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全新修订版,相比于旧版,增补近三万字,新增大量彩色插图,内容结构大幅优化,精心编排。书的内容,以军机处为视角来展现清朝权力运作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现军机处在清朝中晚期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可读性很高。
挺好的普及读物,能串起一些事件跟人物,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清朝决策层面历史故事大速写。。。给作者历史史料的收集功夫点个赞。书本身,零碎了点,虽然作者试图每个朝代确立一个主题,但好像少了些线
用来了解清中后期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从雍正朝写起,但是真正的高潮还是在咸丰及之后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该变局最终彻底改变了军机处制度。皇帝不得已打破惯例,让恭亲王(年金二十岁!)领军机大臣,处理棘手的内外交困。但是,军机处这一本质上为皇帝秘书班子的制度,无法适应当时立宪的要求,最终为责任内阁取代。从读历史的角度,最吸引我的还是恭亲王奕䜣。前后四次被哥哥、嫂子(两次)和侄子以本质上嫉妒或者猜忌的原因革去首席军机大臣职务,又之后不断被起用,最后死在了这个职位上。归根结底还是奕䜣本人办事能力强,容易引起忌惮,但那个时代又需要他这样有皇族声望、能力卓越的人。他可能需要比之前的傅恒更谨慎、更顺从才能稳坐那个位子。
颇为流水账…进入晚清与高阳的慈禧全传大量重叠,sigh,就当复习了
3.5星吧。通俗读物。kindle电子版错字真多。
因为有大量相关记载与清人笔记年谱的提供资料,这本写的蛮详细的,不会像史料枯燥,书最后有很长的横页可以简略看到始末,硬壳,封面挺好看的,纸张不错。
以雍正建立,基本上与清朝一起灭亡,军机处的二百年,差不多也是大清大部分历史时期。此书通俗易懂,故事趣味强。
回顾历史,再看今人,他们只是犯了所有权力海中的人都会犯的错。
流水账,也不算特别严谨,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了晚清时期,不过也正常,纷争多的时期可写的内容才多。
高级版故事会。
讲左宗棠那里,不由喷饭。 又.言“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后四处抢劫,闯入盛昱家中时,见图书狼藉满地,只有一名老妪看护着重病的盛昱。洋人士兵道:“此读书人家也”,掩门叹息而去。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盛昱病逝,享年五十岁。” 此段颇不解,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为西历1900年1月1日至30日。而联军入京为西历8月14日,事在光绪二十六年。何以见到“一名老妪看护着重病的盛昱”?言光绪二十五年死,岂不矛盾?
重点还是放在了鸦片战争以后得军机处。外有列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腐朽的反动阶级,李鸿章糊表匠可以说是军机处的缩影。一个老大帝国是如何一点点分崩离析,清流、督抚、宗室,各路人马可以说都有责任,苦的只是老百姓。清末的官场各种怪状又何尝不会出现在现在以及未来。
几乎是捏着鼻子开完的,枯燥乏味,堆砌前人研究成果加部分故事会
普及读物,但不少错误,比如外务部偶尔会写作外交部、“述旨”被解释为军机大臣向军机章京转述谕旨......诸如此类。不见制度,只有故事,看来看去也很难从书中了解到军机处到底“是什么”。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帝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清朝君主集权的优势,而导火索是一场发生在帝国西北边陲的战争。到了晚清时节,军机处的弊端显现,已无法裱糊残破的大清,最终被昙花一现的内阁取代。宣统二年九月初一,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之一,资政院正式开院,开始挑战军机处。由于军机处在结构上的矛盾无法克服,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军机处告别历史舞台,责任内阁成立。成立了183年的军机处至此告终,留下了一段厚重的历史,和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
文祥、奕诉、蒲安臣、倭仁、沈兆霖……每个人都是一定历史政治的产物。
友人贈書,讀起來輕鬆有趣,像本章回體小說
最近特别喜欢微观角度切入,代入宏大背景与历史变迁的书。可惜,书的1/2重点都放在清代中后期,对于雍乾时期笔墨较少。
适合速读了解故事,但文笔和可读性都比较一般。这一整套书都带有作者很浓重的个人思想倾向,这样一来故事性确实增强了,但对历史类书籍的定性不好。不过谁又能真的抛开个人想法来著书呢?毕竟不是起居注(。
> 军机处二百年
9 有用 认真看戏 2021-10-09 09:24:13
本书是全新修订版,相比于旧版,增补近三万字,新增大量彩色插图,内容结构大幅优化,精心编排。书的内容,以军机处为视角来展现清朝权力运作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现军机处在清朝中晚期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可读性很高。
2 有用 土狗 2022-04-03 23:48:47
挺好的普及读物,能串起一些事件跟人物,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3 有用 天宇 2022-04-03 11:17:36
清朝决策层面历史故事大速写。。。给作者历史史料的收集功夫点个赞。书本身,零碎了点,虽然作者试图每个朝代确立一个主题,但好像少了些线
2 有用 上海顾廷烨 2022-03-18 09:03:07
用来了解清中后期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从雍正朝写起,但是真正的高潮还是在咸丰及之后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该变局最终彻底改变了军机处制度。皇帝不得已打破惯例,让恭亲王(年金二十岁!)领军机大臣,处理棘手的内外交困。但是,军机处这一本质上为皇帝秘书班子的制度,无法适应当时立宪的要求,最终为责任内阁取代。从读历史的角度,最吸引我的还是恭亲王奕䜣。前后四次被哥哥、嫂子(两次)和侄子以本质上嫉妒或者猜忌的原因革去首席军机大臣职务,又之后不断被起用,最后死在了这个职位上。归根结底还是奕䜣本人办事能力强,容易引起忌惮,但那个时代又需要他这样有皇族声望、能力卓越的人。他可能需要比之前的傅恒更谨慎、更顺从才能稳坐那个位子。
3 有用 swordsman 2022-02-21 20:44:49
颇为流水账…进入晚清与高阳的慈禧全传大量重叠,sigh,就当复习了
1 有用 yield 2022-02-24 16:52:42
3.5星吧。通俗读物。kindle电子版错字真多。
2 有用 麽麽鱼 2021-11-07 14:28:27
因为有大量相关记载与清人笔记年谱的提供资料,这本写的蛮详细的,不会像史料枯燥,书最后有很长的横页可以简略看到始末,硬壳,封面挺好看的,纸张不错。
2 有用 老骥 2021-11-24 21:04:35
以雍正建立,基本上与清朝一起灭亡,军机处的二百年,差不多也是大清大部分历史时期。此书通俗易懂,故事趣味强。
1 有用 Moments 2022-05-12 10:36:37
回顾历史,再看今人,他们只是犯了所有权力海中的人都会犯的错。
0 有用 清凉门外 2022-11-05 17:15:50 山东
流水账,也不算特别严谨,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了晚清时期,不过也正常,纷争多的时期可写的内容才多。
0 有用 。 2022-10-26 11:37:48 山东
高级版故事会。
5 有用 安从延 2022-03-23 22:30:12
讲左宗棠那里,不由喷饭。 又.言“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京后四处抢劫,闯入盛昱家中时,见图书狼藉满地,只有一名老妪看护着重病的盛昱。洋人士兵道:“此读书人家也”,掩门叹息而去。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盛昱病逝,享年五十岁。” 此段颇不解,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为西历1900年1月1日至30日。而联军入京为西历8月14日,事在光绪二十六年。何以见到“一名老妪看护着重病的盛昱”?言光绪二十五年死,岂不矛盾?
0 有用 刹那公子\逆袭 2022-12-17 16:45:29 天津
重点还是放在了鸦片战争以后得军机处。外有列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腐朽的反动阶级,李鸿章糊表匠可以说是军机处的缩影。一个老大帝国是如何一点点分崩离析,清流、督抚、宗室,各路人马可以说都有责任,苦的只是老百姓。清末的官场各种怪状又何尝不会出现在现在以及未来。
1 有用 千寻 2023-09-15 16:13:05 湖北
几乎是捏着鼻子开完的,枯燥乏味,堆砌前人研究成果加部分故事会
3 有用 竹圃 2022-05-06 10:52:21
普及读物,但不少错误,比如外务部偶尔会写作外交部、“述旨”被解释为军机大臣向军机章京转述谕旨......诸如此类。不见制度,只有故事,看来看去也很难从书中了解到军机处到底“是什么”。
0 有用 哆啦大胖 2024-01-25 20:39:14 辽宁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军机处为清朝独有,首创者乃雍正帝。雍正帝为何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根本原因是想有效发挥清朝君主集权的优势,而导火索是一场发生在帝国西北边陲的战争。到了晚清时节,军机处的弊端显现,已无法裱糊残破的大清,最终被昙花一现的内阁取代。宣统二年九月初一,作为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之一,资政院正式开院,开始挑战军机处。由于军机处在结构上的矛盾无法克服,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军机处告别历史舞台,责任内阁成立。成立了183年的军机处至此告终,留下了一段厚重的历史,和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
0 有用 善柔 2023-06-24 22:30:06 青海
文祥、奕诉、蒲安臣、倭仁、沈兆霖……每个人都是一定历史政治的产物。
0 有用 Yen 2022-07-31 18:43:12
友人贈書,讀起來輕鬆有趣,像本章回體小說
0 有用 吃辣魔鬼 2022-06-06 12:02:07
最近特别喜欢微观角度切入,代入宏大背景与历史变迁的书。可惜,书的1/2重点都放在清代中后期,对于雍乾时期笔墨较少。
0 有用 北京的荔枝 2023-02-24 18:50:44 北京
适合速读了解故事,但文笔和可读性都比较一般。这一整套书都带有作者很浓重的个人思想倾向,这样一来故事性确实增强了,但对历史类书籍的定性不好。不过谁又能真的抛开个人想法来著书呢?毕竟不是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