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此书2022年1月才出版,如此新书,开篇却预测2030年才会人口负增长……哈哈哈哈哈……
内容详实,通俗易懂,由大到小不同方向得讲述了如何面对老龄化冲击。对个人而言,储蓄和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没有一个人能躲过老去的魔咒
越看越揪心,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太难了。
直面老龄化
相当一般
半个月前家里73岁的大伯父去世了,回家奔丧,突然发现父辈们都老了,平均年龄都超过60岁了。那一刻害怕起来,老龄化问题也深入脑海。这本书深刻解读了在全球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这个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产生的一些列危机问题。不论今年你多大,这本书都适合你。因为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老去。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全,它把关于老龄化问题的方方面面都点到了,而且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包括相关政策收集,全球其他国家经验,未来趋势的预测,非常全面,是了解该问题良好的入门书。 中国老龄化问题比我以为的还严重。
一直喜欢读社科类的书。“中年危机”“银发经济”“老龄化冲击”……原先只是简简单单地知道一些现象,现在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感觉收获了好多,也基本明白了现象背后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是:应对老龄化不应只是部分人的责任,全社会和全龄群体要共同努力,以积极的心态一同应对挑战。总之,任重而道远啊!
武汉一个菜市场,要求摊贩必须在45岁以下。深圳大学校长抗议银行只招收211大学毕业生。看到这些新闻感觉自己生活在魔幻之国。因为本质上在我们国家老龄化的现状下,各种企业却一个劲地只想着要挑最好的,挑年轻的。这让上了点年纪又不能退休的人去喝西北风吗?
91岁的奶奶已经失智,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当身体难受的时候,她唯一想到的是她的妈妈,她费尽一生的力气,努力照顾的孩子们已经被她忘记。我常常在想,这样的人生活着是否还有意义?几个叔叔商议把奶奶送到养老院时,爸爸却舍不得,觉得送到养老院会受虐待的。看到奶奶,看到爸爸的,我也在考虑自己的人生后半截,到了我养老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了像爸爸这样孝顺的孩子,儿女也顾不上给我养老,那么到时候何去何从?最喜欢这个书里的一句话是未老先备。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匆匆走一遭并不容易,在人生末尾的书,如何安心的离去?需要研究,需要探讨,需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老龄化所涉及和影响的并不只有老年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谁都无法独善其身,都会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将老龄化问题割裂开来,将应对的责任孤立地放在任何一个群体身上,都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老龄化。
老龄化已然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人都会老去,如何优雅的老去,是我们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
在人人都会老去的明天,我们需要从今天开始未来先备。
身体健康,心态积极,财富积累,生活丰富,才能应对老龄化社会。这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干货还是挺多。有几点挺受启发,比如:60后的即将成为的老人和40、50后的老人大不相同,不仅在保障健康的基础上,更多的,他们所接触的现代科技更深,见识更多,对社会参与的需求更大,绝非像40、50后老人那样,带带孩子转转圈之类的。//老年人的社交圈很重要,不仅是排遣孤独,而且同龄人有更多他们同代人特有的沟通语言,这是以后接触更多先进信息而不脱节的重要方式。(就像教老年人手机最适合的人选是别的老人,而非自己儿女。)//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从脚🦶开始。
太宏观这是给普通人看的嘛? 三星 “为了好好搞钱, 没时间,没精力 成为大多数人面对“为什么不再交新朋友”时最常见得答案。 并且,因为有了网络和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座孤岛,偶尔靠漂流瓶联系。 社会成本得高涨,过少得试错和过高得期望,别说恋爱,连交友都成了年轻人一种需要”量化“得行为”
人人都会老去,所以得做足准备。第一、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第二、财务,不要浪费钱+不要负债。第三、学习,多学一些知识与技能。
#book23-24#《安心老去》众多研究老龄化的书之一,
写的很不错。1.日本老龄化之后诺贝尔得主反而多了。老龄化也可以有创新力。2.生育观念的变化,不愿意生关键解决不影响事业,减轻育后幼儿照顾成本。3.2050年之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人。2030年全球将会出现摩擦性失业,由于技术革新,一部分能力错配导致的失业。zg可能会有一亿人以上人口要面对这个问题。4.关注老年人,主要关注老年人脚健康、日常行走平衡性。5.银发经济考虑到适老化家居设计、老龄玩具以及其他的老龄爱好。目前日本有很多适老化的商圈或街道可以参考。
> 安心老去
4 有用 阿九冻蒜 2021-12-26 01:31:00
此书2022年1月才出版,如此新书,开篇却预测2030年才会人口负增长……哈哈哈哈哈……
0 有用 朝玉 2022-03-24 21:54:16
内容详实,通俗易懂,由大到小不同方向得讲述了如何面对老龄化冲击。对个人而言,储蓄和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0 有用 💓萌萌喵👑 2022-02-12 17:32:51
没有一个人能躲过老去的魔咒
0 有用 张小金 2022-02-26 10:19:25
越看越揪心,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太难了。
0 有用 法海二哥是意哥 2022-02-26 09:36:30
直面老龄化
2 有用 电击治疗 2022-02-25 11:30:07
相当一般
0 有用 鱼白 2021-12-14 08:39:36
半个月前家里73岁的大伯父去世了,回家奔丧,突然发现父辈们都老了,平均年龄都超过60岁了。那一刻害怕起来,老龄化问题也深入脑海。这本书深刻解读了在全球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这个现实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老龄化产生的一些列危机问题。不论今年你多大,这本书都适合你。因为每个人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老去。
0 有用 凌霄 2021-12-15 11:23:38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全,它把关于老龄化问题的方方面面都点到了,而且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包括相关政策收集,全球其他国家经验,未来趋势的预测,非常全面,是了解该问题良好的入门书。 中国老龄化问题比我以为的还严重。
0 有用 ✎a reader 2021-12-17 21:55:08
一直喜欢读社科类的书。“中年危机”“银发经济”“老龄化冲击”……原先只是简简单单地知道一些现象,现在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感觉收获了好多,也基本明白了现象背后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是:应对老龄化不应只是部分人的责任,全社会和全龄群体要共同努力,以积极的心态一同应对挑战。总之,任重而道远啊!
0 有用 小筑美 2021-12-17 18:29:28
武汉一个菜市场,要求摊贩必须在45岁以下。深圳大学校长抗议银行只招收211大学毕业生。看到这些新闻感觉自己生活在魔幻之国。因为本质上在我们国家老龄化的现状下,各种企业却一个劲地只想着要挑最好的,挑年轻的。这让上了点年纪又不能退休的人去喝西北风吗?
2 有用 微微笑 2021-12-17 21:51:44
91岁的奶奶已经失智,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当身体难受的时候,她唯一想到的是她的妈妈,她费尽一生的力气,努力照顾的孩子们已经被她忘记。我常常在想,这样的人生活着是否还有意义?几个叔叔商议把奶奶送到养老院时,爸爸却舍不得,觉得送到养老院会受虐待的。看到奶奶,看到爸爸的,我也在考虑自己的人生后半截,到了我养老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了像爸爸这样孝顺的孩子,儿女也顾不上给我养老,那么到时候何去何从?最喜欢这个书里的一句话是未老先备。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匆匆走一遭并不容易,在人生末尾的书,如何安心的离去?需要研究,需要探讨,需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
2 有用 幸福只差10cm 2021-12-20 12:50:41
老龄化所涉及和影响的并不只有老年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谁都无法独善其身,都会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将老龄化问题割裂开来,将应对的责任孤立地放在任何一个群体身上,都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应对老龄化。
1 有用 山野村妇 2021-12-07 14:52:42
老龄化已然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人都会老去,如何优雅的老去,是我们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
1 有用 卢苗苗 2021-12-26 21:13:35
在人人都会老去的明天,我们需要从今天开始未来先备。
1 有用 虾小井 2022-01-21 16:31:31
身体健康,心态积极,财富积累,生活丰富,才能应对老龄化社会。这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0 有用 Nobita 2022-10-31 00:11:18 四川
干货还是挺多。有几点挺受启发,比如:60后的即将成为的老人和40、50后的老人大不相同,不仅在保障健康的基础上,更多的,他们所接触的现代科技更深,见识更多,对社会参与的需求更大,绝非像40、50后老人那样,带带孩子转转圈之类的。//老年人的社交圈很重要,不仅是排遣孤独,而且同龄人有更多他们同代人特有的沟通语言,这是以后接触更多先进信息而不脱节的重要方式。(就像教老年人手机最适合的人选是别的老人,而非自己儿女。)//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从脚🦶开始。
0 有用 勾儿 2024-03-12 11:51:30 北京
太宏观这是给普通人看的嘛? 三星 “为了好好搞钱, 没时间,没精力 成为大多数人面对“为什么不再交新朋友”时最常见得答案。 并且,因为有了网络和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活成一座孤岛,偶尔靠漂流瓶联系。 社会成本得高涨,过少得试错和过高得期望,别说恋爱,连交友都成了年轻人一种需要”量化“得行为”
0 有用 paper 2022-04-26 12:00:29
人人都会老去,所以得做足准备。第一、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第二、财务,不要浪费钱+不要负债。第三、学习,多学一些知识与技能。
0 有用 newer 2023-12-25 12:51:23 北京
#book23-24#《安心老去》众多研究老龄化的书之一,
0 有用 小草出 2024-03-07 22:30:40 广东
写的很不错。1.日本老龄化之后诺贝尔得主反而多了。老龄化也可以有创新力。2.生育观念的变化,不愿意生关键解决不影响事业,减轻育后幼儿照顾成本。3.2050年之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人。2030年全球将会出现摩擦性失业,由于技术革新,一部分能力错配导致的失业。zg可能会有一亿人以上人口要面对这个问题。4.关注老年人,主要关注老年人脚健康、日常行走平衡性。5.银发经济考虑到适老化家居设计、老龄玩具以及其他的老龄爱好。目前日本有很多适老化的商圈或街道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