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红旗下的快门

垂钓翁 2009-04-09 16:46:04

多年的编辑生活,使我养成了每编辑一本书,都会写下一篇编辑手记的习惯,或出版此书的初衷,或编辑过程中的感受,抑或此书给我的启发,没有固定的格式,亦没有字数的限制,有感而发,行云流水,但求记下自己的编辑历程,给读者留下一点感性认识。
《红旗照相馆》出版已经半个多月了,看着摆在书架上崭新的图书,我却迟迟没有下笔。太忙自然构不成理由,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我早已学会如何忙里偷闲。事实上,我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思路,从 2008年5月拿到初稿,至2009年3月下厂印刷,其间整整十个月的时间, 几多汗水,几多辛劳,几多感触,我需要慢慢地回想、静静地思考……
摄影里有“快门”一词,每按下一次快门,就会记录下一个场景,一幅画面,既然本书有关摄影,那么我就通过一个个场景,来写下本书的编辑手记,自己将之命名为“红旗下的快门”。
第一个场景应该是我初次见到本书的作者晋永权老师的画面。08年3月的一天,我陪同社长与晋老师一起吃晚餐,当时听说晋老师正十年磨一剑,全力写作一本摄影方面的书籍,我去也想顺便了解一下。吃饭地点选在离社不远的咸亨酒家,等我们赶到时,晋老师已先前就坐,席间还有他手下的两员大将,郑萍萍及赵青老师!一番介绍后,大家彼此算是认识了,饭局开始!记得当晚喝的是绍兴的花雕,说是可以暖胃驱寒,配上茴香豆、臭豆腐等小吃,颇有几番文人的雅致。大家边喝边聊,话题自然不离摄影与出版,从当前的摄影大事,到老照片、摄影史,从畅销的摄影图书到海内外的经典摄影名著及摄影杂志,相谈甚欢。当晚晋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对摄影充满热爱、饱含激情的摄影人,且非常平易近人。虽然关于书稿的事情就寥寥几句,但答应等完稿后让我看看,让我喜不自禁。
第二个场景则是我第一次读到《红旗照相馆》初稿时的画面。08年5月,晋老师如约送来初稿,社长特意交待,要仔细阅读,看是否有出版的价值。拿到稿件后,自是不敢怠慢,一周之内通读了全稿,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好书但颇显敏感,且编辑起来将是一个大工程。当时市面上关于摄影的图书除了老照片、画册之类,便是非常专业的摄影教材,通俗类读物相对较少,通俗讲述摄影史的图书更是少之又少。而本书以56-59年间关于照片摆拍、作假这一争论为立脚点,讲述了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左叶事件、大跃进中的浮夸之风、布列松访华,以及深处历史漩涡中的老摄影人的命运如何由此发生逆转……珍贵的历史史实,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既是一本摄影的断代史,又是一个摄影人在半个世纪之后对那段历史的沉思与反省,选题内容、写作思路都可谓别具一格。然而其中所涉内容与特殊的时代背景相关,因而颇显敏感。而之所以说难于编辑,则主要是因为文稿内注释、引文太多,其中注释最长者长达8000多字,以晋老师的话说,“注释才是本书的精华,读注释比读正文更精彩”。经仔细考虑,我决定送交审稿老师定夺,最后三审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与鼓舞:本书史料丰富,选题新颖,具有极大的出版价值。
第三个场景则是我和晋老师一起加班盯版的画面。09年1月,经过反复编校,无数次加班,本书的编辑工作终于进入尾声。每次校样晋老师都会和我一起来到排版公司盯版,这最后一改,他依旧亲临现场。时间已是晚上10点多钟,屋外寒风阵阵,此时的大家都早已饥肠辘辘,但为了一次性盯完,只得以几片面包充饥。图片的位置应该如何调整,注释应该如何摆,晋老师都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晋老师告诉我,他之前出版的几本书《最后的汉族》《出三峡记》都是他亲自盯版的,当时的排版环境更糟,屋内连暖气都没有,他竟然还盯了整整一晚,等到第二天早上,全身早冻僵了。
第四个场景则是《红旗照相馆》出版之后我和晋老师送书去中国人民大学的画面。本书一经出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便预定了60本,以作为研究生的学习教材,并请晋老师作专题讲座。为表示重视,我作为编辑与晋老师一同前往送书。在去往人大的途中,晋老师给我讲起了他这几天赠书的情景,摄影界索要赠书者无数,大多以快递送之,但书中讲到的几位摄影界老前辈,如戴戈之、候波等,晋老师都是亲自登门送书。这让我想起来之前与晋老师聊及写作本书收集材料时的场景,为寻找第一手资料,每到周末晋老师便到这些老摄影家中与他们谈论当年的往事,“每次去戴戈之老先生家,我都是步行前往,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表达我的虔诚之心”。现在转程送书表示谢意,晋老师的风格。“今天一老先生打来电话,说‘小晋啊,书我看完了,写的不错!’”说这话时,晋老师脸上满是微笑。
《红旗照相馆》终于顺利上市了,作为编辑,我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翻看着自己耗尽心力编辑出版的图书,之前所有的劳累与辛苦都化作了会心的微笑,我想这个场景才是我最想要的画面。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红旗照相馆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红旗照相馆》4月30日研讨会名单(垂钓翁)

偶然看到了关于此书的评论,转载过来供大家阅读!(垂钓翁)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