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lio 2022-03-10 12:40:34

    “词以境界为最上” 人生又何尝不是呢。既知“思量”乃悲剧之源,依然不断让自己的需求愈精,知力愈发达,“境界”是在痛苦中打磨出来的,被“钟表之摆”打磨成的珍珠。

  • 20 赵水水 2022-02-22 18:09:14

    王国维居然这般不喜姜夔,几多赞赏,更多嫌诟。但我犹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光阴苦短啊,难赋深情。

  • 7 马掰掰 2021-10-18 14:31:07

    有意思,一段王国维原文,一段叶嘉莹点评,时空对话,完了还附上王国维提到的诗歌原文,这个版本很适合一片一片赏读,一天读一二片,再细品文中提到的诗词,了解相关背景。另外附录叶嘉莹品读王国维词选,也精彩。

  • 2 法国梧桐 2022-03-06 15:58:00

    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是一部用传统词学批评文体的词话表现新思想的著作。其思想观点与清代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常州词派有明显不同乃至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间词话》具有“反主流”“反传统”的意识。《人间词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词学著作,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代词学思想及词学流派的生成和发展上。民国时期具有现代精神的词学家也被称为“新派”。从现代派词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王国维是启蒙者,胡适是奠基者,胡云翼、郑振铎等人是开拓者。现代派词学烙有《人间词话》深刻的影响印记。

  • 4 柏冬 2022-01-23 11:30:57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时,叶嘉莹不满三岁。但从叶先生的解读中,能看到两个素未谋面的词人,跨过风和星辰,懂得彼此。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以古往今来,很多人其实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大醉吧,就现在,就当下。明天会发生,但是把明天交给明天吧,人生何处似尊前,且饮且歌且狂纵且泪流。

  • 24 闲敲棋子张爱财 2022-01-04 14:47:48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一般都是早上起床那会儿翻开细细的读,所获颇多。

  • 17 挚野 2022-04-04 23:22:35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先生怀风雅之骨被诗词拯救,同样以弱德之美复活诗词,凭借典雅细腻的文笔,融入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娓娓道来。

  • 20 三宅 2022-03-25 10:22:13

    这个版本本身就是一件工艺品。这种书要放在案头,有空了随手翻开读两页,翻到哪里就读哪里。

  • 0 SailingtoU 2022-02-28 18:58:31

    要不是叶嘉莹,不知道我何时有勇气捧起《人间词话》?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也是一种开始,就像我开始聆听古典音乐,开始欣赏绘画艺术,以后还会时常翻看,感受艺术之真善美。

  • 4 ᴰᴼᴿᴼᵀᴴУ 2022-02-28 15:32:20

    完全围绕王国维对《人间词话》的解读来评述,忠于《人间词话》本身是本书的最大优点,没有信马由缰东拉西扯,如果对未刊稿也讲评一下就更好了。读《人间词话》的默认要求是读者腹有诗书,不然就不懂引用诗词的出处和背景。字数不多,读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的一本书。 王国维谈论诗词,核心是“境界”,真切是境界的源头,就这一点来说,王国维的论述也是相当集中的。

  • 1 波西米亚人 2022-02-04 06:08:42

    有些读不懂,但很棒!

  • 0 小寒 2021-12-07 07:13:30

    这本书上架时间不长,正好上一本小说看完,想着,人间词话听闻很久,不知道除了三境界之说,还有其他什么内容。真是最为流传广的造就声名。各种词读了一遍。很多是从未读过的,算是借着阅读人间词话和点评,把词也看了一些。

  • 1 言西早谭 2021-10-24 11:30:32

    两位词学大师相隔近百年的思想碰撞,读后对词的境界有了新的想法

  • 1 豆浆不水 2021-10-24 21:53:09

    这个版本的《人间词话》在王国维先生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解读,内容通俗易懂,绝对适合各类人群阅读。

  • 1 狗毛蛋儿 2021-10-29 10:35:27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狗毛蛋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5972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首篇就讲到了“词以境界为最上”,整篇对五代、北宋的词的解读时,也围绕着“境界”二字来阐述。流传到现在,有一段作为古今成大事者追求的三种境界,一直为诸学者追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1 自有我在 2021-10-29 13:44:21

    叶嘉莹讲评《人间词话》,凭借着她广博的知识,对于这本词论进行的系统的讲评。也就形成了这样一本优美而全面的书籍《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在这本书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逐段逐句的进行了讲评,而且更是不断引申分解,让整个诗词讲解清晰明了,也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讲解的同时,本书还把那些引用的诗词全文都附在文中。无论是《人间词话》还是叶嘉莹的讲评都是以这些诗词为背景。我们在看这些讲评时,同时去阅读这些原诗词,理解也就更容易,更深刻。 《人间词话:叶嘉莹讲评本》,一本书、两位国学大师带我们进入词的世界,真正理解中国古诗词。

  • 0 村口王师傅 2021-12-30 14:03:21

    一直想看而终于看了的

  • 1 夏恋蝉衣 2021-12-03 01:06:26

    我忽然觉得《人间词话》对于写作也是有益处的。比如作者提到隔与不隔:写情感或写景,要真切体会感受才是不隔,只用典会隔;再比如境界,古人诗句境界高(如贾岛诗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被用于词“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化用成词句,也不代表你境界就高,因为这不是你自发的境界。

  • 8 递剪刀的礼仪 2021-10-19 19:06:56

    我一直觉得宋词格局小,但看王国维和叶嘉莹的讲评,倒是能觉出些疏阔的气象。本来对《人间词话》没兴趣,因为叶嘉莹在读,但读着读着,也被其中境界感染。诗人之眼几难得,赤子之心最可贵,敬人生三境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