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森浩一 著 [日]穗积和夫 绘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探索前方后圆坟之谜
译者: 张秋明
出版年: 2022-1
页数: 104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营造之美
ISBN: 978720817124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探索前方后圆坟之谜
译者: 张秋明
出版年: 2022-1
页数: 104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营造之美
ISBN: 978720817124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文化漫笔 (森森)
- 文景2022出品 (文景)
- 情以启文 (འཕྲད་འགྱུར་ན)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2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巨大古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赖怀普 2022-05-03 01:28:53
以大山古坟为中心来探讨古坟的营造过程,由于日本如今仍对相关的考古工作有所限制,所以书中也有猜测之处,都能理解。 选址应侧重港口地区以便利物资运输,并选取土质良好的土地进行营造,并进行整地工程,利用日影寻找正确的方向,建造排水沟用以泄洪。土师氏讨论后,由技工用泥土做出百分之一的缩小模型,用墨布画在布上,制作成设计图,而在巨大古坟营造的过程中,政府机关的先驱型模型也逐渐形成。在地上打下木桩用作标记(方... 以大山古坟为中心来探讨古坟的营造过程,由于日本如今仍对相关的考古工作有所限制,所以书中也有猜测之处,都能理解。 选址应侧重港口地区以便利物资运输,并选取土质良好的土地进行营造,并进行整地工程,利用日影寻找正确的方向,建造排水沟用以泄洪。土师氏讨论后,由技工用泥土做出百分之一的缩小模型,用墨布画在布上,制作成设计图,而在巨大古坟营造的过程中,政府机关的先驱型模型也逐渐形成。在地上打下木桩用作标记(方格割地法),在地面上描绘出轮廓。搬运工将泥土铲进畚箕,用挑棒(天平棒)一担一担地送往坟丘预定地。在营造时,还需要从附近的采土场取得泥土。将泥土送至坟丘后,接下来要用平锄、木耙等工具将土推平,并在斜面砌上石头以巩固坟丘。将石棺放入后圆部后,人们撤掉土桥,挖洞放置埴轮,并修建围上空壕的陪坟。 (展开)
0 有用 飞鸟与鱼 2024-07-08 21:53:59 山东
比起古坟的修炼过程,更好奇的是地下埋着啥,但日本貌似比中国更尊重陵墓的不可侵犯性
1 有用 韧勉 2022-01-18 17:40:11
本书以建筑考古的视角思考日本古坟时代(公元3-6世纪)的巨大古坟的营造过程,以及日本帝王去世之后进入古坟的仪式活动与安葬过程,从科普角度形象表达了巨大古坟的建造不易。作者森浩一还强调了此一时期中国中原文化对日本的文化输出与政治外交活动。去过汉景帝阳陵、大葆台汉墓、曹操墓和徐州汉墓群参观过的朋友一定会对汉代帝王陵墓巨大的墓道与超深墓坑印象颇深,从本书的介绍可以看出日本的巨大古坟深受此一时期汉魏墓葬建... 本书以建筑考古的视角思考日本古坟时代(公元3-6世纪)的巨大古坟的营造过程,以及日本帝王去世之后进入古坟的仪式活动与安葬过程,从科普角度形象表达了巨大古坟的建造不易。作者森浩一还强调了此一时期中国中原文化对日本的文化输出与政治外交活动。去过汉景帝阳陵、大葆台汉墓、曹操墓和徐州汉墓群参观过的朋友一定会对汉代帝王陵墓巨大的墓道与超深墓坑印象颇深,从本书的介绍可以看出日本的巨大古坟深受此一时期汉魏墓葬建筑形式的影响,但又有其原型墓室的本土特色,即便是地下建筑,客观上也展现了历史早期的日本营造技艺之美。 (展开)
0 有用 停云 2023-08-14 11:38:12 北京
介绍了日本巨大古坟的来源与建造过程。由于日本巨大大坟都归宫内厅管理,不允许考古发掘,很多内容都是过程的推测。文字内容很浅近,但能看出作者纳入了很多其他方面的考古成果(比如华人工匠在日本铸造铜镜的简述)。
0 有用 仁波切·偉 2022-12-03 17:58:30 上海
本来对这本书,很抱有兴趣,可惜读完以后,觉的什么也没说,原因我想在于,当时建造古坟的时候,日本还没有文字记载,现在宫内厅又不让考古挖掘,除了形状之外,啥都不知道,作者能写什么呢?当然啥也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