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是个时常为人际关系所扰,感觉受伤的人吗?你觉得不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他人觉得在你这里无法获得所求和所需,彼此好似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无论怎么努力,心都无法传达。日本国民心理学家加藤谛三说,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人,会有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人生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
这本书正是针对人际关系的烦恼所写。在书中,你会看到有50多年咨询经验的加藤教授,如何将精神分析的视角运用到各种人际现象中。他以大量咨询故事为例,穿插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时而带你看看自己,时而带你看看对方,帮你理清人际关系烦恼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本书,你将获得这些:告别不痛快的关系,改善沟通,认识自己,看清错误的人,释放压抑,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建立正向的朋友圈,离幸福更近。
作者简介 · · · · · ·
[日]加藤谛三(かとう たいぞう)
1938年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
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的主持人长达半个世纪,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大赏。
著有《告别不安》《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情感暴力》《与内心的冲突和解》等众多经典畅销作品。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了解自己的心声
与感觉舒服的人沟通
怎样找到值得信任的人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
“为人”即是“为己”
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
承认自己的孤独
不要被别人卸磨杀驴
知道自己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麻烦一大堆的人
通过“和谁交往”看清自己的内心
讨厌一个人的深层次心理
让你发现真实自我的人
你最重视什么
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打好交道就好
对所有人都不满意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自我实现是良药
即便是失败的人,也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象别人的痛苦
将失败与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态度
承认“我的选择”
第二章 “受伤的总是我”的深层次心理
自我毁灭型的人
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不被想要讨好的人喜欢的理由
你很在意,但他并不在意
很努力却不被理解
人生充满压力吗
强烈渴望被表扬的人
恐惧可以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对“辛苦”的认知差异
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
为什么越努力越痛苦
第三章 你身边那些让你团团转的自恋狂
不让“自己”占据你的整个大脑
大惊小怪的人
超越现实的神经症倾向的要求
自恋的人的努力
只有用心面对才能收获回报
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没有成果
一定要成为主角的人
让别人为难的“错误的热情”
怀有被害意识的加害者
培养宽容的性格
总是生气的理由
不要总觉得“好痛苦”,而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第四章 释放不断隐忍的自己
在治愈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能量
“应该”的心理在不断地让人痛苦
告诉自己“不被认可也没关系”
不要接受母亲的依赖心理
“好孩子”的认真会把自己赶入困境
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不要轻易说“好”
不要搞错自己的位置
缺失自我的人
当你承认痛苦的原因时,你会变得轻松
接受自己的人生
接受现实的自己
当你想要说别人坏话的时候
你所在的地方不是战场
第五章 不会令人痛苦的“待人的距离感”
没有苦难的人生并非就幸福
吐露心声也要有限度
做好“被拒绝很正常”的觉悟
如何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对别人没有兴趣的人
鉴别是否是真正的理解者
感受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接近那些渴望被安慰的“可怜人”
你改变了,对方就会改变吗
不要因为抽象的烦恼而痛苦
接受自己的过去
总是退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
过度放大别人的批评
大家都很痛苦
争执背后真正的课题
不畏惧对立
明确地表达“好”或“不好”
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可能是机会
知己四人足矣
能够让关系更加密切的魔力语言
第六章 通往幸福的近路
履行对自己的义务
承认自己痛苦的理由
现实站在你的一方
从说“对不起”“谢谢”开始
放下面子一切都会顺利
为了成就满足的人生
坦然面对好恶的情感
重新获得成长的能量
不再勉强自己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不会沟通产生的痛苦
了解自己的心声
与感觉舒服的人沟通
怎样找到值得信任的人
不了解自己就无法了解别人
“为人”即是“为己”
不要试图把鳉鱼变成鲸鱼
承认自己的孤独
不要被别人卸磨杀驴
知道自己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麻烦一大堆的人
通过“和谁交往”看清自己的内心
讨厌一个人的深层次心理
让你发现真实自我的人
你最重视什么
和身边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打好交道就好
对所有人都不满意是自身欲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自我实现是良药
即便是失败的人,也可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象别人的痛苦
将失败与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态度
承认“我的选择”
第二章 “受伤的总是我”的深层次心理
自我毁灭型的人
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不被想要讨好的人喜欢的理由
你很在意,但他并不在意
很努力却不被理解
人生充满压力吗
强烈渴望被表扬的人
恐惧可以导致人际关系破裂
对“辛苦”的认知差异
理解对方内心的恐惧感
为什么越努力越痛苦
第三章 你身边那些让你团团转的自恋狂
不让“自己”占据你的整个大脑
大惊小怪的人
超越现实的神经症倾向的要求
自恋的人的努力
只有用心面对才能收获回报
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没有成果
一定要成为主角的人
让别人为难的“错误的热情”
怀有被害意识的加害者
培养宽容的性格
总是生气的理由
不要总觉得“好痛苦”,而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第四章 释放不断隐忍的自己
在治愈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能量
“应该”的心理在不断地让人痛苦
告诉自己“不被认可也没关系”
不要接受母亲的依赖心理
“好孩子”的认真会把自己赶入困境
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不要轻易说“好”
不要搞错自己的位置
缺失自我的人
当你承认痛苦的原因时,你会变得轻松
接受自己的人生
接受现实的自己
当你想要说别人坏话的时候
你所在的地方不是战场
第五章 不会令人痛苦的“待人的距离感”
没有苦难的人生并非就幸福
吐露心声也要有限度
做好“被拒绝很正常”的觉悟
如何缩短心与心的距离
对别人没有兴趣的人
鉴别是否是真正的理解者
感受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不要接近那些渴望被安慰的“可怜人”
你改变了,对方就会改变吗
不要因为抽象的烦恼而痛苦
接受自己的过去
总是退让的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
过度放大别人的批评
大家都很痛苦
争执背后真正的课题
不畏惧对立
明确地表达“好”或“不好”
感到愤怒的时候也可能是机会
知己四人足矣
能够让关系更加密切的魔力语言
第六章 通往幸福的近路
履行对自己的义务
承认自己痛苦的理由
现实站在你的一方
从说“对不起”“谢谢”开始
放下面子一切都会顺利
为了成就满足的人生
坦然面对好恶的情感
重新获得成长的能量
不再勉强自己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通往幸福的路上,缺乏对人际关系来说至关重要的距离感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你对着一个关系并不是很亲近的人说“我想死”的时候,会怎么样?或者跟一个关系不怎么样的人说“那家伙真让人来气”,又会怎么样?你把吃了一半的冰激凌突然递给别人,告诉他“给你了”,对方会是什么反应? 虽说与人亲近是好事,但是面对只见过两次面的人,你突然上去拍他的肩膀,跟人家说“嘿,你呀”,对方会是什么反应?心声的吐露程度应该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而不同,有时,适当地选择一些场面话才是符合社会性的行为。 总是因为无法与人变得亲近而烦恼的人,都是一些拿捏不准人际关系距离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把握不好吐露心声的尺度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吐露心声也要有限度 -
患有神经症的人往往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而是为了让别人认为自己幸福而努力。他们觉得无论自己被自卑感折磨得如何痛苦,只要别人以为他们有自信就好。他们不想努力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但是却愿意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有自信而拼命。这正是徒劳无益的努力。 人陷入困境时往往会做徒劳无益的努力,但是越是做这种努力,处境就会越糟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当你承认痛苦的原因时,你会变得轻松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生活智慧书系(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心的处方笺(生活智慧书系)》《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生活智慧书系)》《惯性自卑(生活智慧书系)》
。
喜欢读"人际舒适心理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人际舒适心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不做衰神 7.6
-
- 情绪管理心理学 7.9
-
- 散步疗愈 6.9
-
- 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 7.6
-
- 摆脱情绪勒索的40个练习 8.8
-
- 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 8.1
-
- 摆脱低自尊的40个练习 8.4
-
- 生命的重建:正念篇 7.3
-
- 再见,压力 7.7
-
- 拥抱受伤的自己 9.2
人际舒适心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因为你没找到让你时常烦恼的根本原因
导语: 当今我们正处于时代变革时期,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得我们有着一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存在。应该说,这些不良情绪无论是频率上,还是程度上都是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且经过我们通过自己习惯的方式,都能很快地予以排解。 但是有这么一部分人,却不能很好地把控个人的负面情...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朝日新聞出版 (2019)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际舒适心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鱼白 2021-12-28 14:07:33
为什么你的人际关系总让你感到紧张和压抑,甚至让你不敢再交往?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找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心理区。
0 有用 cherish time 2024-09-09 18:21:37 四川
改变自己,还不如改变环境。环境才是决定你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另一个就是你的原生家庭。 既然已经长大了,那就只能靠自己痛苦的修行吧。
3 有用 Amoa-cat 2022-03-31 20:24:24
三小时读完,适合重复看的一本,很多时候人际关系都是自我为中心影响,多换位思考大概就不一样了
0 有用 豆友Dy7cgdI9ZA 2024-07-07 14:16:39 广东
哎,一堆道理
0 有用 山芋芒果味儿的 2024-02-13 18:32:02 浙江
作者将受伤基本归因于自恋/自我期待过高。!有点不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