人真正处到一起——看似一个被世界拒绝,一个拒绝这个世界,但其实一样的,都是一个孤独的质数。
1 有用 MsBookworm 2022-03-26 12:52:37
应该是第一次读意大利现代小说,文铮的翻译非常流畅,基本感觉不出翻译腔。不过结局不太喜欢,即使两人不能在一起,也应该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救赎和释怀,确实是有点蹩脚的青春伤痛文学,一星给译者。
3 有用 水水叶 2022-03-24 20:32:40
Emo且现实
1 有用 Ade 2022-03-24 23:05:07
装帧加一星 整体平平(男女主性格都不咋地) 看到最后心堵得慌 但不得不说结局是唯一对的走向
1 有用 葛小雅 2022-03-24 19:48:40
有的书拿起来时便知道不需要书签,一气呵成才会舍得合上。孪生质数给予孤独的数字,质数,一次机会,一种接近,然后会发现在排列数字中孪生质数的机会会随之递减,越来越少,但数学家总怀有一种信念,就是还会遇到的。多么希望作者把这样的信念给了小说的结局,但结局的构架太过刻板,唯一的遗憾。爱丽丝,马蒂亚孪生质数的交错偶遇轨迹。或者最后的结局是才是开放性的质数的孤独。
2 有用 Shania 2022-03-17 15:19:43
孤独被淋漓尽致传神到位地展现出来
3 有用 宇宙清河星 2022-03-21 23:55:22
成长的路上,其实没有别人,在终点也不一定能找到自己
1 有用 ꉂ ・ ・ ☆ 2022-03-19 17:13:46
说实话,除了欧洲背景和质数这样的数学知识包装。内容给我的感觉和初中看夏茗悠差不多。不过是把冥王星替换成了质数,看起来可靠一些而已。但这是第一次看意大利的小说,保底给三星。
3 有用 周事事 2022-03-20 00:47:05
“那些我们不爱的人对我们的爱只停留在表面,很快就会挥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