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是 | 但 2023-10-31 15:27:40 北京

    历史学是史料学

  • 1 破晓 2023-11-14 20:09:57 湖北

    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天时地利人和,造就汉朝。但是,所有的战争要发生三次,,第一次是胜利者同盟对失败者同盟的宰割,第二次是胜利者们争夺胜利果实的战争,第三次是胜利者集团内部延绵日久的体制之争。

  • 1 Mamie 2023-11-16 21:23:37 北京

    书中文字流畅,内容丰富,见解新颖,深度与广度兼备,既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研究著作,也是一部富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阅读《汉瓦》,就如同穿越时空,亲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感受那份深远而磅礴的历史力量。

  • 1 丸子书阁 2023-11-22 13:16:10 广东

    对于“周秦之变”,乃至两千多年王朝体制的形成,我们一般以为秦制的开创为伊始。然在《汉瓦》中,作者提出“周秦之变”在秦时形成轮廓,汉代时方完成。汉制的确立标志着权力中央化的政府体制取代了传统的封建制度,这一体制在大汉帝国延续期间不断得到完善,在汉武帝时进一步巩固。《汉瓦》基于对《史记》、《史记集解》、《汉书》等传世史料的深挖掘和再解读,西汉王朝洪业始末,进而探明秦汉巨变的历程。

  • 0 Achenpoldi 2022-07-03 23:26:05

    @2021-11-24 16:41:12 @2022-01-18 23:38:34 @2022-05-27 19:54:11

  • 1 高尔康 2022-06-12 17:11:05

    基于史料的深度解读和比对,推敲纪传体史书字里行间的细节,还原制度背景中的事件轮廓。在碎片化的信息和概念化画像的中间重建逻辑,对于理解秦末汉初的新势力演化,特别是从零到十的关键阶段,助益良多。只是,读起来有点费劲。

  • 0 弗莫尔 2022-07-17 09:03:00

    考究细节,论证很详细;但我感觉书名应该叫汉初建国史,对破除封建贵族制的汉制之意义和影响推演较少。

  • 2 迎风布阵 2022-10-09 19:44:05 山东

    打脸“楚汉成功学”~读了前八章,注重功臣表的解读,细致剖析制度与地理。新见频出,回应学界主流学说,颇为精彩。用传统史料出新观点,确实难能可贵,不得不令人感叹“俺们民科有力量”,学到不少。就是可读性差了些,不仅厚到离谱,而且像是札记集成。最期待的楚汉战争“一笔带过”,可惜。另外也有些名不副实,大多数写的其实是秦楚之际的刘邦集团,称“汉瓦”有点标题党了。不如把最后两章删掉,再把《秦砖》写刘邦萧何的补进来。【刘邦反秦前的生活世界;刘邦的性格与能力;刘邦在秦楚之际的行动与从属(特别是对陈婴和魏豹的再发现);功臣表钩沉与刘邦麾下编制变化;驳“丰沛集团”与“吕氏集团”说;驳“六国贵族复辟”说;项羽“投机者”的一面。】

  • 1 子文小偶 2023-02-24 18:12:59 北京

    其实还可以吧,3.6🌟。不过真的太长了……有些疲劳读完

  • 2 无明 2022-03-24 14:55:00

    颇多解惑,针对迷思,如王陵,雍齿。意犹未尽

  • 2 17:00 2023-04-20 01:45:21 北京

    前半部分还挺喜欢,后半部分聊到政策就拉跨了。优缺点都是“抠字眼”,春秋笔法确实就得这么看,所以前面分析刘邦成长环境的部分我信了,可后面分析政策就没法说服我。对汉初政治的分析完全像是在看小说一样局限于文本世界,不考虑历史背景的嘛…… —— 我相信项军不是楚制军队而是秦制军队,但将韩信不归项羽所用完全归结于此就不对了吧,就算是原教旨主义的秦国,也不乏被秦王看上一步登天的大臣啊。知人善用是古代帝王最重要的能力,重要性远超武力私德诸多,没法从身边人中辨认出能人并笼络住对方,就只能做霸王,不能做帝王。项羽在项庄死后,就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了,他表现好的阶段,都是有项庄为他建立清晰目标的时候(反秦、当楚王、为项庄报仇),当项庄为他建立的目标都完成之后,他就不知道自己该干嘛了,自然犹犹豫豫左摇右摆,最后自刎

  • 0 玓瓅 2023-09-11 22:57:21 北京

    很像老师带着学生逐字逐句做文献分析,一开始觉得很有意思,后面就觉得很累,主要是语言累赘。比如推断刘邦的母亲刘媪不是正妻并由此导致后来给父母封爵的区别以及后续一系列事情,如果是论文,包括引用文献两段就够(前提是别注水),在这里作者拉拉杂杂说了好半天...

  • 1 null 2023-03-21 23:18:34 广东

    对项羽的重新解读(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在玩贵族政治),很有意思,很开脑洞,四星都是给这一点。其他部分,尤其是史料数据细节考证,比较枯燥,感觉普通读者不会关心。最后对文景之治和秦汉制度的评价,感觉作者有点拧巴——有一种用现代人视角苛责古代人的唯心主义倾向。

  • 1 读书 2023-06-28 15:10:11 辽宁

    作者提出新建解,触动很大

  • 2 顾佳期 2023-02-03 21:51:21 广东

    穿越层层枯燥的考据,作者试图还原一个我们不曾认识的初汉,痞子无赖刘邦实际上是有眼界、有知识得“上流阶层”;所谓“休养生息”带着残酷苛政的烙印;没有存在感的惠帝、“无道”得吕后却奠定民生殷实的基础;而所谓的“文景之治”更多可能是“文治”,但也是为牵制“七王之乱”的无可奈何。

  • 1 匣中水 2023-03-28 22:55:58 浙江

    辨别和考证是多么快乐,可惜我跟不上罢了……

  • 0 oneday 2023-02-23 23:24:19 浙江

    考验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