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王安忆改编张爱玲:金锁记 色,戒(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倾心操刀改编张爱玲名篇《金锁记》《色,戒》)
本书收录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两个名篇《金锁记》和《色,戒》。为香港焦媛剧团的舞台剧底本。王安忆的改编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精髓,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令改编也成了经典之作。
王安忆
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看的张爱玲全集,先假装看过吧!
金锁记改编的确实不错
《金锁记》的改编真的不错,尤其是通过仆人晾晒衣服的款式变化为每一幕之间的过渡,表现个人人生节点和整个时代的变化,很巧妙。《色戒》改得一言难尽,把各种张作拆得稀碎,变异后再重新拼接,看局部的这一块是张爱玲,那一块也是张爱玲,可合在一起怎么就变得不是张爱玲了呢,阅读体验如同在玩“xx的xx找不到了,你能帮忙找找吗”的小游戏╮( ̄▽ ̄)╭
改编版是剧本,剔除了原文的细碎枝节,故事结构更清晰,也因此人物和语言显得更直白一些,少了一点张的阴森气质。《色戒》篇以“张腔”补“张腔”,糅合了《倾城之恋》、《封锁》、《更衣记》、《我看苏青》和《谈女人》,结局和原作以及李安的相比,有了一点改动,但没有张和李安的“情”,更突出易先生的“戒”,挺有意思。
金锁记的故事本身就溢出了,张爱玲本人就是发现这点在后期才写了《怨女》。但这个剧本反而是满到溢出来才看起来像半盆水。原故事里的曹七巧本身就是指定要成为一个庸俗家庭过渡到另一个庸俗家庭的傀儡,花钱附体在有钱少爷人家的生娃容器罢了,而这个看似委屈自己去成全俗世观念下的玩偶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个改编里面曹七巧反而更扁平,更呆板且更可恨(曹七巧日后性格的成因一并轻描淡写带过,可能这就是戏剧要的冲击力吧... 金锁记的故事本身就溢出了,张爱玲本人就是发现这点在后期才写了《怨女》。但这个剧本反而是满到溢出来才看起来像半盆水。原故事里的曹七巧本身就是指定要成为一个庸俗家庭过渡到另一个庸俗家庭的傀儡,花钱附体在有钱少爷人家的生娃容器罢了,而这个看似委屈自己去成全俗世观念下的玩偶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个改编里面曹七巧反而更扁平,更呆板且更可恨(曹七巧日后性格的成因一并轻描淡写带过,可能这就是戏剧要的冲击力吧)。《色戒》的改编就像一幅为了性爱、床笫之私服务而串起来的拙劣拼贴画一样(剧本中借鉴了很多张爱玲不同作品的原文),只能恳请王安忆老师以及广大读者们放过张爱玲,一挥大刀抽掉摇摆、未知可能性的核心的张爱玲就不再是张爱玲了,又何苦一而再再而三拿她出来说事。 (展开)
> 1人在读
> 56人读过
> 43人想读
订阅关于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有方騅馬 2023-10-22 12:21:21 浙江
看的张爱玲全集,先假装看过吧!
0 有用 可爱本爱 2023-12-04 18:02:40 北京
金锁记改编的确实不错
4 有用 子夜歌 2022-06-13 02:56:57
《金锁记》的改编真的不错,尤其是通过仆人晾晒衣服的款式变化为每一幕之间的过渡,表现个人人生节点和整个时代的变化,很巧妙。《色戒》改得一言难尽,把各种张作拆得稀碎,变异后再重新拼接,看局部的这一块是张爱玲,那一块也是张爱玲,可合在一起怎么就变得不是张爱玲了呢,阅读体验如同在玩“xx的xx找不到了,你能帮忙找找吗”的小游戏╮( ̄▽ ̄)╭
1 有用 朝朝 2022-02-08 17:17:01
改编版是剧本,剔除了原文的细碎枝节,故事结构更清晰,也因此人物和语言显得更直白一些,少了一点张的阴森气质。《色戒》篇以“张腔”补“张腔”,糅合了《倾城之恋》、《封锁》、《更衣记》、《我看苏青》和《谈女人》,结局和原作以及李安的相比,有了一点改动,但没有张和李安的“情”,更突出易先生的“戒”,挺有意思。
0 有用 Lemonhope 2022-08-23 23:53:38 上海
金锁记的故事本身就溢出了,张爱玲本人就是发现这点在后期才写了《怨女》。但这个剧本反而是满到溢出来才看起来像半盆水。原故事里的曹七巧本身就是指定要成为一个庸俗家庭过渡到另一个庸俗家庭的傀儡,花钱附体在有钱少爷人家的生娃容器罢了,而这个看似委屈自己去成全俗世观念下的玩偶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个改编里面曹七巧反而更扁平,更呆板且更可恨(曹七巧日后性格的成因一并轻描淡写带过,可能这就是戏剧要的冲击力吧... 金锁记的故事本身就溢出了,张爱玲本人就是发现这点在后期才写了《怨女》。但这个剧本反而是满到溢出来才看起来像半盆水。原故事里的曹七巧本身就是指定要成为一个庸俗家庭过渡到另一个庸俗家庭的傀儡,花钱附体在有钱少爷人家的生娃容器罢了,而这个看似委屈自己去成全俗世观念下的玩偶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这个改编里面曹七巧反而更扁平,更呆板且更可恨(曹七巧日后性格的成因一并轻描淡写带过,可能这就是戏剧要的冲击力吧)。《色戒》的改编就像一幅为了性爱、床笫之私服务而串起来的拙劣拼贴画一样(剧本中借鉴了很多张爱玲不同作品的原文),只能恳请王安忆老师以及广大读者们放过张爱玲,一挥大刀抽掉摇摆、未知可能性的核心的张爱玲就不再是张爱玲了,又何苦一而再再而三拿她出来说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