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献梳理
感谢小伙伴的帮助,有一本有趣的书~不是人类学专业人士,以一个门外汉看,第一篇极好。认真看了看其逻辑,拾荒者建构出的空间。这篇很棒。后面的几篇尤其最后几篇和我专业相差甚远,于是草草带过。
2020年10月有幸在大型学术追星现场和周大鸣老师合了影,老师笑起来眼睛弯弯的非常和蔼可亲,一群人簇拥着想加微信他也都没有拒绝。人类学这个冷门学科在周老师口中是“三强之学”,强国,强校,强人。本书收录了14篇论文,比较广泛地展现了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但相对专业且主题之间关联性低,对非专业读者可能不够友好,但对想要了解人类学研究的读者来说是按图索骥的佳作。
参差不齐的选题,部分论述云里雾里,部分论述前后周圆不齐,有些选题蛮有意思。
特别好的文献综述😋
新书,为了看曹雨老师的《饮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借了半天才借到。周大鸣老师那篇写的不错,流域人类学那篇很有启发~
李翠玲老师那篇拾荒者写的太好了
很不错人类学论文集,既关注了新兴的社会现象,又延续和试图发展了费孝通等人的人类学传统。
看到没?这就是表达自由!
社会学传入中国以来,分为输入期(1898-1917)、移植期(1918-1925)、萌发期(1926-1930)、建设期(1931-1949)四个阶段。众多前辈辛苦钻研到今日能试图摆脱西方构架,寻找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学,令人敬佩。
虽然作为学科的人类学被划分至“冷门专业”中,但作为理解人的科学,人类学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变革有着新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本书《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就是立足于不同主题下的人类学文化理解,提供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方位图景。
粗感小想,且记之。选取涉及拾荒者、闲暇、虚拟社区、金融、网络、旅游、教育法、饮食、流域、瑶族、乡村都市等,正文共十四篇,对这些领域有着不同详略度,较为清晰的梳理研究。普通读者翻阅下来,也能拓开一些视角,增进不同事物的理解,可以了解到某领域人类学研究较为重要的文献,而不是把自己认知,反复捏成一块小小的饺子馅。人类学田野里,不仅有理论,还有着诸多纯理论解释缺失的问题、生机与活力。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0 有用 子不语 2022-02-21 21:50:46
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献梳理
1 有用 大笔记和大报本 2021-10-19 18:38:38
感谢小伙伴的帮助,有一本有趣的书~不是人类学专业人士,以一个门外汉看,第一篇极好。认真看了看其逻辑,拾荒者建构出的空间。这篇很棒。后面的几篇尤其最后几篇和我专业相差甚远,于是草草带过。
0 有用 阔斯乌特开勒 2021-10-22 23:07:08
2020年10月有幸在大型学术追星现场和周大鸣老师合了影,老师笑起来眼睛弯弯的非常和蔼可亲,一群人簇拥着想加微信他也都没有拒绝。人类学这个冷门学科在周老师口中是“三强之学”,强国,强校,强人。本书收录了14篇论文,比较广泛地展现了中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但相对专业且主题之间关联性低,对非专业读者可能不够友好,但对想要了解人类学研究的读者来说是按图索骥的佳作。
0 有用 Francis_404 2022-05-26 09:56:52
参差不齐的选题,部分论述云里雾里,部分论述前后周圆不齐,有些选题蛮有意思。
0 有用 ⛲ 2024-04-14 12:51:19 四川
特别好的文献综述😋
0 有用 海狸与山羊 2023-05-15 20:07:10 广东
新书,为了看曹雨老师的《饮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借了半天才借到。周大鸣老师那篇写的不错,流域人类学那篇很有启发~
0 有用 有时瞬间 2023-03-26 14:12:53 云南
李翠玲老师那篇拾荒者写的太好了
1 有用 mono 2021-10-15 22:31:35
很不错人类学论文集,既关注了新兴的社会现象,又延续和试图发展了费孝通等人的人类学传统。
0 有用 进击的世间师 2025-03-19 20:32:14 云南
看到没?这就是表达自由!
2 有用 小镜子 2021-09-27 10:52:48
社会学传入中国以来,分为输入期(1898-1917)、移植期(1918-1925)、萌发期(1926-1930)、建设期(1931-1949)四个阶段。众多前辈辛苦钻研到今日能试图摆脱西方构架,寻找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学,令人敬佩。
0 有用 一只神兽 2021-10-01 22:41:41
虽然作为学科的人类学被划分至“冷门专业”中,但作为理解人的科学,人类学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变革有着新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本书《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就是立足于不同主题下的人类学文化理解,提供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方位图景。
0 有用 一心 2021-10-21 01:25:11
粗感小想,且记之。选取涉及拾荒者、闲暇、虚拟社区、金融、网络、旅游、教育法、饮食、流域、瑶族、乡村都市等,正文共十四篇,对这些领域有着不同详略度,较为清晰的梳理研究。普通读者翻阅下来,也能拓开一些视角,增进不同事物的理解,可以了解到某领域人类学研究较为重要的文献,而不是把自己认知,反复捏成一块小小的饺子馅。人类学田野里,不仅有理论,还有着诸多纯理论解释缺失的问题、生机与活力。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