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In Praise of Walking: The new science of how we walk and why it’s good for us
译者: 陈晓宇
出版年: 2021-9-1
页数: 184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52535
内容简介 · · · · · ·
用神经科学解析行走让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亚马逊年度之选,《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新科学家》书评称赞
大加速时代反内卷行动指南
◎ 编辑推荐
☆ 大脑实验研究专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惠康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沙恩·奥马拉的科普代表作。
☆ 亚马逊2020年度科学类图 书,《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新科学家》推荐!
☆ 荣获诺贝尔奖的突破性发现——大脑定位系统,颠覆你对行走的根本看法。
☆ 横跨脊索动物门,从陆地深入海底,以亿年为尺度的行走演化史。
☆ 用神经科学智慧,解答看似简单的复杂问题:为什么你会迷路?为什么人行走时会愤怒?为什么你可以轻松穿过密集的人群?为什么盲人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为什么让机器人行走那么难?为什么有时候走了很远却感觉很近?为什么城市需要步行空间?为什么哈密顿在行走中构建了四元数? 为什么卢梭、尼采、梭罗都认为行走时...
用神经科学解析行走让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亚马逊年度之选,《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新科学家》书评称赞
大加速时代反内卷行动指南
◎ 编辑推荐
☆ 大脑实验研究专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惠康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沙恩·奥马拉的科普代表作。
☆ 亚马逊2020年度科学类图 书,《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新科学家》推荐!
☆ 荣获诺贝尔奖的突破性发现——大脑定位系统,颠覆你对行走的根本看法。
☆ 横跨脊索动物门,从陆地深入海底,以亿年为尺度的行走演化史。
☆ 用神经科学智慧,解答看似简单的复杂问题:为什么你会迷路?为什么人行走时会愤怒?为什么你可以轻松穿过密集的人群?为什么盲人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为什么让机器人行走那么难?为什么有时候走了很远却感觉很近?为什么城市需要步行空间?为什么哈密顿在行走中构建了四元数? 为什么卢梭、尼采、梭罗都认为行走时的思考才有价值?
◎ 内容简介
宅、外卖、电动车、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行走?让热爱走路的神经科学家奥马拉带你寻找答案。
行走起源于数亿年前的海洋,生物是为了运动才演化出大脑。大脑和神经系统赋予人类直立行走的能力,而认知地图让我们找到行走的方向。
行走不仅对我们的肌肉和体态有益,还能保护器官和修复损伤,延缓甚至逆转大脑的衰老。在行走中,我们的感觉变得敏锐,思维充满创造力,焦虑和抑郁得到缓解。
众人一起行走会促进交流、凝聚社会,是整个人类群体生存的关键。一座适于行走的城市,有利于社会交往、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为行走设计和规划城市,会让未来的城市更美好。
奥马拉认为,现代人的生活久坐少动,这严重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重新开始行走,徒步、爬山、逛公园,走路上学、上班、购物。他提醒我们从座椅上站起来,去发现一个更快乐、更健康、更有创造力的自己。
◎ 媒体推荐
令我感兴趣的不是生理层面,而是难以捉摸的东西——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
——戴维·L.乌林(David L. Ulin),《纽约时报》
这本书展示了我们漫步时大脑的后台活动。行走让我们更健康、快乐、聪明……这不只是作者个人的经验,而是有可靠的数据支持。
——埃米·弗莱明(Amy Fleming),《卫报》
引人入胜……奥马拉认为行走与我们的身体、大脑乃至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方式息息相关。
——汤姆·惠普尔(Tom Whipple),《泰晤士报》
信息量和说服力足以唤醒ZUI狂热的“沙发土豆”。
——乔纳森·基茨(Jonathon Keats),《新科学家》
◎ 名人推荐
这似乎是一种简单的,也许是ZUI简单的人类活动——行走。但是,正如奥马拉所言,每次漫步都具有变革性。它可以促进脑细胞生长,激活我们的肌肉,释放我们的创造力,提升我们的情绪。这本书将改变你的人生。
——佛罗伦斯·威廉斯(Florence Williams),《自然疗愈》作者
◎ 获奖记录
2020年美国亚马逊ZUI佳科学类图书。
作者简介 · · · · · ·
沙恩·奥马拉(Shane O'Mara)
世界著名的神经科学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担任都柏林三一学院脑实验研究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主任兼首席研究员,是爱尔兰首位惠康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奖金获得者。他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作品,包括《为什么酷刑不起作用》(Why Torture Doesn’t Work)和《经商的头脑》(A Brain for Business-A Brain for Life)。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为什么说行走对我们有益
第二章 走出非洲
第三章 如何行走:行走的机制
第四章 如何行走:去哪儿
第五章 城市行走
第六章 治疗身体和大脑
第七章 创造性行走
第八章 社会行走
后记
致谢
注释
· · · · · · (收起)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试读 · · · · · ·
我们总是拿自己冒险,忽视行走带来的各种好处,忘记它能增进健康、振奋精神,还能整理思绪。我们把自己放在完全人工的环境中,长时间坐着,眼睛盯着屏幕,离屏幕不过半米远。一旦起身站立,四处走动,我们的姿势就发生了变化。躯干和脊椎成为一个竖直的轴,连接头部、背部,再通过腿和脚立于地面。坐着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躯干的重量会压向下背部,尤其是我们的尾骨——尾巴残存的那段骨...
喜欢读"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W. W. Norton & Company (2021)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健康书系 (kencher)
- 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演化生物学 (林村河畔)
- 「后浪 · 大众」 (后浪)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后浪运动」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萌萌喵👑 2021-10-29 09:14:37
当你还在为某事烦恼,不妨出去散散步,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 有用 钱袋子 2021-12-15 22:53:06
封面挺喜欢的,内容总觉得少了点感觉,有些两边靠不着…
1 有用 叶酱 2021-09-18 09:32:46
人站立起来变成两脚走路的动物,真的是进化意义上的一大飞跃啊
0 有用 skymonkey 2021-10-21 17:49:13
搭售的书,白开水
7 有用 鱼酱 2021-09-16 19:32:29
我不认为行走的真正意义是健康或者创造力之类的东西,行走作为一种体验和感知的过程,是具有现象学意义的,这一点作者可能意识到了,但是没有明说。这本书让我想起了John Wylie 那篇神奇的论文“A single day’s walking: narrating self and landscape on the South West Coast Path”。用行走对抗人的异化,重构人的主体性,享受感... 我不认为行走的真正意义是健康或者创造力之类的东西,行走作为一种体验和感知的过程,是具有现象学意义的,这一点作者可能意识到了,但是没有明说。这本书让我想起了John Wylie 那篇神奇的论文“A single day’s walking: narrating self and landscape on the South West Coast Path”。用行走对抗人的异化,重构人的主体性,享受感官的狂欢。 (展开)
0 有用 一个普通成年人 2023-03-14 22:32:42 广东
习以为常的、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作者思考并阐述了行走对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一是对于个人而言能够保持生理健康、激发大脑潜力、保持积极情绪;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由步行才征服了自然,逐渐地从非洲走向更多的大洲;三是对于社会而言,共同的一致的行走可以让人产生共识并体验到心理快感。 阅读本书花了很长时间,但是因为喜欢行走让我愿意陆陆续续地读完。
0 有用 存在不假外求 2023-03-02 21:34:00 浙江
主旨非常明确(且反重强调),但覆盖面太杂太广,逻辑主线就很不清晰了。基本上就是“关于行走的一切”,可读性也一般。好处是增加了许多冷知识,也激发了我对散步的热情。
0 有用 Jacob 2023-01-28 10:04:35 浙江
(7.5/10)一本关于行走的科普书,大部分观点来源于同行评议的论文,因此相对可靠。本书核心观点是:行走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进一步通过人体内部系统影响大脑的方方面面。很早就听说跑步无需特意调整步频、步幅、跑姿等,因为这些都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而行走的背后,也是神经系统的微妙运作。行走可以提升社会、心理和神经功能。本书的另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城市的设计需要融入绿道,用易步行性去度量。这些不仅需要... (7.5/10)一本关于行走的科普书,大部分观点来源于同行评议的论文,因此相对可靠。本书核心观点是:行走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进一步通过人体内部系统影响大脑的方方面面。很早就听说跑步无需特意调整步频、步幅、跑姿等,因为这些都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而行走的背后,也是神经系统的微妙运作。行走可以提升社会、心理和神经功能。本书的另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城市的设计需要融入绿道,用易步行性去度量。这些不仅需要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更需要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协同努力。当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新加坡的城市面貌,并深以为然。 (展开)
0 有用 咸胖胖🍬 2022-12-29 17:52:13 安徽
人要好好睡觉,也要走出去,这才是生命。
0 有用 西风残照 2022-12-01 18:09:01 陕西
开头讲给读者行走在人类演化历程中的不可或缺,居功至伟,中间从神经学,社会学等等讲述行走的重要性,只不过每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行走能让你远离抑郁,阻止因为久坐造成的性格缓慢恶化 感觉整本书就是给我们为什么要这个系列凑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