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的书评 (1396)

翁小样 2012-04-08 16:47:09 中国书店2010版

独立之思想

如果饥荒,买不到吃的,你拿着黄金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心荒,换不回快乐,你顶着光环又有什么用呢?(P193) ——你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吗? 孩子0-3岁,是基本的性格养成的阶段。而14-18岁,则是世界观养成的时间段。前一个阶段的母亲参与,后一个阶段的父亲参与,都是孩子们...  (展开)
封豨 2011-11-14 13:03:51 中国书店2010版

读书笔记——拆掉思维的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石: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最好。 在我看来,以今天的房价,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说,普通人买房卖梦想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赞助,这种人的前途和发展基本被父母控股。经济不独立就一定意味着梦想不独立。 第二种...  (展开)
初见 2011-11-07 14:50:44 中国书店2010版

对生活多一些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买车买房,稳定的工作,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感,不得不承认为了安全感,我们确实牺牲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激情,内心深处的梦想。我们不是去追寻我们真正想要的,而是追寻自己所谓安全感。 ~很多时候你所谓的没兴趣,实际上是对失败的一种恐惧,真正的兴趣只需要全情投入...  (展开)
江湖momo子 2011-10-19 19:36:32 中国书店2010版

拆墙给我的启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告诉我,肯德基老爷爷并不是65岁才开始卖炸鸡的,他也不是当兵的,他的上校是个称号。 我猜古典也看过《异类》,因为我见到了比尔盖茨的故事和一万小时的理论。这把他拉到了和我比较近的位置,和乔斯坦贾德一类人不同。 房子这件事要放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解决,我想巴菲...  (展开)
limiko 2011-09-29 15:22:41 中国书店2010版

你的思想需要一次暴力拆迁~

豆瓣2011年初推荐过这本书,下载来看很有收获。 感触之一:“过早的购房者几乎与创业、转换 行业和快速升值无关。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个暴力拆迁掉目前年轻一代“唯房是为”,买房才是硬道理的思维模式。 看完我在想古典老师有几套房呢?如...  (展开)
喜欢纸书 2011-09-02 14:40:56 中国书店2010版

献给所有疲于奔命的人——当然,这包括我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话题一、巴菲特的房子 重点1:安全感和对自己的投资 房子是大多数人获得安全感的主要方式,但是这个shelter会占用我们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些本可以用来为自己投资,不断提升自己,做有意义的事儿。 重点2:安全感来自给予而非获取 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好,就希望得到回报,因...  (展开)
寂静的小螺旋 2011-08-03 23:20:59 中国书店2010版

诚意可嘉,但是实力不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晚临睡前终于看完这本搁置很久的书,却怎么也想不通当时怎么会买下。对于我来说,买书就像买衣服,买房,除了有熟人会推荐好的搭配,好的地势外还要反复挑选,了解内情,是不是合身,看气场是否相符。有时没货或者价格过高的情况下,还要耐心等待。各种龟毛的挑剔只是源于...  (展开)
WangYu863 2011-06-19 14:00:45 中国书店2010版

狗血 狗血

像是对一个人做评价一样,对这本书还是两点分,首先还是捡好的说。 书中对实例做点评,做比喻这些我认为还是很给力的。 狗血的是:我总结来总结去,文章就那么三个要点。 一是不要做职业奴,房奴,爱奴。不要将我们的理想典当换来安全感。(然后对于怎么给自己找动力,诸如...  (展开)
渣克名爵 2011-06-11 19:34:11 中国书店2010版

好书,适合浮躁的年轻人

作者是有经历的人,才会写出这么有经历的书,但不可否认,里面的许多知识与斯科特·派克写的《少有人走的路》相重叠,一个人的拆掉思维里墙的过程既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过程,里面的好多知识都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当代中国人一个心理状态,不可否认的一本好书,但...  (展开)
知世 2011-05-25 17:22:52 中国书店2010版

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对现阶段的我的触动比较大的是面对恐惧和没有安全感的分析 一、面对恐惧 恐惧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无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学了一句彪悍的话 fuck you!that's me!any way! ...  (展开)
修摩托车的禅师 2011-05-20 17:15:06 中国书店2010版

从王阳明到古典。

我先承认,这是篇谄媚的,取巧的文章。 我喜欢把死人和活人联系到一起,喜欢对高深的哲学进行庸俗化的解读,喜欢看到抽象的理论在粗糙的现实中起作用。所以我喜欢周国平和德波顿这样的人,把哲学生活化;喜欢余秋雨这样的人,把古人心意白话化;喜欢蔡志忠那样的,把孔子老...  (展开)
识途 2011-04-26 09:23:01 中国书店2010版

不是书评,只是读后感

1:你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大多数时候在于你想不想做成一件事。 2:你是愿意一生平庸还是愿意接受努力后的失败。 读书速度比较慢,以后慢慢的添加上去。书的纸张感觉有些硬,对思想的震撼还是挺大的。 为什么一直提示我评论太短了呢,我说了未完待续,豆瓣是否是否可以再人性一...  (展开)
everglot 2011-04-19 06:26:48 中国书店2010版

没找到什么新思想

书评价很高,但是看了半天没看到什么新内容。大概就是说不要给自己设定界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这不就是典型的成功学的培训模式么。还有举的很多名人的故事,都是世人皆知的,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鲜感。没有耐心看完,如果我错过了什么精彩的内容,有人能提醒下么?谢谢。  (展开)
黑山老妖 2011-04-18 21:28:26 中国书店2010版

不要被安全感奴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记得汶川地震的一个星期前,古典老师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关于职业规划,很受启发。之后就从古典老师的博客中得知老师奔赴地震前线,在得知古典老师出书之后第一时间从当当上淘了一本先睹为快,到现在已经看了三遍,深受启发。 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获得安全感,这是基...  (展开)
@挪 2011-04-12 12:03:22 中国书店2010版

几个觉得不错的观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完全是为了京东的满50减10块凑数用的,拿到手读读发现也有一些不错的观点。当然在同类书里还是觉得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更经典更彪悍。下面摘录几个我觉得“拆墙”拆得还不错的观点: 1.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要回来的 在这个飞速转变的时代里,我们的确看到...  (展开)
lina 2011-04-07 20:13:02 中国书店2010版

还是成功学

用巴菲特的例子真的很没逻辑,就说3点好了:1,美国的环境和中国是大大不一样的,结婚时租房对他们来讲是再正常不过了,不像中国,房子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2,假如有压力才有动力,那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买房结婚后,更有责任和压力去努力挣钱养家,而且结婚后获得的另一半的支...  (展开)
serori2008 2011-04-03 21:00:03 中国书店2010版

不能不说这一本书是很多书的整合

今天买的书到了。先看了这一本。看到第一章就小有失望,第一章就是以眼下最热点的房子为例子,思路似乎是《穷爸爸,富爸爸》的现金流。。。。接下来的几章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些心理学的经典著作的影子,讲述成功的那章可以说就是《异类》的截取版,举的例子比尔·盖茨也是从...  (展开)
左岸Waterylife 2011-03-17 20:06:23 中国书店2010版

又是一本说教书

书的前半部分还行,作者抛出了两个很好的概念,“思维的墙”和“心智模式”,但论证太肤浅,功利性太强;后半部分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说教意味太浓,让人看不下去,感觉就像是在凑字数,当下中国人写书的通病——浮躁。 此外,本书中的心智模式理论来源于马尔茨先生伟大...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69 70 后页> (共1396条)

订阅拆掉思维里的墙(白金升级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