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61
不公正的社会通常包含许多会强加助成不公的结构性条件。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1944年出版了小说《黑孩子》(Black Boy)。这本书的上篇“南方之夜”生动地描写了,公立学校如何有效地防止了负特权群体接纳和接近关于他们自身的替代性叙事:
我梦想着去北方写书、写小说……但是我从哪里得到了这样的想法:要在未来做些什么,离家并做点事业,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知道,我生活在一个黑人梦想受到限制甚至被一笔勾销的国家。然而,我觉得,我必须去某个地方做一些事情,从而实现我的生命价值。我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梦想,而整个南方教育体系都受到了操控,就为了窒息我那样的梦想。密西西比州花了数百万美元,就是为了确保我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吉姆·克劳法”起草并被通过,就是为了让我不要有这样的意识;我是在冲动行事,而这是首都的那些南方参议员不竭余力地希望从黑人的生活中抹去的;我开始怀有梦想,可国家所说那是错误,学校所说那是禁忌……我的同学们觉得我在做一些隐隐有错的事情,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随着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我越来越担心和紧张;我的同学和老师会说:“你为什么老有这么多问题?”或者“你静一静。”……在我身上萌发的,是对一种觉悟、一种我的生活方式所不允许的生存模式的渴望,那会为我招来死刑。在南方死寂的夜晚里的某个地方,我的生活已经转移到了一条错误的轨道上,不知不觉中,我心灵的火车头正冲下一个危险陡峭的斜坡,向前方撞去,而我不管身边所有闪烁着的警告红灯,也不管空气中无处不在的汽笛声和警铃声。
以上,赖特描述了他年轻时美国南方的情况。整个教育系统和媒体中都渗透了黑人低贱的迷思,而负特权的南方黑人则普遍接受了这种黑人低贱论。存在着一些阻碍黑人接触其他概念化方式的结构性障碍。多森的“助成不公”概念完美地描述了:高特权群体如何利用学校系统向负特权群体成员传播其自身优越性的意识形态,同时防止后者接纳其他意识形态。
有大量的系统化证据,证明了韦伯的主张,即负特权群体成员倾向于接受精英那套有缺陷的意识形态。前面说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克劳德·斯蒂尔提供了一组催生了大量实证文献的实验论证。这是有关刻板印象威胁的文献,刻板印象威胁已被证明是阻碍负特权群体取得成就的重要障碍。关于刻板印象威胁的文献在有关自我肯定理论的文献中是独特的一类。但是它们一起构成了对高特权群体和负特权群体的有缺陷的意识形态的科学解释。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