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我累特 2021-12-12 14:24:14

    不知道跟翻译有无直接关系,或者文化差异,亦或是现在影视剧中的犯罪心理/连环杀手/变态等题材过于普遍,常见,书中有零星佳作,但是整体却没有我想象中那般精彩,甚至觉得是不是宣传与提纲误导了这本书的主题,它的重心并不是里面的惊悚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阴郁气息,无魂的城市,充满暗物质的人际关系。

  • 13 R.R. 2021-12-12 22:18:23

    看了第一篇《欢闹》心想这不就是个老掉牙的都市传说吗,直到看完第一部分《夜游人之梦》,甚至觉得第一篇还算好了,至少与恐怖沾点边。大概作者所理解的恐怖与我想的不太一样。

  • 4 frozenmoon 2022-01-16 09:53:20

    《阴郁的抄写员》好于《死梦者之歌》,最好的部分是《被诅咒者的声音》,文字内部有漩涡。其他的不过如此。

  • 6 欢乐分裂 2022-02-25 15:42:34

    跳脱“恐怖小说”之既定标签,着重于营造阴郁幽暗无序朽烂的氛围,以梦塑造事物,以恐惧的力量改变现实,以幻象继承/传递心灵的悚然,在非生非死的“暮光”(恰对应吸血鬼)状态里徘徊,沉溺于非理性的疯狂,陷入难以用现实维度考量的无坐标/非物质空间——“向一切死亡与灭绝的形态臣服”,一团凝固的、粘滞的灰雾裹挟住我们,超自然的惊惧有利于将自然生活中所怕之事转变为臆想中邪恶的欢愉,恐惧是人类原始的同谋。 出现大量对比:做梦/被梦者、讲述/被讲述者、凝视/被凝视者、生者/死者、原住民/闯入者、真身/镜像、肉身/寄生、物质/非物质,主客体的互换与幻化可随时发生,躯体被俘虏,灵魂被侵占;掌控局面的未名之“恶”从卡里加里博士小屋般的建筑高处俯瞰层叠的噩梦。

  • 1 后浪 2021-12-17 13:33:10

    恐怖小说大师托马斯·里戈蒂成名作,爱伦·坡、洛夫克拉夫特之后,惊人黑暗想象力之重现,全方位展现作者恐怖小说写作的精妙笔触。

  • 1 长安 2021-12-28 22:03:25

    一种阴郁城市的描写

  • 1 自然 2022-03-23 22:43:22

    《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最伟大的不是作者的黑暗想象力,而是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他的长期抑郁应该就是看到了这一点。

  • 0 麒麟 2022-03-27 23:59:19

    很难得国内能出版这样一本离经叛道近乎擦边球的小说作品,你很难用一种风格定位它,更像是一本,后现代主义赛博朋克哥特风格的《聊斋志异》,它不同寻常之处在于风格的多样化,有种“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弯碰到什么鬼”的猎奇感,恐怖,但又忍不住去看一眼,就这种奇异的诱惑力,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一切关于恐怖的元素:“鲜血、肢体、噩梦、暴雨、地下室、黑暗、牙齿、扭曲、地牢、怪胎、小丑、侏儒、怪胎、女巫、腐烂、蜘蛛、星空、月亮。。。。”等等这些关键词

  • 0 丢失的可爱兔 2022-03-23 21:49:14

    《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作为托马斯·里戈蒂在恐怖小说界的奠基之作为我们呈现出托马斯·里戈蒂恐怖小说独特的写作风格,超现实主义的展现以及新哥特式元素的融合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感。

  • 2 羡鱼 2022-03-09 21:00:29

    3.5。半克半坡,A24脚本库。《失落的艺术:暮光》《小丑的最后一场盛宴》

  • 0 饮者 2022-03-09 23:43:54

    本书汇集奠定里戈蒂在恐怖小说界一流作者地位的两部短篇集,全方位展现作者恐怖小说写作的精妙笔触。

  • 3 天外魔豆花 2022-03-10 01:03:52

    可能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读里戈蒂不能感到半分恐怖,ta会是过着一种幸运人生的人。这本里恐怖的意象使用比后期作品《被损毁》更显著,相比之下,从这里进入里戈蒂的世界要更容易些。

  • 0 维参 2022-03-10 13:23:56

    存在即是噩梦。噩梦的恐怖并不在于有形之物,不是张牙舞爪的怪物,更不是阴森湿冷的鬼魂,而是无来由的、无道理的恐怖。如果一定要为这种恐怖找到一个来源,那只能是做梦者自己。

  • 0 cEmeteRydriVe 2022-02-09 20:47:38

    把书搭在身上午睡的今天做的梦:跳进猴子手里的薯片袋子后进入桑拿房,因为走错浴室被追捕的路上误入超市被店员强行喂入试吃装爆米花。爆米花真甜啊….

  • 1 星夜夜夜夜 2022-03-10 00:08:27

    非常典型的魔幻主義。前面幾篇給我的震撼比較多,作者架構了一個光怪陸離又色彩斑斕的世界,詞藻也比較華麗,大部分故事都牽扯了夢境和奇怪的幻想場景。作者把自己的哲思融入到一篇篇奇怪的故事裡,所以感覺大部分故事都是迷亂難懂的。從頭到尾其實我沒有感到什麼恐怖氛圍,反而是故事裡那種癲狂又疏離的感覺讓人有點不能自拔。屬於見仁見智的一本。

  • 1 akanesmile 2022-03-21 16:18:10

    比起小说 更像是一个个设定集 内核是精彩丰富的 但是就像作者描述故事里的手稿一样 “缺少情绪的冲击 重要的细节不加强调 丝毫不考虑说服读者相信其真实性” 对我这样期待奇诡曲折展开的读者来讲吸引力不大 勉强读完 只记住了很多同质的编排和渲染

  • 0 冬樵椒山 2022-02-10 20:48:21

    头昏脑胀又精疲力尽,可能我更适合看哥特式小说吧。没有精神疾病体验史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翻译扣分,又长又枯燥的句子。

  • 1 薄暮秋风起 2022-02-27 01:46:05

    所谓的恐怖文学,在多媒体表达方式如此丰富的时代已无生存空间了

  • 0 红皇后 2022-03-03 16:17:40

    谁不曾有过能够被称作万物的疯狂的体验?这个世界存在一种我们无法看到的秩序,而在这种秩序之下,很多看似正常或者怪异的事物,都是这种秩序的表达,而作者想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秩序,这也是托马斯•里戈蒂的作品被称为“哲学恐怖”的原因吧。他打碎了现有世界的秩序,又想重新创造这秩序,为此,他甚至可以描述出万物的疯狂。

  • 0 淺川 2022-03-01 19:26:09

    没大必要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