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历史写作者刘勃所著的一部孔子传记,也是对《史记·孔子世家》的一次精读。刘勃参照《论语》和《左传》等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信息比对,将孔子的人生际遇放置在春秋末期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并展开多重线索的想象与推测,以更多元的视野来诠释孔子的“成圣之路”,为读者理解孔子的选择、思想和境遇开拓出一个丰富的空间,提供了一些既有趣味又有启发意义的思路。
作者简介 · · · · · ·
刘勃,历史作家、编剧。在《读库》《中堂闲话》等书刊上发表过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出版《战国歧途》《失败者的春秋》《司马迁的记忆之野》等书,与人合作过电视剧剧本。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作为最早一批网络作家,刘勃以解读西游、金庸起家,深入介入历史写作。面对过去的人物,刘勃尽力持理解之同情,不求全责备,也不滥加虚美之词;对于古代中国,也将其放置到世界历史的横向坐标中。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找不到足够的公务人员到螺丝钉管够,这个社会转变怎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办私学,普及教育,把怎样治理国家的秘密,向大众传播了。 可以说,孔子用自己的行动,推毁了自己理想的社会基础。孔子没意识到,这一辈子,他干的最重要的事,其实就是这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去南方 -
君子关心美徳,小人关心乡土。也就是说,君子更容和品德、才学相近的人在一起;小人喜欢搞“老乡会”之类。 君子关心刑罚,小人关心好处。这不是说君子看重刑罚的作用,而是说,君子更害怕犯罪被惩罚,做事讲究风险最小化;小人为了好处更勇于冒险,所谓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就是小人的作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圣人治鲁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匏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匏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 更多书评 26篇
-
Alice (充满矛盾的人生!)
最后一章名曰《麒麟之死》,一开始无知的我以为是什么侦探小说……对不起!原来是有一个版本里,孔子看到国君围猎是猎到了麒麟,感到乱世出瑞兽,视为不详,而自己也是生不逢时,死期将至了。在这一章,作者刘勃选取不同版本,其实在层层论述孔子之死,没有那么悲壮,他生活的时代,从现如今望去,已然是中国历史上很不错的时代了;但同时,孔子的离世,也是很悲伤的,他充满了矛盾的一生,被后世怀着各种目的利用和曲解,他死...2022-04-10 01:09:40 2人喜欢
最后一章名曰《麒麟之死》,一开始无知的我以为是什么侦探小说……对不起!原来是有一个版本里,孔子看到国君围猎是猎到了麒麟,感到乱世出瑞兽,视为不详,而自己也是生不逢时,死期将至了。在这一章,作者刘勃选取不同版本,其实在层层论述孔子之死,没有那么悲壮,他生活的时代,从现如今望去,已然是中国历史上很不错的时代了;但同时,孔子的离世,也是很悲伤的,他充满了矛盾的一生,被后世怀着各种目的利用和曲解,他死前,也不太开心,心爱的弟子、儿子先他而去,独留他立于天地间,唉,大概是精神上的晚景凄凉吧。
P346 的一句“也许特别值得珍惜的就是,那是一个听得清骂声的时代”。读至此处真是潸然泪下,是呀,逝者如斯夫,时光从来不曾停下脚步,经年过去,我们真的进步了吗?
回应 2022-04-10 01:09:40 -
东南五环卡比兽 (飞呀飞呀我的马)
君子关心美徳,小人关心乡土。也就是说,君子更容和品德、才学相近的人在一起;小人喜欢搞“老乡会”之类。 君子关心刑罚,小人关心好处。这不是说君子看重刑罚的作用,而是说,君子更害怕犯罪被惩罚,做事讲究风险最小化;小人为了好处更勇于冒险,所谓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就是小人的作风。2021-12-12 22:24:38 2人喜欢
-
从找不到足够的公务人员到螺丝钉管够,这个社会转变怎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办私学,普及教育,把怎样治理国家的秘密,向大众传播了。 可以说,孔子用自己的行动,推毁了自己理想的社会基础。孔子没意识到,这一辈子,他干的最重要的事,其实就是这个。
2021-11-27 10:46:39 2人喜欢
相关图书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暂存-上海暂无 (喵呜)
- 藏书单 (不一定)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藏书满屋是生涯<续> (花开花落)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匏瓜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马新兵 2022-03-09 14:38:43
作者利用《史记》、《左传》和其他典籍的线索,拼写而成的孔子小传。有意思的是,作者并不试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孔子,用作者的话,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做一点通俗化处理,间或发表一点个人感想”。
0 有用 lemmo 2022-02-15 23:27:01
串起《孔子世家》《左传》《论语》等文本来写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孔子,巨大变革转型的时代造就了大师,“百家后代”无论尊孔还是贬孔,都多多少少孔子的影子。孔子已成圣人,真孔子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为权所用,太纠结“真孔子”真就太不识时务的。
0 有用 Ink 2022-03-21 15:41:51
读起来通顺自然,写的又贼好玩搞笑,建议吐槽大会直接邀请作者。
9 有用 阿俊 2021-11-06 09:51:13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世俗性、常识感和包容心,都是仁者爱人的表现。但太沉溺于这些,人可能丧失原则和底线,因此也一定不能忘了为仁由己。黑格尔鄙视孔子的话,说孔子那里没有什么思辨的哲学,讲的都是常识道德。话说得虽然难听,其实并不错,只是今天看,那些苦心经营出来的包罗万有的神学或哲学体系,都已经过时得非常彻底,反而是世俗化、碎片化的常识道德,更经得起时光的考验,用孟子的话说,这叫“圣之时者”。
1 有用 鸿渐于陆 2022-03-28 16:43:48
刘勃真是经典作品通俗化的优秀代表了(杰出?甚至想说)
0 有用 K.J 2022-06-29 20:55:28
仍是刘勃惯常的行文路数,只是与前几本横向比较,《匏瓜》未免失之肤浅,更像是被老六逼着写的~真心建议刘老师歇歇,花个两三年时间攒个大的,春秋战国这么大个题目,零敲碎打可不成啊
0 有用 azou 2022-06-27 19:07:51
之前对孔子的理解都是圣人,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一个凡人孔子
0 有用 波士顿蕨 2022-06-21 11:39:25
相比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更喜欢作者的评议。
0 有用 xur16 2022-06-21 01:11:41
孔子一生与春秋时代背景的结合。不失为了解孔子其人的通俗历史读物。
0 有用 半仙儿 2022-06-18 18:25:27
刘勃老师塑造了一个天真、世故还有点直男癌的孔子形象,相比于孔子的神像,我更喜欢这样的孔子,因为仁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