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的书评 (35)

旧话当年事,风多响易沉
这40年或许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40年,却是我生命中最艰苦的40年。其间故事,现代青少年们看来也许是神话、好笑的吧。但于我,至今回味起来还是苦涩的。写此书的目的,也是想在他们的蜜罐旁边,放上一小杯苦汁。——《旧话》前言 1923年出生在成都官僚家庭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巴...
(展开)

勇敢是对抗苦难的良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伏伽给本书起名叫旧话,其实就是想跟读者聊聊自己过去的生活。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录 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四川,作者出生在一个乡绅家庭,可惜作为袍哥的大伯不懂经营家道中落,出手阔绰的他很有义气,所以他在世的时候无论如何作者的生活还是过得去... (展开)
从微观层面看中国近代社会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读中国近代史人物的回忆录,喜欢看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在个体身上是如何呈现的。读李伏伽先生的《旧话》,让我从微观层面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面貌。本书分为上卷《边城》和下卷《风雨泥途廿五年》,分别记叙了作者在清末民初和1925-1949年底的经历。 在上卷,我们可以看到地方... (展开)
风雨泥途话往事:从大时代中的个人沉浮看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永远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一旦与时代联系起来,与时代同呼吸,共运命,也就有了意义。个体史是时代的缩影,在个体史中,我们可以读出时代的声息。《旧话》这部书之所以吸引我们,不仅仅书中的往事的精彩可读,而是在其中我们可以读出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大时代的脉搏通过... (展开)
“蜜罐旁的一小杯苦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伏伽先生的文笔真好。 初次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对李先生一所无知,后来也是如此。他似乎总是伴随着廖平女婿、廖幼平丈夫这个身份而存在,可他自己呢? 这次的《旧话》阅读之旅,为我打开了认识李先生的大门,而且还是关不上那种,就像太史公读孔氏书一样,“想见其为人”... (展开)
【豆瓣鉴书团】小家与大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是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山清水秀;长大后,却开始经历颠沛流离,背井离乡,东奔西走,东食西宿。 小的时候,家长里短就是生活;长大后,家国兴亡才是责任。 小的时候,从人际关系中看到了世态炎凉;长大后,在国际争端中只感觉人如蝼蚁。 书中回... (展开)
鉴书团:作者在四川早年的回忆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又是旧书新版,原先出版于1993年。 [旧话] 本书上部分写的是童年少年时期在四川省马边县的生活。根据资料显示: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 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总人口18.83万人,彝族占37%。属乐山市管辖... (展开)
【豆瓣鉴书团】忆苦思甜话牢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小的时候偶尔会听到我爸说他小时候的事情,里面有几段印象深刻的就是忆苦思甜教育这块,话说家父小的时候那个年代,某色教育还是比较浓厚的,虽然他上的是农村的小学,软硬件条件都很一般,可学校还是会请周边经历过旧社会的老农民们讲他们在过去的生活多么不行,地主多么的... (展开)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作家李伏伽的回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本回忆录式的作品,《旧话》记录了作者自清末明初到建国前夕的人生经历。前半部分《边城》记录了作者的故乡生活,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一座偏僻县城,先后经历了父亲、大伯、祖母的去世,彝人的动乱,被幺爸给强行认作自己的儿子后来又逃回母亲身边,作者的童年经历可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