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第二版) 短评

热门
  • 16 GrootJiang 2022-01-23 13:36:49

    以这本书便能充分感受到张一兵教授作为当前国内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分量。在这本书里所展现的,是作者在书本空间里的自由驰骋,是在理论世界中的纵横捭阖。这本书充分展现出一本真正的评析之作该怎么写,不是将其高举头顶、视为他物,而是将其视为朋友,深入他以文字所建构出的个体的深处,既会为他拍手叫绝,也会为他仔细区分,会痛斥他的误解,也会为他的不幸悲鸣恸哭,这种真挚的情感流露实在令读者动容。深爱这本书里所刻画的阿尔都塞的形象:锐利而落寞,激进而保守,纯粹而挣扎。此书的第七、八章归纳得相当好,此书为新译的《论再生产》所增补的两章多的内容写得相当好,此书悲怆而深情的结束语写得相当好!

  • 13 苏伊卡 2022-11-29 00:27:59 湖北

    兵哥啥时候能低头看,啥时候才能理解阿尔都塞

  • 6 Liar-ostrich 2024-01-06 13:00:20 四川

    读同系列丛书的齐泽克是没吃饱,没看够。读这本的感觉是不知道阿尔都塞要干嘛,可能读阿尔都塞还是要亲临文本吧,这种名词解释式写作诠释不出阿尔都塞的思想

  • 5 L'héritiers 2024-05-31 12:43:30 湖北

    大号导读书😋 理解阿尔都塞的两个抓手:天主教的影响以及结构主义带来的对个体存在的否定;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进而强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创造性 以及阿尔都塞的重要理论创见:意识形态 不过阿尔都塞对于传统文本阅读不够仔细,有些地方显得苍白、粗糙、独断,同时阿尔都塞也深受法国科学主义乃至拉康精神分析的影响 要想进一步把握牢阿,还是要回到原典和整个西马史上去

  • 10 埃迪卡拉海底猫 2023-03-15 10:07:26 天津

    主要看了后边几章 更新:太古早了,兵兵大概是没有看后来整理出版的70年代文本,这样才会对偶然相遇唯物主义给出如此负面的评价

  • 1 决然 2024-06-09 10:29:04 浙江

    最好的阿尔都塞入门书

  • 5 玉米的名字 2021-12-14 20:25:09

    书的手感真的很好!但是张一兵老师是不是在炒冷饭?书07年就出了第一版,长篇绪论也是近几年发过的论文

  • 0 clsb 2024-03-01 04:26:31 陕西

    颇为优秀、瑕不掩瑜的阿尔都塞导读与研究读物 如果仅说一个方面的话,作者选择了对话这一哲学文本“天生”的书写方式,其至少包含了作者与阿尔都塞、阿尔都塞与他自己、作者与他自己(以特殊字体标出)、阿尔都塞的(众多)诠释者与作者和阿尔都塞、阿尔都塞的反对(或是解构)者与阿尔都塞——以概念演进为重点,一级与二级(即元思想)地为我们展示出一既多元又主次分明的阿尔都塞文本学诠释历程。无疑是远超及格的(小声)

  • 1 怒眠 2023-07-22 21:59:04 广东

    匆匆看过一遍,其实是复习,因为几年前看过第一版了。

  • 2 Skankhunt42 2023-09-13 00:36:49 北京

    兵子哥确实国内T0学者

  • 1 terminal 2023-10-03 20:15:18 上海

    这写得真是好,兵兵确实不负他的江湖地位。

  • 0 欧阳殉 2024-11-12 20:07:28 湖北

    从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时期的阿尔都塞的方法论构件入手,经由“问题式”“症候阅读”“意识形态”“认识论断裂”等概念的阐释,张老师立体地展现了阿尔都塞学说的核心概念以及用此来解读、重构马克思学说的基本面貌,读起来还是比较有启发的,尤其是从作为主体维度的理论生产方式的问题式出发可以直接将后面的一系列概念串连起来。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的方法捍卫了马克思学说的科学性,将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扭向了科学主义,拉康哲学影响下的去主体化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也颇有洞见,但意识形态与科学的独断二分和过于机械的决定论又似乎让人看不到开展实践,克服特定结构的可能性,这的确值得反思——可惜张老师没有单独开一章出来论述阿尔都塞的理论悖谬,尤其是说阿尔都塞的“方法论帝国主义”缺乏本体维度,我对此也不是很明朗。

  • 3 A.F 2023-08-07 00:18:35 甘肃

    相比于阿尔都塞的问题式,库恩和波普尔简直不值一提

  • 0 momo 2025-01-10 12:14:05 广东

    比起解读的阿尔都塞,张一兵在本书提出的方法论价值更高,但与其说是张一兵提出的不如说他沾了福柯的光

  • 0 ульянов 2023-10-27 17:38:41 广东

    和其他解读阿尔都塞的文本不同的是兵哥借此机会重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史,对后面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褒贬不一,可能是文本是较早的原因

  • 0 生活在别处 2024-05-06 19:09:21 北京

    引言写得精彩,后记感人,增补了一百多页也实属不易,但阅读体验并不好。一是书本身是讲稿整理形成,有些地方较为口语化,很让人出戏。接下来批评阿尔都塞的地方也没做过多论证。二是某个注释上有些小错误。

  • 1 沈长一 2024-07-10 16:13:48 江苏

    《阿尔都塞:关键概念》兵兵著。

  • 1 阿部由紀夫 2024-03-30 19:15:10 河南

    兵哥没把自己和阿尔都塞当一类人,但是做的事是那么个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