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之累 短评

热门
  • 40 1N 2022-01-15 16:06:42

    精读郭嵩焘全集,十余年功力扎实之著。筠仙之独醒,一独醒于庚申国变前之知几,激流勇退而辞南书房;二独醒于洋务通商之才识,却黯然离任于官场倾轧。筠仙之累,一累于为人书生意气,精神卓然自立而不能屈伸自如;二累于为官操切认真,虽有干才却不懂奥援、不善驾驭、不惜于得罪巨室同僚;三累于为学洞察幽微,发中西体用、政商本末之争先声,却不能见容于世俗毁誉,故唯叹“一生怀抱几曾开”。#经世丛抄#

  • 14 薪火相传 2023-10-21 15:57:15 上海

    “爱国贼”误国,历代皆然

  • 25 和光同尘 2022-10-23 14:14:29 云南

    一位在愚昧黑暗中独自思考的读书人,直到今天,不论历经什么灾祸而人的思维几乎没有改变,一样颟顸,一样懵懂。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劫难才能最终结束这样的局面呢?

  • 6 邝海炎 2023-11-18 23:31:16 湖南

    文青笔法,3星,但为郭老加一星

  • 4 玛蒂尔达 2024-06-04 11:57:48 河南

    当一个人超脱他所处的时代,认知见识眼界都达到了同辈人的顶峰时,那么他注定是孤独的,也是“失败的”,就像宗教中伟大的先知一样,生前不被众人和这个时代所理解,死后方能享有最高的荣耀。近两百年前的郭嵩焘就是如此,正如书名所写——独醒之累。郭嵩焘的真知灼见,对时局的把握,对西方深入的考察,放在今天仍是超越大多数国人的“顶流”,书中从他的著作和书信中,为读者刻画了一个“伟大失败者”的内心世界,读之不免使人泪目。可惜,我们依然与世界文明渐行渐远,希望我们能有穿越历史三峡的那天,方可告慰先贤的在天之灵。

  • 3 TYG0417 2024-01-09 20:29:05 浙江

    “在很多方面,我们其实并不比郭嵩焘同时代的滚滚诸公有更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有更高明的对于人、鬼的分辨。”诚然如斯,阅读过程中常有这种时空错乱之感。

  • 2 般若 2023-10-05 18:20:10 广东

    郭嵩焘,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第一个被举为“国际法改进暨编纂协会大会副主席”的中国人,格兰斯敦口中的“所见东方人中最有教养者”,在汉语世界中,郭嵩焘最早提及了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莎士比亚……在那个无比撕裂和复杂的晚清时局里,他对现代文明的判断和理解超越了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极限,一些见解达到了五四时代思想理论的高度,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多数人还未触及的水平,也因此造成了他在那个与现代文明还格格不入的帝国中,时常陷入四顾茫然之境。因为看到了文明层面上的差距,他的一切鞠躬尽瘁之举亦被朝廷、同僚和民众们视为“有二心于英国”、“通外”……最后真正理解他的也不是那些成为所谓清末名臣的朋友,而是互为忘年至交的严复——“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 2 mmmm 2024-08-27 14:22:24 广东

    非常珍贵的题材,裹脚布般的编著

  • 2 喝高的面包 2024-10-13 17:02:19 河南

    勉强读了100页,实在读不下去了。大部分内容是摘自日记和信件。更像是一本读书笔记

  • 1 以色列的王 2023-07-16 18:35:18 上海

    郭嵩焘著作的读书笔记

  • 18 少年张浚 2021-12-06 11:07:03

    作者是八十年代本科、硕士连读,研读古典文学,深受当时的文化热、走向现代改革与文明的大气候影响。所以,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也是这种情绪。史学论证或有不足,但文字理解、心灵的沟通,或许不缺。另一本汪荣祖的郭传,汪史学功底很深、从参考文献看,资料也齐全,但写出来的作品,总感觉隔靴搔痒。总之,还没有一本完全文史交融、真正做到知人论世的郭传。

  • 8 栗子有毒 2022-04-06 23:27:20

    感情色彩浓。使人成长的,不是年龄,是经历。

  • 8 wei_tx 2022-02-05 10:55:45

    看不下去。

  • 2 老骥 2023-12-26 12:19:54 海南

    又找到性格相近的一位名人。至此,加上北宋的苏轼,还有当代的陈行甲,已有三位。我们只有一点不同:他们大名鼎鼎,俺是籍籍无名。

  • 6 庐山罩紫龙 2022-07-01 20:06:08

    “他的挫折,远不是个人的挫折,而是这个民族有个性的出类拔萃者的挫折,同时是整个民族的挫折。”

  • 1 拉纳尔多 2024-06-08 21:40:05 天津

    其一作者湖南人对于自己老家的名人有一点好感在里面的,郭嵩焘确实有远见,但是他自己也是干过一些不合时宜之举,作者不提这点是有自己滤镜在的, 其二是作者因为是80年代本硕连读专心攻读古代汉语言,整本书写的非白文,但是整体缺乏史料,就让人感觉比学术论文类书籍还要难啃,而且全书基调是低沉压抑的,颇有文青笔风了

  • 6 蓝房子 2022-03-06 15:47:49

    值得一读再读

  • 0 瘦总 2024-01-13 23:50:04 北京

    拥有超越时代眼界、敏锐直率的人,大抵彼时是苦闷的。但好在心性通达的又不至于太钻牛角尖,能承受其累却也坚韧不垮。

  • 0 富贵斯基 2024-07-31 09:14:08 河南

    作者大发感慨占用过多篇幅,史料安排的详略不够得当。打算把另一本关于郭嵩焘的著作《处变观通》找来看看。

  • 0 derbderb 2022-08-21 22:19:09 浙江

    透彻地认识国情、洋务,充满使命感、责任感,而且胸襟宽广,思想开放,远见卓识,至真至性的人。在最高统治者,全体大臣,民众的思想还未启蒙开化时,他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不可避免的“不容于尧舜之世”,成了伟大的“失败者”。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人格,思想的敬佩,尊崇,百年之后依然有人在灵魂上支持他,赞许他,而今这世界如您所愿,这也许能抚慰其在天之灵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