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谋篇布局颇费心思,行文说理止于浅译
定位应该是给大众阅读的《庄子》入门书籍。作者将原籍中的故事按自己拟就的主题排列讲解,通俗易懂且不流于肤浅,书中时刻回顾诸子尤其是《老子》的思想,也能看出作者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完整的《庄子》思想理路,正是“知人论世”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体现。
我没系统的读过庄子,也没学习过道家思想,只是只言片语的略了解些皮毛。这部作品适读性尚可,28个章节,有自己的行文逻辑和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但内容的准确度和深入度,不好评估。个人而言,不太喜欢的是作者举例中,大篇幅选取庄子对孔子问道的揶揄和否定,案例诸多,偏聚焦孔子开涮,似乎夹杂了些许个人色彩。当然,也因为是个日本作家,我内心深处也有些天平失衡。
小日本写的,真是?????
要是庄子生活在现代,他发现非洲还存在着采集者部落时会不会惊呼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庄子论述自己思想的方式很有趣,很敢,虽然有逻辑错误和诡辩,但不掩其奇,部分批判儒教的言论很精彩,有孔夫子都会当场无言以对的感觉,譬如,仁义这个麻烦的学说一面世就蛊惑了世人,以至于人人都想以仁义来改变人性,人性一旦发生了改变,以后即便不是为了仁义,也会为了任意外物改变。老庄的道是自己的主张,是引导人生的依据,而儒教的道是圣人的足迹,依庄子所言,足迹无法现真身,邯郸学步会使人忘记自己的步伐,确实有些道理。桃花源记写于老庄思想盛行的晋代啊,描绘了理想世界无何有之乡。不管是庖丁解牛还是烧制器皿,道先于术。(老庄很玄,给我的感觉既古又现代,古是比上古还要久远的年代,早于历史开始记载的时候,现代是老庄的两千多年后。
可不可一贯也。
适合外国人读的
入门不错的,但看了全部庄子后再读收获就不多了,适合准备看《庄子》的人,对照读读。
汉学泰斗、天皇老师诸桥辙次
看得出來作者想著點東西的願望,但不知道是譯者還是書寫的問題,呈現出的內容理解上有不少問題。
治大国如烹小鲜
十几岁会喜欢听这样的内容,比较想知道庄子的所有思想是否自洽,和老之间又有什么大不同,单从本书看,会觉得多少是轻浮的道理(张口就来),到底要结合行吧。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即骈拇是脚趾中少掉的一根,枝指是手指多余的一根。 “孟孙氏比我们先行一步,因为他没有拘泥于生死。假如在梦里变成了小鸟,你就一定会飞向天空,如果在梦里变成了鱼,你就会沉没于深渊,与此相同,我们假如死掉,或许在死后另有一个世界。如果想到这一点,就不会感到悲伤了。在这一点上,孟孙才很有体悟。” 过去之事不可追,未来之事也不可忧。未来之事未来之前,不要提前担忧。有此想法,便不会烦扰于生死。 历史中的十二氏时代,分别是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和神农氏。
日译中看得不甚爽快,三四百字一个故事也是仿佛在看百家号。
过分解读庄子
挺好的普及本,适合在庄子门前张望看看里面有些什么的人。“吉祥止止”一章,谈“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作者讲了个自己的故事。说曾到福井县东寻坊玩,那里多海岸,常有人坠崖,漫长三十年间投崖者全部死亡,只有一个喝醉酒坠崖的人活了下来,而且没有受伤。惊了……
此书谨代表作者对庄子的理解 或者说 作者对作者自己的理解 庄子一书是一面镜子 读出来的内容常常是自己 我也通过读这本书的过程看作者读庄子从而管窥作者大致的性情 实在是有趣。只是作者对无生有 道生一 道是无的解读实在不太赞同 有无之说绝不止这么简单 生了有就存在着无 看上去无其实是因为存在有做对比才知道什么是无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无 无在这里是否更像一种根本不能被想起从而不能被产生的混沌状态 一旦想法产生无有也产生 类似量子纠缠 薛定谔 就像我在这里说我不赞同作者的这一看法 又陷入了可不可的无意义争论 但这无意义争论又如何能说它一定是无意义 这是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 恰好是庄子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 庄子物语
2 有用 瞿鹊子 2022-02-12 21:33:07
谋篇布局颇费心思,行文说理止于浅译
1 有用 王振宇 2022-01-28 12:58:36
定位应该是给大众阅读的《庄子》入门书籍。作者将原籍中的故事按自己拟就的主题排列讲解,通俗易懂且不流于肤浅,书中时刻回顾诸子尤其是《老子》的思想,也能看出作者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完整的《庄子》思想理路,正是“知人论世”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体现。
0 有用 大江春泥 2023-12-17 22:34:23 北京
我没系统的读过庄子,也没学习过道家思想,只是只言片语的略了解些皮毛。这部作品适读性尚可,28个章节,有自己的行文逻辑和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但内容的准确度和深入度,不好评估。个人而言,不太喜欢的是作者举例中,大篇幅选取庄子对孔子问道的揶揄和否定,案例诸多,偏聚焦孔子开涮,似乎夹杂了些许个人色彩。当然,也因为是个日本作家,我内心深处也有些天平失衡。
0 有用 芙啦薇 2024-01-04 20:20:24 北京
小日本写的,真是?????
1 有用 不平和無情緒 2023-09-01 04:10:08 上海
要是庄子生活在现代,他发现非洲还存在着采集者部落时会不会惊呼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庄子论述自己思想的方式很有趣,很敢,虽然有逻辑错误和诡辩,但不掩其奇,部分批判儒教的言论很精彩,有孔夫子都会当场无言以对的感觉,譬如,仁义这个麻烦的学说一面世就蛊惑了世人,以至于人人都想以仁义来改变人性,人性一旦发生了改变,以后即便不是为了仁义,也会为了任意外物改变。老庄的道是自己的主张,是引导人生的依据,而儒教的道是圣人的足迹,依庄子所言,足迹无法现真身,邯郸学步会使人忘记自己的步伐,确实有些道理。桃花源记写于老庄思想盛行的晋代啊,描绘了理想世界无何有之乡。不管是庖丁解牛还是烧制器皿,道先于术。(老庄很玄,给我的感觉既古又现代,古是比上古还要久远的年代,早于历史开始记载的时候,现代是老庄的两千多年后。
0 有用 holly2007 2022-09-05 19:06:19 江苏
可不可一贯也。
0 有用 Eimer 2024-04-21 11:01:29 四川
适合外国人读的
0 有用 川端鲁慢 2024-07-23 16:47:58 贵州
入门不错的,但看了全部庄子后再读收获就不多了,适合准备看《庄子》的人,对照读读。
0 有用 Ports 2023-12-12 16:09:32 山东
汉学泰斗、天皇老师诸桥辙次
0 有用 精神苦行僧 2023-01-02 14:31:54 陕西
看得出來作者想著點東西的願望,但不知道是譯者還是書寫的問題,呈現出的內容理解上有不少問題。
0 有用 ming ni 2024-09-11 14:58:03 法国
治大国如烹小鲜
0 有用 Rsld(黑泥版) 2024-11-03 17:37:03 江西
十几岁会喜欢听这样的内容,比较想知道庄子的所有思想是否自洽,和老之间又有什么大不同,单从本书看,会觉得多少是轻浮的道理(张口就来),到底要结合行吧。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即骈拇是脚趾中少掉的一根,枝指是手指多余的一根。 “孟孙氏比我们先行一步,因为他没有拘泥于生死。假如在梦里变成了小鸟,你就一定会飞向天空,如果在梦里变成了鱼,你就会沉没于深渊,与此相同,我们假如死掉,或许在死后另有一个世界。如果想到这一点,就不会感到悲伤了。在这一点上,孟孙才很有体悟。” 过去之事不可追,未来之事也不可忧。未来之事未来之前,不要提前担忧。有此想法,便不会烦扰于生死。 历史中的十二氏时代,分别是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和神农氏。
0 有用 怖海弄潮儿 2025-03-16 19:28:50 上海
日译中看得不甚爽快,三四百字一个故事也是仿佛在看百家号。
0 有用 西西弗斯 2022-08-25 14:48:12 上海
过分解读庄子
0 有用 麦心 2024-08-16 09:29:41 浙江
挺好的普及本,适合在庄子门前张望看看里面有些什么的人。“吉祥止止”一章,谈“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作者讲了个自己的故事。说曾到福井县东寻坊玩,那里多海岸,常有人坠崖,漫长三十年间投崖者全部死亡,只有一个喝醉酒坠崖的人活了下来,而且没有受伤。惊了……
0 有用 Laurent 2023-01-28 18:03:56 上海
此书谨代表作者对庄子的理解 或者说 作者对作者自己的理解 庄子一书是一面镜子 读出来的内容常常是自己 我也通过读这本书的过程看作者读庄子从而管窥作者大致的性情 实在是有趣。只是作者对无生有 道生一 道是无的解读实在不太赞同 有无之说绝不止这么简单 生了有就存在着无 看上去无其实是因为存在有做对比才知道什么是无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无 无在这里是否更像一种根本不能被想起从而不能被产生的混沌状态 一旦想法产生无有也产生 类似量子纠缠 薛定谔 就像我在这里说我不赞同作者的这一看法 又陷入了可不可的无意义争论 但这无意义争论又如何能说它一定是无意义 这是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 恰好是庄子最引人入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