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人上学期间,即致力于研究民法,对李锡鹤教授著作《民法哲学论稿》早有耳闻,被很多老师介绍,但苦苦寻觅不得。此书为国内唯一一本以民法哲学命名的著作。后来本人来出版社工作,与茅院生社长沟通,拟再版此传奇著作。经过多方查访,终于联系上李锡鹤教授。老先生接到本人的电话,潸然泪下,说:“当初曾投稿,但因为是文集,缺乏体系性,便被退稿,如今有人能主动找我……”我问现在稿件如何,老先生说郑成思教授临终前已引荐至人民出版社。此书已于去年出版,即《民法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几日前,李锡鹤教授将多年来的研究全面整理,系统化、体系化,将新稿件发给本人。粗略翻过之后,对稿件颇为感动。目前,民法学研究在我国是显学,可是整体上,学者只就制度论制度,而少有发掘其内涵和根基。换句话说,大陆法系民法虽然源于罗马古法,但是确经过了德国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人本主义哲学的改造和丰富,对于这些问题的发掘,在我国是空缺的,因此导致了我国民法理论根基不牢。特别是康德关于主体、客体的划分,黑格尔关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是整个民法的伦理基础,没有这些知识,民法的大厦不可能稳固。此书稿可以说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阐发。
在审读书稿之际,本人还上网查看了一下对李锡鹤教授的评价,无意中发现他的学生的一篇博文:“读了他的那本《民法哲学论稿》尤其是其中的有关人格和法人本质部分,十分受益,感觉自己困惑在他的理论前消解。于是对这个人突然敬佩,暗暗饮慕。”“恩师原来并非法律科班出身,而是哲学教师。因为爱人在华 东政法学院任教,于是他不得不搬到上海。而当时华政并不需要哲学老师,恩师竟被安排在某院办打杂了。然而一个热爱思考的人,思想不会安静。他在业余之时, 翻起了他爱人教授的民法书籍。这一看竟使他发现了民法理论中的种种问题来。在他厚实的哲学理论下,他开始了对民法全新的探索。之后竟接连发表了许多理论文 章,新意迭出。”“因为是民法哲学,多少有点冷门。按恩师的话,如果不是混在这套丛书中,他的这本书根本无法付梓印刷。所以当然出版册数,仅有2000册。 而后,书竟然售磬。很多人想买却无处可购。但恩师自感那本书之“粗糙”,也一直拒绝再版。”
这本书的出版让我很骄傲
|
本打算寒假借回去夯实民法和逻辑基础,结果发现学校现在只有长宁本部可以外借,松江只有阅览室有一本,无法外借。李老师令人敬重,是个真正做学问的人。
在学校上过李老师的课,确实很受益~~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对民法在学习有更多在信心
久闻其名,昨天买了。
我个人还是更推崇张俊浩。
这本书有很多奇特的观点,但是基本上可以自圆其说。传统民法理论本来就有一堆的破绽,所以这本书所谓的奇特的观点,其实也不能称为奇特。
但是有部分内容我认为过于轻描淡写,我相信作者也没有考虑得太清楚就贸然下笔了。
我的粗见:凡是体系化的东西,肯定是有说不通的地方。因为这是体系化本身的缺陷。因而也是人思考体系不全面的结果。
不知道是要个体系好,还是不要好。
上过李老师的课,老师不管是治学还是授课都十分严谨,最近在读此书的第二版,收益颇丰。谢谢您做了这本书。
本科时候读李先生的民法哲学论稿,近10年后才看到新出了民法原理论稿。没想到这本书的出版还有这么段故事!感谢venokerlin兄,做了件大好事!
为什么开篇全是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剩余价值啊什么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