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更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书中没有拗口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一路大道至简、平铺直序,辅以*到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辛辣的讽刺。无论是战史小白、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进阶读者,还是骨灰级的二战粉丝,都能各取所需,从中汲取营养。
★机械化战争论和间接路线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两条暗线,几乎在解说各场战役时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因此这本书也是深入理解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创作者
· · · · · ·
-
李德·哈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利德尔·哈特
●一战老兵,军事记者,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和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大师,被誉为“为将军师的上尉”,曾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爵士勋衔
●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间接路线”战略对20世纪西方的军事行动影响深远
●因为论著太有预见性,英国军情五处一度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机密
●他的军事思想深深启发了隆美尔、曼施泰因、古德里安等将领,并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横扫宿敌、称霸中东
●代表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等,编有《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集》等,每一本都堪称封神之作。
译者:小小冰人
●深度二战迷,自由翻译者,从事军事图书翻译工作十余年,为中国读者带来超过30部译著。
●由他执笔翻译的作品包括《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
作者:利德尔·哈特
●一战老兵,军事记者,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和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大师,被誉为“为将军师的上尉”,曾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爵士勋衔
●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间接路线”战略对20世纪西方的军事行动影响深远
●因为论著太有预见性,英国军情五处一度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机密
●他的军事思想深深启发了隆美尔、曼施泰因、古德里安等将领,并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横扫宿敌、称霸中东
●代表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等,编有《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集》等,每一本都堪称封神之作。
译者:小小冰人
●深度二战迷,自由翻译者,从事军事图书翻译工作十余年,为中国读者带来超过30部译著。
●由他执笔翻译的作品包括《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 序幕
第一章 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第二章 战争爆发时的力量对比
第二部 爆发 1939—1940 年
第三章 波兰沦亡
第四章 虚假战争
第五章 芬兰战争
第三部 狂澜 1940 年
第六章 挪威沦陷
第七章 西欧沦陷
第八章 不列颠战役
第九章 从埃及发起的反击
第十章 征服意属东非
第四部 泛滥 1941 年
第十一章 巴尔干和克里特岛沦陷
第十二章 希特勒转而对付苏联
第十三章 入侵苏联
第十四章 隆美尔进入非洲
第十五章 “十字军”行动
第十六章 潮起远东
第十七章 日本的征服狂潮
第五部 转向 1942 年
第十八章 苏联的潮流逆转
第十九章 隆美尔的涨潮
第二十章 非洲的潮流逆转
第二十一章 “火炬”行动,大西洋的新潮流
第二十二章 奔向突尼斯
第二十三章 太平洋的潮流逆转
第二十四章 大西洋战役
第六部 退潮 1943 年
第二十五章 肃清非洲
第二十六章 从西西里重返欧洲
第二十七章 进军意大利——投降和受阻
第二十八章 德国人在苏联退潮
第二十九章 日本人在太平洋退潮
第七部 低潮 1944 年
第三十章 攻克罗马和在意大利第二次受阻
第三十一章 法国的解放
第三十二章 苏联的解放
第三十三章 轰炸逐步加强——对德国的战略空中攻势
第三十四章 西南太平洋和缅甸的解放
第三十五章 希特勒的阿登反攻
第八部 终局 1945 年
第三十六章 从维斯瓦河攻往奥得河
第三十七章 德军在意大利的崩溃
第三十八章 德国败亡
第三十九章 日本败亡
第九部 尾声
第四十章 后记
书中引用的参考书目
陆军上尉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爵士的其他著作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P128 巴尔干战役延迟了德国入侵苏联的计划,南斯拉夫突发的政变,上台的反德政府使希特勒大为震怒: 不过为了历史的兴趣,此次战役是否真正已经产生那样的效果,却又还是值得研究的。足以支持这种说法的惟一最具体证据就是下述事实:希特勒本已命令对于攻击苏联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在5月15日以前完成,但到了3月底,这个预定的日期却又被顺延约一个月,然后才决定改为6月22日。伦德斯特元帅曾经说过,他那个集团军的准备是由于装甲师的迟到而发生了延误那些装甲师都是巴尔干战役中所使用的,所以这也就是延误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又还要再加上天气的因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对巴尔干和克里特岛的蹂躏 -
从表面上来看,法国人似乎是拥有充足的优势足以压倒德军在西线上的兵力,而一直冲到莱茵河上。因为他们并没有这样做,所以德国将领们先是感到惊奇,然后就如释重负。因为大多数人在思想上还是摆脱不了1918年的旧观念,并且也像英国人一样,把法国陆军估计得太高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7.8
-
- 意大利战场 8.0
-
- 血腥奥马哈 9.2
-
- 阿登战役1944-1945 9.2
-
- 巴巴罗萨脱轨 第一卷 8.9
-
- 反败为胜 9.2
-
- 巨人的碰撞 9.2
-
- 作战指挥 9.5
-
- 血雾之森 7.7
-
- 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7.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7 条 )




小白读军事权威的“二战”史,竟也上头!

波澜壮阔的二战全景图

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利德尔·哈特对二战的战略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利德尔·哈特是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了残酷的索姆河战役。战后,因为健康原因,他以上尉军衔退役,并从事军事记者职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利德尔·哈特就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J.F.C.富勒共同创立了现代机械化战争理论,认为...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8.9分 1624人读过
-
Perseus Books Group (199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9.0分 550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8.6分 1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国外军事政治文化史 (小毛叔)
- 书中书 (风止巽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inkinnkk 2024-08-11 16:43:45 河北
客观,最后二战结束还分析了原子弹并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而是美国苏联利益博弈的结果。战场铺开让我想回去玩战地了。
0 有用 HHH444 2024-02-20 19:45:16 贵州
第八页 连续用到两个不啻 阅读感不好 突然想着粗翻一下 发现完全忽略中国战场 日本败亡除了原子弹就没了 气死
0 有用 momo 2024-01-15 14:16:46 广东
这本书从各战场简述了二战的进程,但分章比较混乱,不完全是按战线,也不怎么按时间线,对于完全不了解二战的人来说有点串不上。这本书基本是军事内容,有一些对策略的评论,政治部分较少,需要观看其它书籍。
13 有用 牛津5 2022-09-16 13:47:55 北京
1.重脉络,轻叙事,可以很好理清二战整体脉络;2.但是很难称得上是完整的二战史,因为没有任何东亚战场的章节
2 有用 斯坦利 2022-08-24 22:08:59 山东
译文质量很好,比之前各版本中译本都好。但立场还是不够中肯,相较于中国战场、苏联方面,对英方着墨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