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主要关注的是现代文学的重读和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定位问题。人名和理论多于材料和文本,果然要理论懂得多的人才能看得懂。
知识考古
是我以前最喜欢的理论类学者,理论先行的味道很重,有些部分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说实在看得有些头疼。
刘复生对程光炜的评价可谓精确,程的文学观的底色是启蒙主义的,但这种启蒙主义是有限度的、有自我反省精神的,这就与某些激进启蒙主义者有了根本的区别。但可能也正是这种启蒙主义的底色,致使程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大有重复别人观点的感觉。
过往从良师处获取的观点竟有不少源于此书,抑或它们早已是文学史盖棺定论之事。喜欢程老师的叙述语言,带着几分谦恭又能直击问题要害,分析具体理论家作家作品更得我心。
考古。拓宽视野。也包容不同文学史观点。
读了上半部分。40年代的梳理竟然格外地扎实,可能是老学者的特色。用福柯和新历史主义观论述当代文学,虽然老调重弹没什么心意,但到底是身在学科中浸淫多年的掌舵者,指甲缝里的泥也可以拿来打人。问题还是挺明显的,比如程似乎并不相信还有资本主义现代性以外的现代性道路,对精英们的同情也是溢于言表。
很平庸的一本书,想做知识考古学结果变成将每一个文学现象指认为权力建构,根本无视话语、陈述、权力、知识的关系。写法上是引用几段理论再描述现象,但单论现象而言历史感也过于薄弱,谈体制或市场只能罗列少许的数据(很多也没有来源),或痛惜的几段评论,几乎没有史料支撑。这样的路数支撑了一个学校的一个学科,并顺利地完成权力移交,再把c刊变成师门讨论会的记录,稀释再稀释,也挺厉害的。
> 文学史研究的兴起
0 有用 夏言 2012-10-21 19:48:15
主要关注的是现代文学的重读和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批评、文学史定位问题。人名和理论多于材料和文本,果然要理论懂得多的人才能看得懂。
0 有用 一灯 2010-08-30 15:45:21
知识考古
1 有用 不知归地张楚生 2023-01-31 17:51:57 浙江
是我以前最喜欢的理论类学者,理论先行的味道很重,有些部分车轱辘话翻来覆去说实在看得有些头疼。
1 有用 继革 2019-11-12 23:49:24
刘复生对程光炜的评价可谓精确,程的文学观的底色是启蒙主义的,但这种启蒙主义是有限度的、有自我反省精神的,这就与某些激进启蒙主义者有了根本的区别。但可能也正是这种启蒙主义的底色,致使程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大有重复别人观点的感觉。
0 有用 Sansa 2017-09-08 02:44:40
过往从良师处获取的观点竟有不少源于此书,抑或它们早已是文学史盖棺定论之事。喜欢程老师的叙述语言,带着几分谦恭又能直击问题要害,分析具体理论家作家作品更得我心。
0 有用 FermeFaon 2019-05-03 18:03:54
考古。拓宽视野。也包容不同文学史观点。
0 有用 不想起名字 2019-10-10 15:45:43
读了上半部分。40年代的梳理竟然格外地扎实,可能是老学者的特色。用福柯和新历史主义观论述当代文学,虽然老调重弹没什么心意,但到底是身在学科中浸淫多年的掌舵者,指甲缝里的泥也可以拿来打人。问题还是挺明显的,比如程似乎并不相信还有资本主义现代性以外的现代性道路,对精英们的同情也是溢于言表。
0 有用 komako_小林 2025-03-18 15:09:36 北京
很平庸的一本书,想做知识考古学结果变成将每一个文学现象指认为权力建构,根本无视话语、陈述、权力、知识的关系。写法上是引用几段理论再描述现象,但单论现象而言历史感也过于薄弱,谈体制或市场只能罗列少许的数据(很多也没有来源),或痛惜的几段评论,几乎没有史料支撑。这样的路数支撑了一个学校的一个学科,并顺利地完成权力移交,再把c刊变成师门讨论会的记录,稀释再稀释,也挺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