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的告白……………………………………………………………………… 1
序 言…………………………………………………………………………… 1
一 纵论篇……………………………………………………………………… 1
(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论孔子 / 2
(二)革命时期的毛泽东论孔子 / 7
(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论孔子 / 12
· · · · · ·
(
更多)
重印的告白……………………………………………………………………… 1
序 言…………………………………………………………………………… 1
一 纵论篇……………………………………………………………………… 1
(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论孔子 / 2
(二)革命时期的毛泽东论孔子 / 7
(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论孔子 / 12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毛泽东论孔子 / 15
(五)几点结论 / 17
二 时代篇 …………………………………………………………………… 19
(一)起初认同西周封建论 / 20
(二)最后赞成西周奴隶论 / 23
(三)西周封建论的三个难解之题 / 26
三 政治篇 …………………………………………………………………… 31
(一)“孔子讲的都是尊君卑臣” / 32
(二)“他们(国民党)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 / 36
(三)“孔夫子不民主”,“三月而诛少正卯” / 40
(四)“孔夫子是革命党” / 45
(五)孔夫子代表奴隶主贵族 / 50
2
(六)大同思想的双重影响 / 52
四 哲学篇 …………………………………………………………………… 59
(一)毛泽东论孔子哲学书信的背景 / 60
(二)“孔子是观念论”,“有片面真理” / 63
(三)“学个孔夫子每事问” / 65
(四)“‘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方法” / 68
(五)“中庸思想是反辩证法的” / 73
(六)“和为贵”与“斗争哲学” / 80
五 道德篇 …………………………………………………………………… 89
(一)孔子思想以仁为基础 / 90
(二)“仁在孔子后闹得一塌糊涂” / 96
(三)对“仁”的历史唯物论的批判 / 99
(四)“我们还要提倡父慈子孝” / 104
(五)“知、仁、勇”的哲学评析 / 108
(六)德治思想及其双重影响 / 114
六 教育篇…………………………………………………………………… 123
(一)“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教育家” / 125
(二)“有教无类”———“教育的人民性” / 129
(三)“知、仁、勇”配“德、智、体” / 132
(四)“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 / 137
(五)孔子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 / 142
七 批孔篇…………………………………………………………………… 145
(一)“文化大革命”题中应有之义 / 146
(二)“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 148
毛泽东与 孔夫子
3
(三)江青批孔另有图谋 / 154
(四)批孔运动的评价与教训 / 158
八 结合篇…………………………………………………………………… 167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 / 168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理论分析 / 177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 181
(四)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 / 191
(五)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真正继承者 / 195
九 经验篇…………………………………………………………………… 205
(一)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 206
(二)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208
(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 / 214
(四)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 / 216
(五)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 218
(六)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区分 / 225
附录一 毛泽东有关孔子言论资料辑录(按年代排列) ………………… 229
附录二 论文………………………………………………………………… 283
“和的哲学”辨析 / 284
中国哲学精神简论 / 294
· · · · · · (
收起)
1 有用 朱颐钊 2022-07-04 16:17:30
只把附件一「毛有关孔子言论资料辑录」备于参看就好,其余无足论。
0 有用 dkskni 2025-04-01 20:46:00 福建
通三统系列
0 有用 青衣秀士 2024-05-09 15:14:59 江苏
按照历史年代梳理那章节写的不错,尤其是总结部分;后面哲学片什么的,大多都是史实的堆砌和罗列,缺少评价部分;附录部分很赞,整理了所有讲话、会议、书信、论文中引用的儒家经典 其实作为工具书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