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的书评 (11)

阿富汗的残酷现实,都在《追风筝的人》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有人能在和《追风筝的人》相遇后,内心不被这个故事俘获。 自2003年这部小说在美国出版,2006年译介到中国,十几年过去,它的读者已从青少年成长至中年;全世界不同文化、说不同语言的上千万读者,多半是从这本书开始了解阿富汗,对这个他们原先视野以外的陌生国度有了最初印... (展开)
《追风筝的人》忠诚的哈桑,用自己的一生来兑现自己儿时的承诺。
转载自: 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3018999180836.html 在不经意间我在图书馆看到《追风筝的人》,在群书中我选了这本书,也许被它奇特的名字吸引了,也许被它的版面吸引了,也许被它的作者吸引了。我完全沉浸到故事里面,爱不释手的读 。 “为你,千千万万遍。”...
(展开)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不够善良和极恶间挣扎
某菇有个毛病,太火🔥的作品就不想碰,《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在某菇读书那几年很火,走进任何一家书店一定看到它摆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就不想碰 很多年过去,去年捡起来看,相见恨晚,在所有读过的小说中能排前三,但读书心得一直拖着没写,想等手上在写的小说完成再写,...
(展开)

追的到风筝,追不回的人
《追风筝的人》 如此伟大的作品不需要太多的介绍,出生在那个现在依然混乱的阿富汗的作者写出了这样一本感人至深的作品,超越了宗教国家民族,满满的都是人和人之间最质朴又最真挚的情感。 有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是一个真正的百战之地,特别是近两百年的历史中,让英国苏联美...
(展开)

“风筝”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寓意
在主人公阿米尔的不同成长阶段,“风筝”都有些不同的寓意。 少年时“风筝”是阿米尔和哈桑友谊的象征,那段时间他们度过了短暂且幸福的生活。 直到风筝大赛,宁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赢得比赛,遭受了恶霸的拳打脚踢,满身是伤的他还是不肯松开手中的风筝,就...
(展开)

简单脸谱化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篇逻辑混乱的“读后感”短评,本来仅作私人细碎地记录一手阅读感受之用,碍于字数限制转换成了“书评”。 ————————— 2023/7/30 凌晨 1 点合卷,360 页,读的过程情绪很复杂,震惊,惊诧,感动,鄙夷,敬佩,遗憾… 情感深重的民族史的隐喻:一胞所出的兄弟的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