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官僚制 短评

热门
  • 1 三清喵 2022-04-02 13:03:15

    一篇论文硬是扩充成书,圈钱不怕量少。😹

  • 1 大中祥符九年 2024-12-05 15:12:27 福建

    开销大,俸禄少,困难不小~

  • 0 山色有无中 2022-03-12 21:19:10

    很薄不过内容很不错的科普书,如果是在本科低年级的时候看到就好了

  • 0 乔庄皮皮 2021-11-13 16:51:18

    主要讲宋代科举,考试内容,考试流程,合格者仕途发展

  • 0 远方ai^ 2022-05-24 09:57:50

    内容较扎实,很不错的科普小书(就是感觉翻译的一般般,有些名词都不准确)。

  • 0 畏悔斋主 2022-10-03 09:27:33 浙江

    虽然是普及读物,举重若轻的功力确实厉害。

  • 0 icarus 2022-04-07 06:59:34

    短小精悍,有一定深度,图表不错。主要比较唐宋科举制的差异,说明宋代君主独裁的兴起,典型的唐宋变革论。作者是宋史学者,明清的情况谈得很少。书价太贵,128页的书,不应该做精装,减一星。

  • 0 麟林阁 2022-11-06 18:55:38 上海

    平田茂树此书虽然名为科举与官僚制,但根据其宋史经历,基本大部分是有关于宋代的官僚制度与科举的研究。其中十之七八均属于常识内容,较有意思的是其引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与韦伯的官僚制,不过其西方理论的引用也基本停留在照猫画虎的程度。较有价值的是关于宋代的文书行程一图与引用明代仇英的《观榜图》,此外对于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出身的仕途比较,都谓为常论,期待数据量更大与更具体的统计。其对于唐宋科举的比较,亦是唐宋变革论下从帝-宰-臣到帝-臣(宰)的基调,不过通过考官-举子宴会流程的简化与消失这一视角比较有趣。对于研究比较有意义的是关于其参考文献中森田宪司《文昌帝君的成立》(京大文研所,84年)与寺田隆信《近世士人的读书》(三岛,91年)两篇。再次感慨一下宋代研究和明清研究有壁,平田此书作为科普倒也可读。

  • 0 伯樵·阿苏勒 2022-10-20 19:04:30 上海

    观点是对的,可以说美、日质疑何炳棣的学者都数量众多,言之成理,只有本土的学者还坚定地认为社会流动(且以此为优越的前提)是科举的核心功能。不过这书出版的注水程度太严重~~

  • 0 秋山雪見🍁 2024-01-24 10:22:08 福建

    科普之作,用了社会学领域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解释宋代科举中考试以外的结构,科举只不过是进入科层的门票。

  • 0 阿墟 2023-07-24 15:52:01 浙江

    太简单了,但对我有点用

  • 0 拜伦 2022-05-21 01:36:03

    比较细致一点的普及读物吧。

  • 0 𒀭Dennis Ma 2023-01-15 01:04:56 辽宁

    其实是一本很不错的普及读物,非常短小好读,功底也扎实,可惜没有能吸引大众读者的的目光。

  • 0 避秦者言 2023-04-12 18:13:14 江苏

    平实而有趣。科举和官僚制算是个挺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作者关注的点都还蛮有意思的。尤其是最后两章讨论的问题:科举公平吗?考过科举后能得到什么?显然,就算考上了科举,大多数官僚的政治生涯十分短暂,且俸禄微薄可怜,但带来的身份特权确是真的。从这点上看,从科举到考公背后的逻辑一直没变,都是身份制社会出人头地的方式。有意思的事,并不公平,但科举“公平”的神话是如何出现并流传的呢?总的来说,做一篇文章来看还是蛮可观的,但出一本书就有点过了。分量如此小还整个硬壳精装,书壳都快赶上正文的厚度了,有骗钱之嫌,三星以示抗议。

  • 0 Eastwoody 2021-10-25 14:54:10

    很不错的科普著作!

  • 0 江州穆瑾 2021-11-09 00:56:09

    简单明快的科普之作,作者主要以宋代为例子,指出宋代科举的考试流程和科目,以及科考后获得的特权。并且以田况为例子,指出一甲,二甲,三甲进士的区别在于迁转的速度不同,以及小小的科普了下宋代入仕官制。

  • 0 智术师 2024-05-24 17:58:27 广东

    内容平实,适合作为了解中国科举制的入门书。

  • 0 心宽体胖混不好 2025-01-21 18:40:44 山西

    很薄,对于厚度来说很贵,但是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