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的笔记(1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异叶杨 (快逃)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徐霞客游记(全四册)2015年5月北京第1版 借地标注。   (1回应)

    2017-02-16 17:27:43   4人喜欢

  • ·

    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 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 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2019-04-09 01:19:10   2人喜欢

  • 頋暘

    1.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2.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鹊映发,令人攀历忘苦。 3.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閭门盆中物也。 4.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5.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6.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所望。 7....

    2019-07-09 16:00:02   1人喜欢

  • mei

    足迹大江南北,留下游记名篇!不仅记载名胜古迹,还有天气、地理、方位、距离、所地辖域等,很详细。明代的交通,游历大半个中国,可见徐霞客的英勇。

    2015-04-03 14:23:26   1人喜欢

  • 荧惑守心 (过去,形成了现在,和未来)

    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2013-05-06 22:10:00   1人喜欢

  • 殇雨蝶恋

    看了几篇,大多都是游山过后的日记,游湖日记还是第一篇。 总感觉这些文本被翻译成现代文,可能会被老师说成是报流水账(maybe是文学素养已然),但是文言文胜在精简,反而报流水账的感觉,而且在名人手里就被叫做是散文。 虽然日记主题是九鲤山,但是描述最多的还是那里的九条瀑布。徐霞客先生称瀑布为漈,这是那里的地方话,也算入乡随俗吧!这九条瀑布,在先生笔下是恢宏大气,声势浩大的,就好像曾经真的有九仙骑鲤升天,像...

    2021-10-11 17:47:08

  • 殇雨蝶恋

    《徐霞客游记》的传世和《尚书》的传世很像。伏生带着书逃亡到遭兵荒马乱藏书,再到后面的天下太平,书籍残缺大半;伏生没法,只好用一生的时间去护书、传书。《游记》也一样,因为清兵入侵,书稿残缺大半,最后由徐霞客一家,用了很多岁月去勘误,去补充,最后再出版印刷。只能说每一部古籍,能够传下来,都是不容易的,说不定哪一步没走好,它的痕迹就烟消云散了。 都说《徐霞客游记》是一本游记,但是看介绍发现并没有这么简...

    2021-09-14 22:15:02

  • fdfdfd (自由而无用)

    原来曾经徐霞客曾“志在蜀之峨眉”,奈何“母老道远”。 突然想到大一,专业老师说过:得亏徐霞客没有来四川,估计四川都够徐霞客逛几辈子了。

    2021-05-11 22:13:30

  • 皂目

    “四月初一日 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 读到上面这一段,不禁感叹古文的优美和有力。搜肠刮肚,同样的景色,我大概会写成“雨过天晴。每一处看到的山色和泉水各不一样,绿绿的树丛中山鹃花争相开发。看着这些美景,也并不觉得登山有多辛苦了。”

    2021-02-09 01:43:19

  • 我爱大自然🐾

    400多年前老祖宗留下来的《徐霞客游记》 22岁,徐霞客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踏上旅途。从22岁到54岁逝世,他几乎把明朝版图都走遍了,他的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贵等21个省市;他爬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终南山、峨眉山等山川;他游历过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等江河湖泊。 徐霞客会把当天游览的胜景一五一十的记载下来,无论晚上住在哪里...

    2020-08-12 16:23:09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