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和她的诗人 短评

热门
  • 3 复峰 2021-10-06 01:21:33

    “把《伊利亚特》理解为正在形成的东西,同时怀着对已成之物的敬畏走近它。”在“相继脱胎,彼此交叠,层层覆盖”的“偏心圆”式动态整体中,“技巧上的差别”与“成熟度的差别”规定了早晚期,它正如一座逐步建造的“中世纪的大教堂”。整一派的谎言早已被预先戳穿,分析派乃是一一瞄准的靶子。面对那群动辄大刀阔斧指点文本的学者,莱因哈特将归谬法运用至极致,不时杂以嘲笑,仿佛铁锤般砸碎他们的自负假说。以第8卷为中心的比较乃重中之重,彻底贯彻“从重复的诗行扩展到语境,再从语境推及动机”的要求。盾牌的隔绝艺术,河神的减速插曲,层层包裹的洋葱布局,神戏人戏的繁复交缠,凡此种种无不精妙,充盈着莱因哈特对文心的深切体察。他固然拘守传统而未接受口头诗学的科学性,但他解答了后者有时回避的问题:荷马史诗之为文学作品的绚丽与伟大。

  • 4 松荫溪畔扫雪僧 2022-05-30 11:45:51

    原以为只是一部辨析《伊利亚特》文本起源的考据之作,却被兴致盎然的读出了现代小说的创作技巧。这本书,对小说创作者的启发,要远远超过市面上那些所谓创作课读物。太有启迪了

  • 2 荒原兔 2022-09-06 09:45:27 广东

    莱因哈特站在维拉莫维茨和尼采之间,继承了维拉莫维茨的古典语文功夫,和尼采超脱于学院派的视角重审《伊利亚特》,而《伊利亚特》也正是他生命最后几年的研究。 伽达默尔对此评价说,丝毫没有沾染学院的尘埃……只有真正的语言艺术家才具有这种登峰造极的能力。那种内聚力,那种升腾感,那种强烈对比,那如潮水般奔涌的呐喊,那如潮水般翻腾的追问,使他成为他那个时代专家们中最有才气的作家。 从导言开始就有种史诗感,给跪了。。

  • 1 长日将尽 2022-12-08 09:46:24 上海

    未完成稿,缺乏连贯,自说自话,过度解读。这种冷僻偏门的书不值得去翻译,更无须浪费时间阅读。“the classical journal”1963年vol. 58有Fornara的review

  • 0 鸿渐 2023-12-23 10:09:06 北京

    看着很累的一本书,多为文本考证,不乏洞见,但由于是未辑的手稿,要读出那些好的分析,常常是捡了前面丢了后面,做个整理更是如沙里淘金般费力。 对战壕—壁垒的分析,以及帕特洛克罗斯的分析很精彩,相对简明。其余的部分,包括很精到的对“奥林波斯戏”的分析在内,都太难抓住重点,作者的广博,也制造了阅读上的巨大(并不夸张)困难。

  • 0 Py_0228 2023-06-21 22:03:52 浙江

    文本细读,读完受到了重伤,觉得自己的《伊利亚特》白读了。

  • 0 率尔 2024-10-18 15:32:57 江苏

    太好看了,读到精彩处马不停蹄过来打5星⭐

  • 0 等待野蛮人 2025-04-24 14:19:26 北京

    一种中国说书般解读伊利亚特

  • 0 甜鬼❤ 2025-02-28 12:12:04 安徽

    莱因哈特这个人的才华值得一赞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