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短评

热门
  • 1 度外 2023-09-17 21:58:07 北京

    想法很好,写得太粗浅了。所谓的“群像”,更像流水账。

  • 0 森深 2023-10-17 01:28:14 中国台湾

    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林海音、陳千武、聶華苓、郭松棻、陳映真、七等生。雖然比較偏向於科普一些,但是融合了作者自己的經歷還是很動人的。文學的力氣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傳遞下去的。作者在後記裏寫《小說面面觀》時因為對英美作家不了解而受到的阻礙太能感同身受,但是他卻由此更加堅持閱讀和推介本土文學。「最終只能用別人的文學,來證明自己對文學的愛。這種愛太悲慘,也太委屈了。我想打破這個循環。」

  • 0 亮星 2023-12-09 23:17:50 日本

    青年文摘

  • 1 Hevien 2023-01-24 19:20:42 江苏

    非常非常喜欢。非常好看的文学故事、作家“小传”(虽然这样概括实在太过于简略)。甚至是从推荐序开始就非常好看,每个人都和作者一样诚挚又专业地去表达一种对文学、历史、个人与时代的关怀思索与敬重。作者本人非常会讲故事(所以同版有声书也非常值得一听),从每个文学大家的生命片段里精准撷取出一个点放在小标题里,然后由此出发去叙事,看似是作家们“没在写小说”时候的侧面人生,实际上却是他们文学生涯甚至有时候是一个时代的正面。作者说「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臺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但读完的感受,远远比这些期许要多很多。

  • 0 莫秋雪 2025-01-03 04:02:50 中国香港

    又名《有沒有戒嚴時期作家的八卦1.0》,2.0在另一本,有談余光中的八卦,應該更甚精彩。 有點像有門檻的戒嚴時期台灣主要文學作家的科普,需要少量台灣本土文學及台灣歷史知識。 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文學界中最有衝突的是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立場。那種語言和思想的掙扎,日語、中文、台語、客語等可以代表文化底蘊的東西是如何反映當代的情況。其實港澳台經歷過遷移起義殖民和政權的替換,其中的文化歷史和故事很能反映現在的思想和所引致的結果,並不是三言兩語可說完的。 我只盼望現在的人不要隨便把人拖上刑台,一群人當其小丑,另一群人卻把他當神拜。 *整書偏流水帳博文,亦有大量作者的主觀想法及私貨,不適合有過度強烈的政治立場的人看,不適合容易把書的話當真理的人看,需要有獨立思考、批評作者也批評現況的人看。 邊看邊和作者吵架。

  • 0 AI愛是里 2023-07-11 15:37:22 江苏

    被朋友赠书安利的,用地铁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佩服作者的功力,即使不熟悉这些作家,也不妨碍这是一本很好读的故事集。 就像推荐序说的,“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作家共同拼出了一个立体的历史图景”。 书里列举的小说家们,只看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当她从北平到了台北,没在写小说的时候就成了本土派和外省人之间调停斡旋的力量; 印象最深的还是陈映真和郭松棻,同样亲左派,但当发现原来海的那边并不是想象中的乌托邦时,前者用大半辈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而后者则走上了再也无法回家的路。 海的那一边,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者一句口号,靠近它,首先要了解它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