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自由与道德 短评

热门
  • 8 沧海一粟 2022-02-10 23:55:32

    “法律不能仅仅因为某种行为根据特定社会中被广为接受的标准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就对其进行管控。” 这样的句子,译者读了都不觉得费劲吗?那些夸本书翻译很好的评论,真的仔细读了吗? 在手边没有原文的情况下,试修改为:“根据特定社会中(为人)广为接受的标准,某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法律不能仅仅因为这样(的理由),就限制此种行为。”

  • 3 壬冬 2021-12-07 15:14:09

    法律不是道德的底线,法律的底线是自由,自由的底线是他人。“我没有证明这些(道德)东西不具有价值并且不值得人类社会为之付出自由的丧失;但若已展示为了这种代价而付出了什么,也许就已经足够了”

  • 3 陆上行舟 2022-02-18 15:41:08

    搞法学的确实头脑清晰。通过不断的区分来削弱对立观点的论证效力。翻译偏硬但可读。

  • 5 果味儿vc 2021-12-08 17:34:35

    曾经听过一个有趣的类比:一位胡搅蛮缠的古朴卫道士战胜一位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最佳的策略是,激怒你,接着将你拖入他的主场,最后凭借经验战胜你。读本书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哈特在曾经那个保守主义的英国持守住了自己的“先锋”立场并将对手的论断一一回击。当然,这可能催生一个副作用,即这绝不会是哈特对其道德理论的整全展示,而是其随着对手抛出的论据缓缓展开的细碎回应。译笔上佳,文末所附“异见者”菲尼斯的商榷发人深省,怹老人家也把视野由道德哲学拉入了政治哲学语域(如果二者是可分的话~

  • 0 残灯火 2024-09-13 10:57:10 广东

    “…由于论战对手不够高明,哈特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

  • 3 浮一白 2022-03-28 21:40:53

    读这部著作最大的感受是,它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有意义,它的观点已经被内化在社会生活中。

  • 2 大明康熙年制 2022-03-28 21:34:10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哈特自己的原因,感觉不如最近的另外一本。

  • 0 萧士达高维契 2022-03-19 00:52:30

    翻译略别扭。哈特的论证也不在最佳状态。或许以后再读读。

  • 2 Cardea 2022-02-18 00:30:57

    定语多不是问题,没有标点才是,

  • 0 π 2022-01-27 14:57:06

    这本是哈特1962年在斯坦福具有论战性质的三篇演讲,这个演讲接续了百年前密尔《论自由》和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对“道德的法律强制”(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的讨论。哈特对“实在道德”和“批判性道德”进行了区分,这是这本书中最关键的区分。【PS:这种是不是可以类比于《法律的概念》中的“外在观点”和“内在观点”的区分?(这个后面再读再去体会)】哈特将德富林和斯蒂芬这两位法律道德主义者的主要观点提炼为“温和命题”和“极端命题”。但是看下来发现,哈特的攻击对象是“实在道德(一种社会事实)的法律强制”,而非“批判性道德(规范性理由)的法律强制”,这使得攻击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译者所附菲尼斯的《作为政治哲学家的哈特》也挺有意思,可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 4 Payphone 2021-12-21 22:43:38

    非常简练的论战作品,但传达出的六十年前自由左翼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家长主义、强制道德、征成刑罚实践与征成刑罚尺度,都有所启发。“法律不能仅仅因为某种行为根据特定社会中被广为接受的标准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就对其进行管控。”“一条法律规则有效,但又和某些有约束力的、要求人们按照与这条法律规则的要求相反的方式行为的道德原则相冲突。”“承认个人自由是一项价值意味着至少要接受这个原则:即便别人了解到他在做什么时会觉得痛苦,他依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如果有其他很好的理据来禁止这种行为则另当别论。”“我们可以惩罚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不是为了阻止伤害或痛苦乃至不是为了阻止这种违法行为再次出现,而只是作为一种发泄或严肃表达道德谴责的手段——接近于用活人献祭来表达宗教热忱,而这种相似性令人不安。”

  • 0 山青一二三 2022-11-13 03:47:15 广东

    翻译不太行,很别扭,不如找原版自己简单翻译看看,总感觉用词、语序都掺入了译者的风格,没有很强的逻辑

  • 1 落崖风🍃 2022-12-01 23:04:16 北京

    #法原#好痛苦……

  • 2 明日未郁 2022-09-26 14:22:50 贵州

    非常喜欢钱一栋老师的翻译风格!附录菲尼斯的文章很有意义,对于深处现代性牢笼的读者关于哈特所沉默或未意识到的领域的理解提供了很大的提示和启发。

  • 0 Michill 2022-04-17 14:24:48

    哈特在这本小书里论证,实在道德的法律强制无法通过“实在道德的存续本身有价值,或者作为社会存续之必要手段有价值”得到证成。但菲尼斯的批评是,这一点显然成立,却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批判性道德是否应该由法律强制。因为哈特论敌的论证策略并非同性恋违背了某种实在道德、任何实在道德的存续都有价值;而是同性恋违背了批判性道德。这一批评是成立的,但他对哈特政治哲学方法论的批评没怎么看懂。要等读完CL再回来翻看。

  • 0 hEzo 2022-04-19 16:40:54

    算是如何在复杂的混乱讨论中依然坚持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指南

  • 0 无问西东 2024-01-11 20:05:27 山东

    明白法律和道德的区分,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由

  • 0 silent_water 2024-01-04 00:41:09 上海

    4.5/5 献给term 5 struggle了太久的法理学,我们这种依靠bursts of energy工作的人只能靠一些写起来没日没夜的习惯临时赶着写,一到final就没来由止不住狂刷影音。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