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间有戏》分为“我的‘解放’”“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京剧伶人 粉墨人生”“浅处见才”“动人不在高声”五个章节,精选汪曾祺40篇与戏曲相关的代表作,是作者做编剧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记录的或是名优逸事,或是习剧札记,都极力道出京剧艺术在批覆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后,依然泰然自若、超然脱俗的气度,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精神家园的建构。在作者笔下,人类与艺术一起去愉悦、去通透、去畅怀的心,已是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感和生命课题。 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让艺术以生活之态,慷慨地融入文字,以抒情的笔调叙述永不过时的人文关怀,此间有真趣,格调与新意都尤胜想象。
作者简介 · · · · · ·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草木春秋》《故乡的食物》《说戏》《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少人在改《玉堂春》,实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起解》原来有一句念白:“待我辞别狱神,也好赶路”,有人改为“待我辞别辞别,也好赶路”。为什么呢?因为提到狱神,就是迷信。唉!保留原词,使我们知道监狱里供着狱神;犯人起解,辞别狱神,是规矩,这不挺好么?祈求狱神保佑,这很符合一个无告的女犯的心理,能增加一点悲剧色彩,为什么要改呢? 有一个戏校老师把“头一个开怀是哪一个”,“十六岁开怀是那王公子”的“开怀”改了,说是怕学生问他什么叫“开怀”,他不好解释。这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呢?“开怀”是妓院的术语,这很有妓院生活的特点,而且也并不“牙碜”。这位老先生改成什么呢,改成了“结交”。可笑! 有一位女演员把“不顾腌臜怀中抱,在神案底下叙一叙旧情”掐掉了,说是“黄色”。真是!你叫玉春堂这妓女怎么表达感情,给王金龙念一首诗? 这样的改法,削弱了原剧的认识作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4页 -
许多旧戏对于今人的意义,除了审美作用外,主要是它有深刻的认识作用。莫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他的奴性,他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我们民族心理的一个病灶。病灶,有时还会活动的。原剧是可以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反思的我们可以由此想及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为了减弱感情色彩,促使观众思考,所以加了一个副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汪曾祺人间至味散文集(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间自在》《人间草木》《人间滋味》《人间独行》《人间雅量》
。
喜欢读"人间有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人间雅量 9.2
人间有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我阅读的第228本书|读《人间有戏》,让人打开了戏曲这扇大门
我原先对戏曲是一无所知的,所以特意找了这本《人间有戏》来看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写得好,由他来讲讲戏曲是咋回事情,起码不至于枯燥无味。读完确实如此,起码大部分文章,我是逐字逐句阅读下来的,很多文字还颇有味。 所谓好戏,其实就是把一个人一件事高度凝练地写出来,写...
(展开)

原来知道和原来不知道的(粗记)
1.原来知道汪会画,不知道其父是当地有名的画家,还会拉琴。 ——可见小时候的熏陶很重要。 2.不知道 沙家浜是汪写的词。 “垒起七星灶”是江湖话。 “人一走,茶就凉”是汪的创造,他自己很有点得意。 3.不知道汪的正经工作单位是北京京剧院。 4.原来知道汪老是沈...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7.8分 1029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7)8.3分 47人读过
-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5 看了几本书 (YnogWiL-8401)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间有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超越的人生 2024-10-03 08:03:28 江西
戏剧的种类有很多,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看了。他们宁愿花个大几百甚至大几千去看歌剧和话剧都不看戏剧。因为戏剧没有创新啊!这也会阻碍戏剧发展啊!
0 有用 Shamrocker 2024-10-30 09:49:07 北京
艺术是相通的,文学是相通的,道理是相通的。读人间有戏,既可以作为了解传统戏曲的启蒙,也顺便咂摸点人生道理处世哲学,自谴自用,开卷有益也。
0 有用 一点梅心 2024-10-30 12:42:23 河南
对江青的样板戏评价比较中肯。 作为《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对戏曲的喜爱既有小时候受家人影响,又有西南联大参加剧社的经历,更有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北京京剧院工作的经验,使他对戏曲掌故和人物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他的戏曲观很开放,认识到戏曲必须改革以吸引青年观众。但客观说,京剧等戏曲讲究的还是唱念做打,是审美艺术,跟西方歌剧以音乐性取胜一个道理,文学性都不太强。戏曲改革还是要从审美方面改革才行。
0 有用 还行 2024-04-26 05:53:11 北京
作为《沙家浜》的编剧,汪曾祺对戏曲的喜爱既有小时候受家人影响,又有西南联大参加剧社的经历,更有后来阴差阳错进了北京京剧院工作的经验,使他对戏曲掌故和人物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他尤其喜欢《四进士》,喜欢裘盛戎,他的戏曲观很开放,认识到戏曲必须改革以吸引青年观众。但客观说,京剧等戏曲讲究的还是唱念做打,是审美艺术,跟西方歌剧以音乐性取胜一个道理,文学性都不太强。戏曲改革还是要从审美方便改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