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脚本(万千心理)》的原文摘录

  • 老兵不死(“谁需要我?”) 主题:老士兵觉得自己对母亲没用,与朋友疏远。因此,被诅咒永远努力工作,却无法变得富裕。他是生活的看客,无法投入其中并活得快乐。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可这使他有被需要感。死是他获得解脱的唯一方法,但他又不能真的自杀,让爱他的人伤心。他能做的就是慢慢消逝。 老士兵是非赢家剧本,因为对老兵来说,不大展宏图才有利于荣誉。这是“目标时间不可以”脚本,咒语是“除非他们再次需要你,否则你不能大展宏图。”他属于“之后”剧本,“战争结束之后,你只能慢慢消逝。”等待时间用帮助别人和谈论当兵时的事填满。 消遣:回忆战争 游戏:“我只是想帮助你。” 对立主题:停止杀死自己 许可讯息:融入他人,大展宏图。 (查看原文)
    如林 3赞 2018-11-21 21:38:10
    —— 引自第199页
  • 1. 我+你+。这是“健康的”心理地位(在心理治疗中,是患者“康复”的心理地位),是过上美好生活的最佳心理地位,是真正的英雄、王子或公主拥有的心理地位。其他心理地位或多或少都包含一些青蛙的方面,那是父母赋予他们的失败的性格特征。除非他们克服成功,否则将会被一次次拉下来。如果没有获得心理治疗,或自我治愈奇迹般的拯救,最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将荒废自己。嬉皮士向警察献花,试图表达我+你+,但我+是真实的,你+还只是虔诚的希望;警察愿意接受自己+,还是更愿意选择-,都不得而知,我+你+的心里地位要么从小养成,要么必须在长大后努力学习,它不可能只靠主观意愿就能实现。 2. 我+你-。我是王子,你是青蛙。这是要“摆脱”的心理地位,这类人会玩“瑕疵”的心理游戏,或者把挑毛病当作消遣或例行之事。这样的人讥笑配偶,把孩子送进劳教所,炒掉朋友和雇员。他们发动改革甚至战争,他们坐在团体里寻找下属或对手的错误,错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这是一种“傲慢”的心理地位,最糟的情况是变为杀人者,最好的情况是变成一个爱管闲事之人,视帮助“不好的他人”为己任,而实际那些人并不想被帮助。不过出于这种心理地位的人,多半还是平庸之才,临床表现为偏执。 3. 我-你+。这是感觉“抑郁”的心理地位,无论在政治阶层还是社会交往方面都感到低人一等,并且会传递给孩子。从职业的角度,他们依靠他人或大或小的恩惠过日子,在享受的同时有心存怨恨。他们的满意度很低,希望别人为他们的好感觉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会成为忧郁的自杀者,或自称为赌徒的失败者。他们想摆脱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此会把自己隔离在幽暗的房间或峡谷里,或将自己送进监狱、精神病院,他们总有“要是……多好”以及“我本应该”的心理。 4. 我-你-。这是“无意义”的心理地位,并有很多“为什么不”:为什么不自杀,为什么不疯掉。临床表现为精神分裂。 (查看原文)
    边文博 2赞 2018-07-18 10:43:22
    —— 引自第78页
  • 脚本分析师和剧本分析师一样,只要知道了情节与人物,就能推测当事人的最终命运,除非中间发生某些改变。例如,对于心理治疗师,他和戏剧评论家一样,很清楚地知道美狄亚已经下定决心杀死自己的孩子,除非有人和她谈话让她打消主意。另外,心理治疗师和戏剧评论家都应该知道,假如那个星期她能参加心理治疗小组,整件事情可能完全不一样。 (查看原文)
    如林 2赞 2018-11-21 02:29:25
    —— 引自第34页
  • 赢家是成功实现所说的话的人。输家是没有实现计划要做的事的人。 (查看原文)
    如林 1赞 2018-11-21 05:33:47
    —— 引自第81页
  • 在神话中,存在很多奇特的沉睡。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布伦希尔德,她被禁锢在山顶上沉睡,身边是一圈熊熊烈火,只有勇士才可以穿过,后来是齐格弗里德完成了使命。 “等待沉睡”这种脚本的问题是,假如萝丝真的找到了有金苹果的王子,她会觉得对方比自己高贵,因此一定要挑出王子的毛病,玩“瑕疵”的心理游戏,把他拉到自己的水平上。这样,她就可以再次期待自己回到石楠中沉睡。另一种情况,假如她降低要求,接受了拥有银苹果的王子,甚或从商店买来普通苹果的王子,她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她会向他发泄不满,同时继续寻找拥有金苹果的王子。因此,无论是等待沉睡的脚本,还是可以抵御诅咒的抗脚本都无法让当事人体验到满足感。另外,如童话故事中,她还需要应对王子的母亲以及诅咒她的女巫。 这个脚本非常重要,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用这样活那样的方式将自己的生命浪费在等待沉睡上。 (查看原文)
    如林 2赞 2018-11-21 03:40:32
    —— 引自第48页
  • 然而比这一切都古老的脚本分析师来自古印度,他们的预测主要基于占星术。公元前200年,古印度的《五卷书》说: 在每个人离开子宫前, 这五项都已经确定: 他的寿命,他的命运,他的财富, 他的学识,以及他的死亡。 我们只需要稍作修改,就可以更新微信版本: 以下五项来自你的父母, 在你离开子宫后的六年之内就已确定: 你的寿命,你的命运,你的财富, 你的学识,以及你的死亡。 (查看原文)
    如林 2赞 2018-11-21 04:10:57
    —— 引自第57页
  • 脚本分析师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人会依照童话或神话的方式建构人生。他们纯粹观察发现,决定一个人最终命运的不是成年后的规划,而是童年时的决定。不论人们怎么认为,怎么说将如何对待人生,似乎都是被内心的一个冲动驱使,努力争取这某个最终的结局。 (查看原文)
    如林 2赞 2018-11-21 06:01:57
    —— 引自第97页
  • 每个人在幼年时就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如何死亡。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在头脑中把这个计划带到那里,这就是所谓的“脚本”。对一些不重要的事,他可能会理智地决定,但对一些重要的事,他其实早已决定好了;他将和那种人结婚,他会有几个孩子,他会死在何种床上,当他死时谁会在他身边。这一切可能并不是他喜欢的,但却是他无形中希望实现的。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2:07:35
    —— 引自第29页
  • 脚本是一个持续的人生计划,幼年时在父母的压力下形成。一旦进入脚本,无论他感到自己在挣扎,还是感到自己很自由,都有一种心理力量,推动他走向命运的结局。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2:13:02
    —— 引自第30页
  • 脚本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父母的指令;(2)在指令下的人格发展;(3)童年时期的决定;(4)总是以某种特定的方法成功或失败;(5)确信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坚定的姿态,当下对过去的事坚信不移)。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2:24:20
    —— 引自第33页
  • 经过几次修改,脚本终于定稿了,他即将迎来正式演出——告别演出,并获得脚本的最终结局,如果脚本结局是“好的”,那么告别演出将发生在告别晚宴那样美好的地方。但如果结局是“不好的”,那么他最终向世人说再见的地方将会是医院的病床上、监狱门前、精神病院。绞架前或者太平间。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2:35:56
    —— 引自第35页
  • 几乎所有脚本中都包括了“好人”和“坏人”、“赢家”和“输家”这些角色。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不同人的脚本会有不同的界定。 在脚本分析中,赢家被称为“王子”或“公主”,输家被称作“青蛙”。脚本分析的目标就是将青蛙变成王子或公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治疗师需要了解患者脚本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并且需要了解他究竟可以成为何种赢家。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也会向赢家的方向挣扎,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想成为赢家,而只是希望做一个勇敢一点的输家。这其实是很自然地。因为一个人如果只做一个勇敢的输家,他的内心可以舒服地顺着自己的脚本发展;但如果真想成为一个赢家,他必须抛弃自己全部或大部分的脚本,重新开始。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愿做的事。 (查看原文)
    如林 1赞 2018-11-21 02:51:11
    —— 引自第35页
  •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故事结束后小红帽的生活。对他来说,遇到狼那件事是迄今为止发生过的最有趣的事。长大后,她花很多时间在树林里走动,更给人们带去食品,她其实是在盼望遇到另一只狼。她碰到的都是一些小狼仔,她瞧不起地甩掉它们。卡莉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谁是真正的狼,以及为什么小红帽大胆到可以与它躺到一张床上:狼就是她的外公。 需要说明的是,小红帽的母亲、外婆、外公的脚本一定是互补的。这样,她们才会允许性侵犯一再发生。故事中快乐的结局也是让人怀疑的,真实生活中不大可能发生。父母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是出于好意,但快乐的结局其实只是父母慈爱的“父母”向孩子撒的谎。孩子自己编的故事要现实得多,结局也不一定愉快。事实上,结局可能是很可怕的。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3:19:25
    —— 引自第44页
  • 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是关于家庭的大小,父母会玩什么游戏。例如,珍妮是是一个孩子中最年长的一个。她母亲南妮经常抱怨不想要后面五个孩子。如果你认为珍妮因此就被输入了生六个孩子的指令,那就太天真了。事实不会是这样。她其实被指令生11个孩子,然后同样抱怨后面五个是她不想要的。这样,她长大以后就可以像母亲那样,玩“我也成了这样”“忙忙碌碌”和“性冷淡的女人”的游戏了。这个例子其实可以被用来考察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理学思维。提问“一个女人生了11个孩子,并且抱怨后面五个她不想要。她的大女儿最可能生几个孩子?”脚本分析师会回答“11个。”那些回答六个的人在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上会存在困难,因为他们假设人生的一些重要行为就像不重要的行为那样是由“理智”驱动的。但其实不然,重要行为通常是由脚本中的“父母”指令决定的。 (查看原文)
    如林 1赞 2018-11-21 05:10:07
    —— 引自第69页
  • 名字可以反映出脚本,这种联系最可能发生在高中。因为此时男孩,女孩们开始阅读历史和神话,并且了解到历史上与他同名的人;同学也会多少有些无情地揭示出它们名字中隐含的意义。孩子名字的事,父母有控制权,并且应该能够预见其影响。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5:18:06
    —— 引自第73页
  • 脚本结局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简化为四种类型:成为孤独的人,成为乞讨的人,疯掉,或猝死。吸毒或酗酒是达成任何一种结局的最好的方式。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6:30:04
    —— 引自第101页
  • (a)英雄——他想成为的人;(b)恶人——他会找借口成为的人;(c)榜样——他知道他不得不成为的人;(d)情节——一系列事件,使他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e)演员——促成转换的其他人;(f)道义——一套道德准则使他感到有理由生气、受伤害、内疚、正义或成功。 如果环境允许,他的人生历程将依照他制定的人生计划展开。因此,了解人们在孩童时最喜爱的故事或童话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他脚本的情节,其中囊括了他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以避免的悲剧。 (查看原文)
    如林 1赞 2018-11-21 19:07:44
    —— 引自第126页
  • 所有脚本都建基于两个基本幻觉:要么是圣诞老人最终为赢家带来礼物,要么是死神最终为输家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关于幻觉,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在等待圣诞老人,还是死神?”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19:33:51
    —— 引自第136页
  • 有一天,小红帽的母亲让她穿过树林,给外婆送饭,半路她遇到了ー只大灰狼。这是什么样的母亲,会让一个小女孩进入一个有狼的森林?她的母亲为什么不自己去送或者和她一起去送呢?如果外婆真的那么无助,为什么母亲会把她独自留在遥远的小屋里呢?但是假如小红帽不得不去,她母亲为什么不提醒她不要停下来和狼说话呢?这个故事清楚地表明,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小红帽这很危险。没有母亲愚蠢到忘记把危险告诉孩子,因此,小红帽的母亲要么不关心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要么甚至可能想抛弃她。也没有小女孩会那么愚蠢,她怎么会看着狼的眼镜、耳朵、爪子和牙齿,仍然认为那是她的外婆呢?她为什么不从那个房子跑开,跑得越快越好呢?她把石头放到狼的胃里这件事也没有太大意义。无论如何,任何一个头脑清楚的女孩在和狼谈完话后,都不会停下来采花,而会对自己说“那个狗娘养的要吃我外婆了,我得赶快去找人帮忙!” 就算外婆和猎人也不是无可怀疑的。如果我们把故事中的人物看作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脚本。从火星人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个性与他们的脚本是多么吻合。 (查看原文)
    我是哇哇 1赞 2021-10-19 14:05:13
    —— 引自章节:C. 神话和童话
  • 理解“沟通的视角”最好的方法是问“这个大人的行为相当于一个一岁、两岁或三岁的孩子的什么行为呢?” (查看原文)
    如林 2018-11-21 01:40:21
    —— 引自第20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