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七月穿堂风 2022-02-04 19:57:38

    机会平等的社会中,普通人可能更容易在与精英的较量中落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巩固着富人的阶级地位,让阶级流动更加困难。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通过实证调查,修正了传统阶级划分标准造成的认识偏差,呈现出被隐藏的困境:精英阶级正在通吃一切,亟需一种力量来遏制它的疯狂再生产。

  • 1 Hiobsbotschaft 2023-11-11 23:20:15 浙江

    翻译太糟了吧。。 这个翻译顶多四分。半年来读过的最糟糕的翻译,没有之一。这种不用动脑的书能翻成这样真的脸都不要了。 即便不看翻译,原文论点大部分也没什么新意。第十一章和结论可能是唯一值得读的了。 多两分给作者结论的立场。

  • 0 烟斗客甲 2022-02-21 14:00:08

    恢弘精彩的合著本,英国阶级大调查;2014年研究发现不平等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大风险之一,不平等也重构英国社会,超级富豪迅速崛起,顶级和底层差距拉大,中间层次模糊,社会阶级三种不同类型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企业高管大学研究人员金融行业和各型专家参与度很高,基础劳工几乎没人参与,阶级的印记清晰浮现在调查图表里;19世纪的标签:工人、中产和上层,中产阶层无法进入贵族士绅阶层,又面临劳工的自信和骄傲的对峙,成为尴尬的中间阶层;经济不平等是关键但不是全部,中彩票大奖是富人但依然不是高层阶级;大部分人自认中产其实差异很大,而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界线非常清晰很认同自己圈子;文化品味和兴趣来自个人热情不能积累和交换,更方便接触的设备多元的文化演化和品种在悄然改变主流与支流的界限;高雅和新兴两个维度

  • 2 白先生 2021-12-14 15:23:11

    精英体制以及社会的发展让人们逃避阶级这个话题,然而作者和他的团队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阶级不仅没有消亡,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变革,阶级变得更有生命力,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人们被太多的假象迷惑,没有真正意识到21世纪阶级的本质,不平等依然存在,我们需要勇敢的去辩论,才能挑战现有的这一不公平现象。(我评论的是英国社会,切勿对号入座)

  • 0 伲凹 2021-12-21 23:05:52

    基于超过30万人参与的“阶级调查”数据,通过优化的七阶级新图式来揭示“精英”与“贫民”之间在财富和权力方面的巨大化且日益增长的差距,并对参与者的财务、居住地理位置和社会阶层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来反映扩大的中下层到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现实,致力于揭示阶级关系的细微差别,以及阶级结构中个人的经历,同时对“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体系”本身进行谴责,阶级判断对个人而言越来越贬义,随着不平等的加剧,势利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作者的这一番输出可谓是强有力的且极具说服力的。(想要读透还是不容易,至少磨了这么多天依旧有不少似懂非懂,此外能看得出作者对布迪厄的致敬) “这是一个由媒体报道推动的紧张世界,兴趣、热爱和兴奋感在这个世界里倍增,并以极大的强度相互反弹。”

  • 0 维参 2021-12-13 11:36:32

    人类社会中的阶级并非自在之物,而是以某种方式刻意制造不平等的天然结果。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体系宣称它可以通过不平等来生产出自由和机会平等,几十年间全球不平等急剧扩大,结果这套体系彻底走到了自由和机会平等的反面。于是阶级概念再一次恢复了理解诸种再生产机制和人类群体分类的作用。表现为中产阶级与工人的矛盾的老式阶级政治已经终结,今日英国的阶级主要有三部分:顶层精英富豪——多样混乱的中层——沉默者、非参与者、不稳定无产者。采用多维方法来看待阶级才能把握当今阶级动态的复杂性,增添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阶级概念是可靠且有益的。

  • 0 小镜子 2021-12-05 09:37:25

    20世纪末期阶段,“社会阶级”死亡“后现代社会”兴起。本书通过关注顶层精英和下层不稳定无产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大量处于中间的群体。为我们在21世纪为何还会存在阶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视角。

  • 0 加盐云呢拿 2021-12-26 18:38:24

    在英留学专业相关,也成为终身的兴趣和关注。想到自己亲历了社会理论的发展,我也如同那些谈论自己合法的文化资本的受访者一样,“与有荣焉”

  • 6 糖糖candynight 2021-11-28 21:11:17

    本书基于GBCS调查的定量研究,结合基于田野叙述和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雄心勃勃准备定义千禧年来英国社会分层的变化,揭示经济不平等背后社会结构的变迁动向,以提供给全球一个看待社会群体以及基于此治理的新视角。从内容来看,延袭了社会分层经典的理论和方法,并充分肯定了布迪厄的理论贡献,抽象归纳上比较泛泛,没有什么超出预期的结论。反而是数据本身,如“看不见的底层”和“中国人”的群体分组,本身说明一些问题,个人认为科学技术和全球化对于社会结构的冲击和影响是21世纪值得思考的问题。缺点是翻译太一般了。

  • 8 小包子 2021-11-29 22:50:28

    “社会越不平等,两极之间的社会流动性就越不容易实现。...精英体制与这种动态形势密切相关。”“社会网络并不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其只是一种手段,允许特权阶层和权贵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互相帮助,保护他们的利益,从而将那些缺乏这种社会资本的人拒之门外”(布迪勒 的社会资本理论 )。 <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 ,伦敦政经学院社会学教授 Mike Savage 的作品,基于2011年英国 GBCS大调查结果数据的解析,挺学术范的一本社会学专著。挺好读的,内容详细、解释系统、理论流派有介绍。每天读一会想一会小伙伴里聊一会,前后看了大概2周。刚看完,有长草相关书目,也对这本的英文原版大感兴趣,有生之年系列想读+n。 推荐给和我一样对这个社会阶层话题感兴趣的社会学萌新小白。Mark!

  • 7 无限弃绝 2021-11-23 23:50:18

    又名一本书告诉你为何英国现在依然存在阶级,又名告诉我你说loo还是说toilet我就告诉你你是不是贵zou(误)

  • 1 Nelly.L 2022-06-04 12:12:59

    整个研究框架受布迪厄影响很大,布迪厄应该是20世纪最有前瞻性的社会学家了吧。书中对我最有价值的洞见:在当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比处于优势地位的人更难形成阶级认同,因为“我们的阶级意识往往不是通过理解我们是谁,而是通过理解我们不是谁而得到承认的”。“人们对自己接近社会层级底部的焦虑,并没有转化为与特权阶层划清界限,也没有转化为更广泛的不平等,而是转化为对‘下层阶级’的怨恨。”这本书和王梆的《贫穷的质感》对照读应该会很有趣,因为少数族裔在本书的调查中代表性不足,且研究者发现移民群体即使在英国实现了向上流动也总有“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好奇王梆如何用少数族裔/移民的眼光看英国的贫困问题。

  • 0 一雨 2022-09-28 16:47:48 浙江

    虽然我是为了写毕业论文去读的,但是读完整一个人间大清醒,感谢作者们做了这么有意思的研究,对英国社会当下的阶级现状的研究又何尝不能移植到中国呢?

  • 0 cookie 2022-04-29 18:55:19

    21世纪英国的打工人和无产者的社会阶级;数据印证一些学说,原创不多

  • 0 看完了吗 2022-10-27 15:26:07 浙江

    一般般的书

  • 0 沉默的书签 2022-10-15 03:29:24 浙江

    统计数据详实,单一维度(某一章节)得出的结论通常会有限并且接近common sense,但综合分析(书末结论)还算具有深度和远见。一些关于阶级随时代变革的内容比较有看点。讲不稳定无产者的章节最为有趣。

  • 0 宇凡 2023-11-30 06:13:57 英国

    纯粹的社会阶级与流动领域不是一个容易引进专著的领域,因为该领域以量化研究为主,对一般读者不够有吸引力,比不上同样关注该领域但落脚在教育、家庭的民族志专著。但是,中文社会学读者的阅读缺撼也在于此。正如布迪厄以《区分》名著主要借助量化分析揭示了法国社会阶层与流动是如何体现在饮食、衣着、阅读等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也继承了布迪厄的传统,推进了文化转向与多维度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丰富而生动的阶层图景。

  • 0 一粒子 2024-03-04 21:15:52 上海

    书总体上没什么新意,作为了解英国社会阶级还是不错的。翻译非常生硬拗口,不明所以。

  • 0 洛潇郎 2024-03-15 20:00:18 上海

    翻了一下,调查报告合集,看不进去,难以取材。自从凯特王妃的事情之后,对英国的兴趣已经是负数,正好放弃。经验是以后借来的书可以先翻一翻,看看有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不需要的尽快还掉

  • 1 大辉 2022-07-31 23:43:59

    经济资本:收入、储蓄和房产价格,一般与年龄呈正相关。 文化资本:高雅文化资本(old money)、新兴文化资本(new money)。 社会资本:我国体制内的DZ群体拥有最高的社会资本。 社会结构的顶部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