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①西蒙·李出品,值得信赖。《德拉克洛瓦》延续了《大卫》的高水准,普及性与专业性兼备,书后的延伸阅读对从事艺术史研究的学者来说非常有用。②对于德拉克洛瓦的壁画,作者花费了巨大篇幅加以分析。不得不说,这件作品有太多意味深长的细节,就连布列逊那种脑洞大得离谱的“阐释”,亦未尝言之无理。③德拉克洛瓦的日记与叙述者的伦理问题:诸多细节表明,德拉克洛瓦的“受众”意识非常强,他的日记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更是写给身后的读者看的。这样一来,这批日记的意义就非常微妙,它们既可以是直通画家内心的珍贵一手材料,又可以是迷惑研究者方向的烟雾弹。比起几乎不著文字的马奈,德拉克洛瓦可谓是笔耕不辍,这一点对研究者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西蒙·李写了大卫,也写了德拉克洛瓦,二位艺术家皆可算作“官方画家”:恢弘,群像,象征与宣传。与大卫一生的遭际相比,德拉克洛瓦相对平顺,权贵护持,丹蒂外形,贵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前半生的一次摩洛哥之旅,就算感官的巅峰了。但是,德拉克洛瓦的笔下又是如此不同,“脑中有骄阳,心中有风暴”,他从圣徒画到战士、从战士画到恋人、从恋人画到老虎,从老虎画到花朵,如风一样,虽然他本人不认可浪漫主义的标签,观众认可。德拉克洛瓦拥有极为丰富的调色板,是色彩纵欲主义者。重要人物脸上那明确的暗影,十分特别。本书是严谨的学术著作,除了注释和索引,最后的附录包括术语表、人物小传、大事年表、地图、延伸阅读。唯一的问题是,我觉得让英国人来写德拉克洛瓦,总是有点“隔”,还是波德莱尔那样的诗人,写得出,写得好。
在盧浮宮的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駐望良久,成為生命中見證過最重要的繪畫作品之一,而Delacroix的作品又絕非「浪漫主義」一言以蔽之,他的作品與音樂、戲劇和文學汲汲互動,政治立場、東方主義、宗教自然以及私生活痕跡,造就出1830年代與假想對手Ingres有意/無意抗衡的、極具個人風格的藝術家/派。謝某美妞📚。#讀而益#158
到自由领导人民,绘画的顶点,后期更中庸了
艺术与观念之德拉克罗瓦
经历过非议与坎坷,见识过战争与苦难之后,德拉克洛瓦渐渐变得沉默、失望、悲观,甚至开始质疑人类正在不断进步这一概念。然而正像西蒙所评价的那样,德拉克洛瓦在风格立场上是踽踽独行的,他依旧深深热爱着追求一生的艺术,真诚且执着,瑰丽多彩而不负浪漫。
对德拉克洛瓦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算是很详细的一本书了,内容涵盖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画作、作品介绍、评论、赏析、职业生涯、交友状况...了解德拉克罗瓦推荐阅读的一本书~
德拉克洛瓦从文学里汲取灵感,他拥有将自己联想入角色的能力,他喜欢蒙田、奥勒留、卢梭等人的随笔,他还有一本自省式的《日记》作品。德拉克洛瓦并不认为自己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而是古典文学颂扬的英雄与美的回归。
他送我后我送他。他读了吗
德拉克洛瓦终其一生没有认同批评家给他贴上的浪漫主义标签,他同样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反而与宿敌安格尔都是温和的改良派。他广为好评的作品集中在他的前半生——也是风格和内容上最大胆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包含从当代政治事件到古代传奇等多样化的内容。他在摩洛哥的经历促使他在法国艺坛开创了东方主义热潮。晚年他越来越将注意力放在心灵的平静和来生的追求,以保守画法为政府创作了包括波旁宫在内的一系列大型公共作品。他还画下了不输文艺复兴时期和威尼斯画派精美的静物画和宗教画。终其一生,德拉克洛瓦只在乎他的画笔,他拆穿风格的幽灵:“许多人沉闷或虚伪,从字面上看待对象,而看不到任何精妙匠心。”他审慎的一生完成了年轻时的夙愿:“希望每当我在写作的时候,母亲的精神总能与我同在,但愿我绝不会写下任何会令她汗颜的事。”
71 艺术与观念系列从不让人失望 现看来德拉克洛瓦已经是古典大师了 但书中的那个他 就是一个醉心于东方艺术 深谙音乐与文学的反叛与开拓者 一些经典的画作从没有这么仔细地看清每一个人物 作者的图像分析得真的好 很喜欢后面他为波旁宫图书馆设计的天顶画 也喜欢那些旅途中的小速写 居然今天才发现拉图尔那张群像叫做《向德拉克洛瓦致敬》他的确留下了太为重要的艺术遗产 最后一章有些感动
这个系列每一本都不错的。但德拉克洛瓦的一生有点儿无趣......
相比于大卫坎坷的仕途经历,德拉克洛瓦与官方的关系要平顺许多。一方面源于他自己的出生,自然带给他了许多政治便捷。当然,另一方面或许是七次申请法兰西学会均已失败告终,让他意识到自己实际并未进入官方审美取向。但这也促进了他的艺术表达,相较于同时期官方认定的画家,构图色彩和灵感来源都更加大胆奔放。直到晚年坊间名誉大涨,迫使官方收编,这才完成了艺术人生之路,也算善始善终了。
9分,这才是好的作品分析
被圣叙尔皮尔斯教堂的委托项目震撼了,仿佛看到了生命尽头的德拉克洛瓦那孜孜不倦的目光。好喜欢他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点熏陶😂
时代背景下的德拉克洛瓦
两百年来第一画家,每次观赏依旧惊叹不已。
德拉克罗瓦的作品充斥着纯粹的生命力和壮丽的色彩,有一种强烈的“进行时”感觉,正如他的“艺术家-作品-观众”理念,给观众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来充分感受死亡和快感的交织。 人们将德拉克洛瓦的风格归为(画家自己并不认同的)浪漫主义,本质是一种反对秩序教条的感受探索和思维发散,而先进的思想必定被时代滞后接受,他对色彩与表现形式的先锋理念与实践在过世后才广泛受到认可,当然现在已得到更充分的理解。 本书文字内容主次有序,详细易读;但作品印刷不佳,一些作品色彩偏暗,想在光下仔细看结果只有反光一片;很多作品画质模糊细节不清(对比了别的画册),而且不知道排版是什么毛病,图片描述和图片好多都不在一页上,得前后来回翻。
发展到这年代的e人艺术家已经恐怖如斯了,啥都能搞(无论业务还是人脉 (bushi#((
> 德拉克洛瓦
4 有用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1-12-26 20:31:32
①西蒙·李出品,值得信赖。《德拉克洛瓦》延续了《大卫》的高水准,普及性与专业性兼备,书后的延伸阅读对从事艺术史研究的学者来说非常有用。②对于德拉克洛瓦的壁画,作者花费了巨大篇幅加以分析。不得不说,这件作品有太多意味深长的细节,就连布列逊那种脑洞大得离谱的“阐释”,亦未尝言之无理。③德拉克洛瓦的日记与叙述者的伦理问题:诸多细节表明,德拉克洛瓦的“受众”意识非常强,他的日记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更是写给身后的读者看的。这样一来,这批日记的意义就非常微妙,它们既可以是直通画家内心的珍贵一手材料,又可以是迷惑研究者方向的烟雾弹。比起几乎不著文字的马奈,德拉克洛瓦可谓是笔耕不辍,这一点对研究者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4 有用 malingcat 2022-01-18 13:50:09
西蒙·李写了大卫,也写了德拉克洛瓦,二位艺术家皆可算作“官方画家”:恢弘,群像,象征与宣传。与大卫一生的遭际相比,德拉克洛瓦相对平顺,权贵护持,丹蒂外形,贵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前半生的一次摩洛哥之旅,就算感官的巅峰了。但是,德拉克洛瓦的笔下又是如此不同,“脑中有骄阳,心中有风暴”,他从圣徒画到战士、从战士画到恋人、从恋人画到老虎,从老虎画到花朵,如风一样,虽然他本人不认可浪漫主义的标签,观众认可。德拉克洛瓦拥有极为丰富的调色板,是色彩纵欲主义者。重要人物脸上那明确的暗影,十分特别。本书是严谨的学术著作,除了注释和索引,最后的附录包括术语表、人物小传、大事年表、地图、延伸阅读。唯一的问题是,我觉得让英国人来写德拉克洛瓦,总是有点“隔”,还是波德莱尔那样的诗人,写得出,写得好。
1 有用 匪廢費·老🐰 2021-12-29 12:37:44
在盧浮宮的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駐望良久,成為生命中見證過最重要的繪畫作品之一,而Delacroix的作品又絕非「浪漫主義」一言以蔽之,他的作品與音樂、戲劇和文學汲汲互動,政治立場、東方主義、宗教自然以及私生活痕跡,造就出1830年代與假想對手Ingres有意/無意抗衡的、極具個人風格的藝術家/派。謝某美妞📚。#讀而益#158
1 有用 A🐭嘉楠®Matt 2024-02-23 16:14:06 上海
到自由领导人民,绘画的顶点,后期更中庸了
0 有用 后浪 2021-12-08 15:07:44
艺术与观念之德拉克罗瓦
0 有用 默扉 2022-02-11 18:02:59
经历过非议与坎坷,见识过战争与苦难之后,德拉克洛瓦渐渐变得沉默、失望、悲观,甚至开始质疑人类正在不断进步这一概念。然而正像西蒙所评价的那样,德拉克洛瓦在风格立场上是踽踽独行的,他依旧深深热爱着追求一生的艺术,真诚且执着,瑰丽多彩而不负浪漫。
0 有用 老船长-JK 2022-02-28 10:01:07
对德拉克洛瓦的生平有了大致的了解,算是很详细的一本书了,内容涵盖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画作、作品介绍、评论、赏析、职业生涯、交友状况...了解德拉克罗瓦推荐阅读的一本书~
1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2-01-28 13:47:04
德拉克洛瓦从文学里汲取灵感,他拥有将自己联想入角色的能力,他喜欢蒙田、奥勒留、卢梭等人的随笔,他还有一本自省式的《日记》作品。德拉克洛瓦并不认为自己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而是古典文学颂扬的英雄与美的回归。
0 有用 33 2021-12-26 10:50:30
他送我后我送他。他读了吗
3 有用 黑流 2022-01-18 00:06:37
德拉克洛瓦终其一生没有认同批评家给他贴上的浪漫主义标签,他同样也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反而与宿敌安格尔都是温和的改良派。他广为好评的作品集中在他的前半生——也是风格和内容上最大胆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包含从当代政治事件到古代传奇等多样化的内容。他在摩洛哥的经历促使他在法国艺坛开创了东方主义热潮。晚年他越来越将注意力放在心灵的平静和来生的追求,以保守画法为政府创作了包括波旁宫在内的一系列大型公共作品。他还画下了不输文艺复兴时期和威尼斯画派精美的静物画和宗教画。终其一生,德拉克洛瓦只在乎他的画笔,他拆穿风格的幽灵:“许多人沉闷或虚伪,从字面上看待对象,而看不到任何精妙匠心。”他审慎的一生完成了年轻时的夙愿:“希望每当我在写作的时候,母亲的精神总能与我同在,但愿我绝不会写下任何会令她汗颜的事。”
0 有用 Zhuziweiart 2022-12-24 14:46:43 湖北
71 艺术与观念系列从不让人失望 现看来德拉克洛瓦已经是古典大师了 但书中的那个他 就是一个醉心于东方艺术 深谙音乐与文学的反叛与开拓者 一些经典的画作从没有这么仔细地看清每一个人物 作者的图像分析得真的好 很喜欢后面他为波旁宫图书馆设计的天顶画 也喜欢那些旅途中的小速写 居然今天才发现拉图尔那张群像叫做《向德拉克洛瓦致敬》他的确留下了太为重要的艺术遗产 最后一章有些感动
0 有用 ROY 2023-01-03 13:55:48 广东
这个系列每一本都不错的。但德拉克洛瓦的一生有点儿无趣......
0 有用 𝔸𝕝𝕖𝕩𝕒𝕟𝕕𝕖𝕣 𝕂𝕦𝕟 2023-11-30 12:34:11 河南
相比于大卫坎坷的仕途经历,德拉克洛瓦与官方的关系要平顺许多。一方面源于他自己的出生,自然带给他了许多政治便捷。当然,另一方面或许是七次申请法兰西学会均已失败告终,让他意识到自己实际并未进入官方审美取向。但这也促进了他的艺术表达,相较于同时期官方认定的画家,构图色彩和灵感来源都更加大胆奔放。直到晚年坊间名誉大涨,迫使官方收编,这才完成了艺术人生之路,也算善始善终了。
0 有用 文艺理工男 2022-11-09 22:15:08 吉林
9分,这才是好的作品分析
0 有用 DaisyHill 2023-03-29 12:49:11 上海
被圣叙尔皮尔斯教堂的委托项目震撼了,仿佛看到了生命尽头的德拉克洛瓦那孜孜不倦的目光。好喜欢他啊!!
0 有用 哈哈哈,哼 2023-01-24 15:39:43 湖北
也不知道有没有点熏陶😂
0 有用 没头企鹅 2023-05-03 22:11:29 海南
时代背景下的德拉克洛瓦
0 有用 sky liu 2023-02-26 13:38:58 江苏
两百年来第一画家,每次观赏依旧惊叹不已。
0 有用 Rigel 2023-08-03 22:21:59 江苏
德拉克罗瓦的作品充斥着纯粹的生命力和壮丽的色彩,有一种强烈的“进行时”感觉,正如他的“艺术家-作品-观众”理念,给观众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来充分感受死亡和快感的交织。 人们将德拉克洛瓦的风格归为(画家自己并不认同的)浪漫主义,本质是一种反对秩序教条的感受探索和思维发散,而先进的思想必定被时代滞后接受,他对色彩与表现形式的先锋理念与实践在过世后才广泛受到认可,当然现在已得到更充分的理解。 本书文字内容主次有序,详细易读;但作品印刷不佳,一些作品色彩偏暗,想在光下仔细看结果只有反光一片;很多作品画质模糊细节不清(对比了别的画册),而且不知道排版是什么毛病,图片描述和图片好多都不在一页上,得前后来回翻。
0 有用 缈沨 2023-08-23 21:25:15 湖北
发展到这年代的e人艺术家已经恐怖如斯了,啥都能搞(无论业务还是人脉 (bushi#((